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京华初秋时节,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之一,由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奥组委共同主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承办的《来自迦太基的问候·突尼斯造型艺术展》在皇城根遗址公园之畔的中外博艺画廊开幕,展出突尼斯著名艺术家阿尔·帕克利的百余幅精选绘画。  相似文献   

2.
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51周年国庆前夕.在北京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的好苑建国商务酒店的阳光厅中,一个小巧别致的“中韩插花艺术交流展”开幕了。这是一个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北京花卉协会和韩国世界华艺作家亲善协会共同举办的花卉艺术展览。出席该展开幕式中国方面的有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董俊新先生,有北京花卉协会副会长单昭祥  相似文献   

3.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三月,春天的季节;三月,充满女性温馨的话题。新世纪的第一个三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一个题为“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展览开幕了。在那块以紫罗兰色为底衬的前言板上是这样描述这一展览的:“新世纪·女性·艺术。在这里,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女性,她们的肤色、面孔和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却用手中的画笔和工具,饱蘸其艺术灵感的缤纷色彩创作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品,充分表达出她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新世纪的共同祝福。”的确,在那个不大的展厅里,荟萃着来自中国、斯洛文尼亚、埃及…  相似文献   

5.
内容丰富、结构立体的《法国时尚100年》来到中国,为我们认识法国设计的百年历程和它所象征的法国文化精神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形象。在中国社会发展、生活变迁的时代,“设计”已成为现实生活需求和生活品质标准的具体尺度,在中国设计艺术方兴未艾的发展形势下,这个展览不仅为我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信息,而且在设计的文化意义上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1.“设计”是一个集合概念。这个展览总揽了法国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产品、时装、视觉传达等大类与细项,可谓一面“世纪之镜”或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设计改变生活”、“设计造福…  相似文献   

6.
恰值新世纪第一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机,在中国美术馆,一个规模不大但影响颇佳的名为“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展览开幕了。在这个有15个国家的女性艺术家参加的国际艺术展览上,记即兴地采访了一些外国艺术家,有趣地是,这些艺术家另外的一重身份是她们都是各自国家驻华大使的夫人。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同步进行的"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第三讲——"启蒙与其在中国的历史"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论坛由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前总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柏林亚太周的“中国节”上引起轰动。展览的名称是《生活在此时》,近3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上百件绘画、模型和音像作品,布置在汉堡火车站博物馆的10个展厅内。开幕式当天细雨霏霏,冒雨赶来的柏林观众挤满了博物馆上百平方米的大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生活在此时》的策展人之一范迪安,在欣喜之余向记者畅谈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缘起和走向。范迪安说,文化生态环境对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直接受外国影响,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艺术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到了90年代,我们的文化自主性开始增强。但如何把一个健康、真实的中国现代艺术介绍到海外还有一定的难度。西方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不仅不足,甚至偏颇,有些国外策划的展览,有意识形态的趋向,偏爱激进、极端的作品,没能与我们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本次展览,是中德双方策展人首次合作,共同商讨选题,共同挑选作品,在以“现代艺术之都”闻名于世的柏林展出,而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又是现代艺术大师云集的地方,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与世界良性对话的开始。范先生继续谈到,不仅国外,包括中国国内对现代艺术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模糊概念。人们都认为“现代艺术”是个敏...  相似文献   

9.
日前,与《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同步进行的“启蒙之对话”第4讲“启蒙与近现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国博”副馆长陈履生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前总院长阿克曼先生共同主持,邀请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长甘阳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教授沃尔夫·勒佩尼斯为本次论坛主讲人;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长黄平、哲学研究所赵汀阳、  相似文献   

10.
由文化部港澳台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中华瑰宝·申报世界遗产艺术作品展”于2003年11月份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动,普及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澳门艺术家前往新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8个地点:澳门历史建筑群、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安阳殷墟、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红河梯田及三江并流,进行以表达中华文化和自…  相似文献   

