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严丹  何和智 《视听界》2007,(5):89-90
1996年5月17日,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拉开了我国最早一代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的序幕。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问题调查层层推进——从形式到内容,《宏志班》呈现出独特的形貌。  相似文献   

2.
《新闻调查》:如何办成“百年老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播出至今,《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先后播出节目445期。《新闻调查》的记者秉承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理性的新闻专业理念,以自己优秀的个人素质把《新闻调查》打造成了中国电视调查类栏目的标杆和榜样。《大官村里选村官》、《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等一大批精品节目不仅把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带入了中国电视荧屏,也使中国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3.
热点转向     
据《中国记者》报道:目前,我国传媒竞争热点已从娱乐转向财经。 湖南电广传媒斥资8600万元,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时直播财经类电视节目《财富中国》,已在120多个城市、80多家电视台成功落地。财经类报刊发展更加迅猛,广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北京的《新财经》改版,上海的《理财周刊》试刊。热点转向  相似文献   

4.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各专业台加大‘香港回归”宣传力度.《北京新闻》将把主题定在香港回归发展与未来上,力求突出北京特色.在香港回归倒计时周夭和7月1日当天,《北京新闻》将搞两次对分钟的大编排.节目将以鲜活的事实报道香港与北京在经济、文化、亲情等多方面的联系以及香港回归给北京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老年之友》、《京城人家》和《人生热线》节目从四月下旬开始联合推出”普天同庆,万众高歌──百姓诗会”活动.该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喜迎香港回归的诗词歌赋。从香港回归倒计时50天起,在《人生热线》策划了“名人后代话回归系列…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5月20日,广渠门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届宏志班的同学,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日报的礼物——人手一册《3+X高考改革作文专刊》。这是北京日报社会新闻中心和《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联合赠送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宏志生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02,(11):46-47
9月13日至15日,北京电台经济广播推出的特别节目——《2002年北京经济论坛》是一组导向正确,内容充实的好节目。一、从节目组织及播出形式上看,这次特别节目是以举办北京经济论坛为依托来进行的。北京电台经济广播不仅是这次《北京经济论坛》的报道者,也是论坛的策划者、组织者、实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环球报道》创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21世纪环球报道》5月31日正式面世,据称其创刊号的发行量为300800份。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说,《21世纪环球报道》将依托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强势资源,聚合中国新闻新锐力量,以及时、准确、客观报道国际时事为己任,全球视野是它的立身之本,中国视点是它的立言之道。《21世纪环球报道》目前为四开40版周报,半彩三叠,售价2元,内容囊括时事、军事、经济、人物、评论、观察、文化、专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沈阳七城市开设分印点,每周五印行。7月…  相似文献   

8.
王晴 《传媒观察》2004,(9):61-61
提起“经济报道”,人们立即会想到“观点 例子 数字”,“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新闻的代名词。事实上,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生动耐读、引人入胜。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刊,近几年来不断尝试改革经济报道形式,在“活化”上下功夫。据笔者观察,引人入胜的经济报道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共性:  相似文献   

9.
陈俊妮 《今传媒》2005,(11X):26-27
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对此北京各大报纸都同时做了系列报道,本文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信报》、《新京报》、《竞报》所做报道为例,分析各媒体此次重大报道的异同,同时与“神五”报道作一纵向比较,看看此次新闻报道的特色或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创办的北京市第一个海外新闻专版——美国《侨报》的《今日北京》版,自1996年8月7日创刊,至今已逾3年,出版470多期。1997年11月,澳大利亚的《澳华时报》又一个新闻专版《北京新闻》诞生。这两个专版,使北京市有了以对外报道新闻为主的外宣窗口,填补了北京市向海外播发新闻的空白。《侨报》是在美国出版的一家大型中文报纸,发行全美和加拿大地区。《今日北京》至今已刊出有关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新闻、图片9000余条,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地向美、加读者介绍了北京的改革开放进展、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经济参考》今天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之音”的真面目》的文章,全文如下: 4月中旬以来,“美国之音”对北京发生的学潮、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作了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它几乎使出了浑身的劲,对中国政府进行造谣诬蔑,挑唆  相似文献   

12.
点到为止     
点到为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扶贫反响大今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周日特别奉献》栏目播出了录音通讯《带泪的渴望》,报道了北京房山区石楼镇支楼村15岁学生梁丹家境贫困濒临失学的情况,引起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报道...  相似文献   

13.
去年《首都经济信息报》发表的《关于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连续报道》,在今年北京市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和全国经济信息报刊第四届好稿评选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并博得了最高选票。我是这一报道的组织者,为了提倡记者和通讯员敢于触及“热点”同题报道,我把粗浅体会概述如下。这组连续报道共五篇。第一篇是《不可阻挡的浪潮》,主要介绍了北京房改的概貌;第二篇是《破旧立新的使命》,介绍房改的意义和面临的艰巨任务;第三篇是《独具特色的模式》,介绍了北京在房改中采取了不同于外地的独特做法;第四篇是《冲击开拓的旋律》,介绍了北京市干部群众在房  相似文献   

14.
安珍 《传媒观察》2005,(7):24-25
自2005年3月29日开始,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开辟了《逝者》专版,在每周或隔周的周二报道4至6篇讣闻,讲述在北京逝去的普通人的故事。《逝者》是对传统讣闻报道的突破,打开了媒介讣闻写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30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建一个市场竟要盖112枚公章──青海一些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亟待提高》(下文简称《建》)的批评报道,在青海省引起了强烈反响。青海省委书记白恩培第3天就作出了批示,青海省委办公厅于同日发出了通报。2000年11月6日,《青海日报》在一版刊发了头条新闻《〈经济参考报〉批评我省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省委书记白恩培作重要批示》,并全文刊载了白恩培的批示,全文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批评报道。以后一段时间,《青海日报》进行了后续追踪报道,并在一版开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导报》在3月31日一版报道了马丁文章发表后在新闻界、理论界引起的强列反响。马丁文章最早发表在去年11月2日的《工人日报》上,后由《北京周报》译成英文、日文等摘登在12月9日出版的《北京周报》上。去年12月11日,日本一家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电讯,两家日本主要报纸也随即予以刊登。这则电讯把马丁文章本没有的意思强加进  相似文献   

18.
《视听纵横》2005,(2):F002-F002
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报道中,浙江卫视派出40余名采编播、技术、保卫人员组成的报道团奔赴北京,设立直播室,从3月3日起,连续12天采用卫星传送,通过《浙江卫视新闻》中开设的《直通两会&;#183;连线北京》栏目,对“两会”进行直播报道。在每天超过lO分钟的报道中,报道团始终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19.
我和王甘霖老师合写的《邵阳常务副市长背后的利益链接》一在2005年11月8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后,截至目前,国内许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士对邵阳“情妇经济”的解读,如《“情妇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贪官为何倡导“情妇经济”》、《“情妇经济”是一个腐败“毒瘤”》、《“情妇经济”警示了什么》等等,对于我们所报道的湖南邵阳常务副市长所倡导的“情妇经济”这一稿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此外,世界的四大通讯社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都相继转发了这一报道。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4日,一张新的体育周报《21世纪体育》在成都创刊。近一年内,2001年元旦财经类周报《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其后《经济观察报》在北京面市,上海的《理财周刊》开始试刊等等,不仅周报的数量迅速增长,影响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原有的财经类周报已全面苏醒,《财经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