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瑾 《教育探索》2002,(1):85-87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道德,它的内容除了德育内容的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工作,才能坚定职业信念和理想,产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集中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这既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既要…  相似文献   

2.
论师爱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劳动成果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如何对待学生以及如何处理同学生的关系,便成为教师道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极其重要的规范。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师爱是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精通业务,博学广识;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做则,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师德作为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应是高校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一)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对学生满腔热情与爱心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但师生关系又是教育工作中平等的、基本的关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热爱学生是千百万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一、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志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为了一切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努力工作,这就是高尚的职业道德。从学生自身的发展出发,精心设计每个学生的蓝图,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任,胸中有每一个学生,甘心做学生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全部的力量,才会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二、热爱学生是教师具有现代学生观…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和手段,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既要努力完成自己担任的学科学教学工作,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热爱学生,只有不计时地、不计名利地关心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全时空地关心学生,才能乐于奉献,才能真正做个称职的班主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信息之窗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郾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念或职业意识。热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和首要要求。只有热爱学生、服务于学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2郾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教师崇高的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教师的职业岗位,必须把它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和塑造“四有”新人的重大工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郾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教育者只有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做好班主任工作。这里的“爱”即师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在内容上的表现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他说“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爱,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的一些教育理解常有顾此失彼之嫌,如规范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往往就忘记了尊重学生主体,硬是把学生解读成无情无义、顽劣不堪的愚氓。而实际上人的情感交往是双向互动的,真诚热爱学生的教师遭遇的不只是怨恨、不只是麻木不仁,还有真诚热爱和拥戴,或许它会来得迟一些,或许它会以为误解而逆反,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体验幸福道德的教师是幸福的:拥有人间大爱的教育情怀,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议论如何搞好对口升学英语复习。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其次优化教材内容顺序,先学习教材中易理解,易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在此阶段中感受到成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既要育体而且要育心。育心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修养和体育意志品质;启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具备的条件是:要有崇高的兢业精神;要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思想工作能力;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在这几方面都做到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真正做到育体又育心。  相似文献   

13.
李汉 《甘肃教育》2009,(8):14-14
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决不是说空话、套话,应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所有教师素质的根本,作为电大教师的师德有与众不同的内涵:热爱电大事业具有丰献精神;热爱教学工作治学严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应是敬业奉献治学严谨的模范,以身作则的师长,“人类灵魂工程师”中最优秀的一族.  相似文献   

15.
师爱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义务。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不热爱学生,学生要健康成长也不能没有师爱。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规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我认为做好这一条,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而要做好这一条,就必须具有“爱满天下”的师德修养。因为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未成熟的幼稚青少年,党和人民把他们交给我们,我们理所当然是他们的保护人、引路人和启蒙者。 热爱、尊重、了解学生又是教书育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个人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教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不能让他们腐朽下去。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用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的积累和身心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八年中,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教师职业思想道德,诸于教师必须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好学不厌,勤于进取等.  相似文献   

18.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教的灵魂之本,它具有高层次性、典范性、功效性等特点。只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教书育人而献身;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向前进,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银川市郊区塔桥小学王莉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可以说不热爱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成功的秘诀,概括地说,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  相似文献   

20.
河北武安阳邑中学校教导主任乔向晨,是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他兢兢业业,全心全力地投身教育工作;他热爱教育事业,严格管理,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诲人不倦,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获得了学生的普遍爱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