11.
《改变中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是第一个到美国展览的同类艺术特展。该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与圣何塞“拼布与织品博物馆”共同策划,展出48位中国艺术家的45件作品。  相似文献   

12.
提到日前举办于铸造美术馆的《向生活伸出艺术的触角》展,孙大为就是一个字——“玩”。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你会看到大约80件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有绘画,有装置,有行为艺术。在孙大为的脑海里,艺术是“玩”出来的。这个漂洋过海的中国艺术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日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这个展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比利时王国总理办公厅签署的国家级文化合作项目一一“中比文化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展出174件艺术品。中、比双方策展人以500年间的中国和比利时的绘画进行对比联展,仅此创意便引人瞩目。故宫的展览系该展于今年4~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宫展出后在北京的续展。该展在故宫博物院设有两个展场和一个长廊。  相似文献   

14.
世界艺术,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却可归纳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所求的就是人类心灵的沟通。”绘画,便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最佳桥梁。人无分种族,地无分东西,历史无分古今,绘画艺术始终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语言、文字的限制,使人们彼此有所理解,从而增进了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而这个以《雪韵枫情э黎沃文眼中的加拿大》为名的艺术展览首站已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将赴上海、广州、香港,最终至加拿大的巡回展示,恰好验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其精神在于不断地承传先人智慧的同时,汲取外来文化,补己不足,从而孕育…  相似文献   

15.
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只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会。首都博物馆(下称“首博”)2007年制定配合第29届奥运会的系列展览定位——既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又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文化。围绕这一定位,“首博”于北京奥运会之际举办一系列大型展览中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即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办的一个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16.
由独立策展人顾振清策划的“左翼”中国当代艺术展于2003年12月20日在地处北京中关村的左岸工社举行,中国最活跃的一批艺术家曹斐、方力钧、顾德新、刘、石青、张慧、施勇、宋冬、尹秀珍、隋建国、孙原、彭禹、王晖、王迈、徐坦、颜磊、傅洁、杨福东、周啸虎、庄辉在展览中推出了他们的当代艺术新作。著名的旅法中国艺术家黄永、杜震君,著名旅澳中国艺术家沈少民也加盟了展览。“左翼”当代艺术展,是一个选择特殊地点、特殊时间的展览。一方面,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逐渐把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作为重要表述对象和内容。许多艺术作品中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17.
本次展览作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活动项目之一,由北京市青联发起,经过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批准,由第6届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艺术2008(ART2008)版画展组委会主办,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北京桐亿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版画盛典为奥运喝彩”艺术展于7月25日~8月24日在上海莫干山艺术区·M艺术空间举行。吴冠中、罗尔纯、詹建俊、袁运甫、王怀庆、罗中立、何多苓等16位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29种丝网版画作品参展。参展作品精彩纷呈,耳目一新,集中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20日,又一个众望所归节日般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为此,一个以“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为题的国家庆典展览即将在北京开幕。“中国艺术大展”由文化部主办,华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承办。主。承办单位成功地运作了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中国艺术大展”,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到该展参观并题字留念。而这一次庆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任组委会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孟晓驷任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吴冠中。…  相似文献   

19.
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形态,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习俗,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最为有效而直观的手段;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名为《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系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头项目之一。该展堪称一个小中见大、微中观宏、管窥中国的大型艺术展览。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歌华发展集团“中国文化年”的设计总监赵全红。赵总监告诉记者,《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将于今年10月份,即“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当天,在巴黎的非洲大洋洲博物馆开幕并展出1…  相似文献   

20.
应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以中央美院副院长、油画家孙为民为团长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7年6月12日至19日赴意大利参加“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造型艺术展览,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中国以官方名义参加展览并派代表团随展尚属首次。6月15日,汇集58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近千件作品的“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在卡斯特勒公园隆重开幕,意大利副总理兼文化部长威勒特洛尼。威尼斯市长及各国来宾、参展艺术家等数千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代表团被邀在贵宾席就坐,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