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历史机遇,而文艺学的转型则直接体现为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新时期文艺学转型理论创新问题的要害和重心,就是要使当代中国文艺学真正成为以"中国特色"为标志的中国的文艺学,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资源的这一带根本性的"中国问题".文艺学转型的理论创新是在对以往的文艺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反思中进行的.正是通过这种反思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新回归文艺学学科的理论本体、科学本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准确阐释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原则.因为当代中国的文艺学只有建立在这个坚实的文艺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不同理论观念互相协调、不同研究方法相互补充的理论格局,才能进一步推动文艺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国文艺学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一直是学界不断探讨、研究的新课题。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中国文艺学;坚持中国化、民族化原则,批判地吸收中外古今文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利益作为文艺学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着眼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追根溯源的历史态度回顾了当代中国文艺学从政治文艺观走向回归自身的人生文艺观的嬗变行程。指出新时期以来文艺学疏离政治后的边缘化状态将是二十一世纪文艺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由此引发出对未来文艺学建构的理论思考,即这种建构必须摒除消极的政治影响,由借鉴步入自主,建立起融汇中西文艺学精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上述两大趋势也是当代文艺学回归自身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面对 20 世纪的文化与文论,面对新中国 50 年来的文艺理论建设,有四个方面的思考可资借鉴:对“五四”时期民族文艺学的图强愿望和建国至 70 年代末社会学文艺学以及世纪末文艺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增强民族文艺学建设的自主性与民族性;理性主义与现代主义冲击后的困难重重的“话语转换”不能完成中国文艺学的理论建构;“中国后现代因素”对中国文化的消解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它为建构中国文艺学提供了契机;后殖民主义启示,误读 20 世纪中国传统与东方视野对西方知识体系的曲解不是建构中国文艺学的视野与途径。所以,建设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分析这一命题的语言构成和话语上下文,其次按这一语言结构关系找出建构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形成三步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艺学面临困境,一方面是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冲击,一方面是西方理论引入导致的西方理论话语统治理论界的局面。事实上这两个困境都可以归为全球化和民族化的矛盾,因此中国当代文艺学要创新必须注意民族化建设。然而,民族化对于中国文艺学并不是新问题,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倡导过民族化,但时代不同,语境不同,中国当代文艺学的民族化内涵也有所不同,只有解决好民族化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文艺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到今天,是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要不要发展?我们又如何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而应给予明确回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遇到了时代的挑战,存在着一定的危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建设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呼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文艺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好坚持和发展、理论与实践、古与个、中与外的关系,从而形成不同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7.
董学文教授长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就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的研究,对错误文艺思潮及不健康文艺作品的辨析,对文艺学当代形态的探索等三个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艺学与政治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既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境遇有关,又与长期以来文艺思想不可分割。文艺学虽不能从政治文化中分离出来,但必须遵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中国当代的文艺指导思想。如何科学地认识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文艺思想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人学观点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人文精神与其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最早由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开创,近三十年来文艺学家在这个领域里声音日渐响亮,与古代文学专家的研究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文艺学家力图通过对古代文论的阐释,揭示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为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寻求思想资源。文艺学家研究古代文论,应力戒脱离古人的文本和语境,强人证己,力戒比附西方文论,游谈无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应停留在词语和口号,关键是从当代的文学实际出发,以解释、解决文学发展中的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史在创意上追求如下特色:以散文思潮为经,文艺理论为纬,书写一部全新的中国20世纪散文发展历史(囊括传统意义上的近代、现代、当代散文史)。即用文艺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展现和描述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的流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世纪散文作家作品作出合乎这一流变、趋势的文学史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艺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确立了新时期文学的党性原则,使文艺的党性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时代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特色,从而为文艺的正确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国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尽力献策.  相似文献   

14.
何志钧博士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一书从选题到成稿都贯穿着马克恩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与时俱进的鲜明发展脉络.20世纪是马克思身后的世纪,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承传形态.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只有面对新情况作出新的阐释和创新,也才有可能成为承传形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我国当前文艺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由于国情不同,阶段性的任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等差异性因素的存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只有一种形态、体系、逻辑、术语.这是当代马克恩主义文艺学呈现纷繁复杂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艺学的当代性转换归根结底应当落脚在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深入研究及其理论蕴涵的开拓上。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中所包含的对“实践的人”、“人的实践”的思考,对于我们推进文艺学的当代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意义。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思想,深入探讨了它在文艺学的当代性发展中与新的文艺本体的确立、文艺学当代性转换的逻辑起点的建构以及重新认识文艺本身等重大理论问题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艺学的基础和关键。在新的现实面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一个坚持和发展的问题。如何既保持其固有品格和科学精神,又能以巨大的理论容量对文艺现实发言,如何汲取当代文艺科学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来推进自身的发展,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之一,高校里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审美观作用重大,而且是探讨、研究和发展马克思文艺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一直与高校的马列…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的试验周鸿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改革,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当前,就是要根据中国革命史这门学科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中心内容。我认为,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进行有关当代中国的历史和...  相似文献   

18.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当代美学园地中,实践美学这朵花开得格外耀眼,而躬身这个园地,辛勤耕耘的人中有一位不得不提,他就是新实践美学的领军人物——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张玉能教授。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点为基础的美学,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的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重新阐释了儿童文学创作,这一阐释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以往的儿童文学创作;同时,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又在重新阐释着文艺学的基本创作理念,这一阐释更进一步催生着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的开放性形态。  相似文献   

20.
赵宪章针对我国过去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政治化倾向,从方法论角度入手,重新解读文艺学方法。他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为理论前提,界定文艺学方法的五大范畴。赵宪章的研究,丰富和补充了以往文艺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文艺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