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房屋先买权主要有三类,即房屋共有人的先买权、房屋承租人的先买权和约定的先买权。共有人的先买权是基于房屋所有权而产生的典型的物上请求权,该权利是固有的,法定的。承租人先买权与共有人先买权一并归为物上请求权,只是后者的法律效力优先于前者。约定先买权是纯粹的债权,当它与共有人先买权、承租人先买权并存时,它只能敬陪末座。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现实——论房屋承租人法定先买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房屋承租关系中买卖不破租赁和法定先买权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以买卖不破租赁制度为核心的承租人保护体系,一般能较好发挥保护承租人之功效;认为房屋承租人法定先买权制度是国家在特定时期调控房屋资源的产物,不具有普适性,并进一步论证该制度在我国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因而主张将该制度进行重构,实现从法定先买权向意定先买权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房屋不但是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后者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都胜出前者。近年来,因侵犯房屋承租人先买权发生的纠纷,多集中在店面房或厂房的情况便是例证。因此,在现实情况下,是否有必要继续赋予房屋承租人法定先买权利,其合理性不能不受质疑。在市场经济发达和房地产市成熟的环境下,由法律规定房屋承租人的先买权,我认为有几点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4.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应进一步完善。首先对承租人要区分对待,明确次承租人先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在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只承租部分房屋的承租人不享有先买权;在多数决原则下,共有人优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承租人的先买权与抵押权的实现不冲突;对承租人权益的保护宜将债权法上的救济和物权法上的救济相结合,同时重视对出买人与第三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应进一步完善。首先对承租人要区分对待,明确次承租人先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在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只承租部分房屋的承租人不享有先买权;在多数决原则下,共有人优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承租人的先买权与抵押权的实现不冲突;对承租人权益的保护宜将债权法上的救济和物权法上的救济相结合,同时重视对出买人与第三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地先买权,学界已多有研究,但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土地先买权对宗族发展的影响、它是否有利于土地经营管理、能否被视为乡族对私人土地拥有部分所有权、能否损害出卖人利益等四个方面。由此入手,在整理文献资料和总结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可以认为:土地先买权对宗族发展并无太大影响;有利于经营管理的说法应区别对待;它不能被认为是乡族对私人土地拥有部分所有权;也不能损害到出卖人的利益。希望以此引起更多的争鸣。  相似文献   

7.
在辨析清代徽州单篇土地卖契地权类型的方法——地权概念名实分析法的基础上,揭示清代徽州土地卖契地权概念表述的两种形式:显性形式与隐性形式。通过全面阐述清代徽州六个县土地卖契所转移的大买权、小买权与大小买权,根据徽州"全业"视角,概括学界已有共识,从而对三种地权作出科学界定,指出大小买权是全业的土地产业权,大买权与小买权都是非全业的土地产业权。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英国的军事强买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英国的军事强买权是由王室采买权延伸而来的。军事采买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采买官贪污受贿,成为中世纪英国宪政斗争的内容之一。14世纪中期以后,国王依靠商人供应军队后勤,军事采买活动趋于消失;王室采买权也历经变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废除,作为它的衍生物的军事强买权也随之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权法》概括地规定了捕捞权,却没有对捕捞权的性质、内容和效力等作出规定,难以建立物权性质的捕捞权体系。理论上对捕捞权的性质认定不清,片面地套用现有物权理论,给捕捞权体系的构建造成了困难,也阻碍了捕捞权的流转。应该廓清捕捞权概念等理论问题,使之成为真正的物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权法》概括地规定了捕捞权,却没有对捕捞权的性质、内容和效力等作出规定,难以建立物权性质的捕捞权体系。理论上对捕捞权的性质认定不清,片面地套用现有物权理论,给捕捞权体系的构建造成了困难,也阻碍了捕捞权的流转。应该廓清捕捞权概念等理论问题,使之成为真正的物权。  相似文献   

11.
房产优先购买权是特定主体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出卖人房产的权利。本文通过对房产优先购买权的理论梳理,在比较击的视野下结合我闺的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针对我国房产优先购买权冲突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房产优先购买权冲突的合理规则和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公开要约收购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中,少数股东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股东权的保护突出表现在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本通过分析公司收购对少数股东利益的影响,论证强制要约收购在我国存在的可行性,同时阐述公开要约收购所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最后对我国《证券法》中相关条进行剖析,指出完善对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作为承租人基于租赁关系而拥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性质,虽有顺充说、期待权说、物权说、债权说,附条件请求权说等,但在本质上其应为既得权,请求权,债权。  相似文献   

14.
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所承认。我国立足于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已规定了几种类型的优先购买权,但这些规定多是原则性的,概括性,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应在肯定既有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的优先购买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欧盟内部,存在着欧盟法和成员国国内法两个相互独立的法律体系。欧盟法在其成员国国内具有直接适用效力,并居于优先地位;在立法权力的划分上则适用先占原则和附属原则。欧盟法独特适用方式表明欧盟法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司金虎 《培训与研究》2007,24(1):70-71,89
本文通过分析物权、债权客体的不同,质疑物权优先于债权,并指出所谓的物权之间的优先效力,其实是先成立的物权优先于后成立的物权,在其中起作用的是时间因素,而不是物权的优先性因素。因此,我们应更新观念,抛弃传统的物权优先效力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建立完善的产权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然而受行政关系的制约 ,现行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中却存在着产权约束“虚置”和市场约束“软化”的约束矛盾。所以 ,理顺和强化产权约束关系和市场约束关系 ,是实现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夫妻离婚时的夫妻财产分割,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离婚纠纷最核心的问题,但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不详尽,显然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首先对财产的定义进行了剖析,认为婚姻财产的分割不应仅局限于有形财产,还应包括无形财产、虚拟财产等,法律应进一步界定其归属和分割;其次,对合法婚姻外的同居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不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夫妻关系,同居期间的合法收入应归个人所有;最后,对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期间的财产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权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权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财产法,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权利。传统物权理论独尊所有权,轻视财产利用权,不能作为制定中国物权法的理论基础。应以所有权表述财产归属,以占有权表述财产利用的二元物权理论来重新建立物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