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序跋是谱牒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往往在一部谱牒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元代始,邀请著名学者、政界人士作谱序的风气日益盛行。清代中叶以经世致用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陶澍就曾先后为26部族谱作过序。陶澍谱序内容丰富,剖析这些谱序,有利于我们了解陶谢的谱学思想并认识其谱序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浏阳谭氏谱〉叙例》系谭嗣同谱牒序跋方面的唯一作品。长期以来 ,一直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其实 ,“叙例文雅驯可诵 ,所论亦赡详 ,为以前作家所罕及” ,乃一篇精彩且有价值的谱牒学佳作。从中 ,我们不仅可以获取谭嗣同的谱牒学理论 ,而且还可以了解有关的谱牒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谱牒类专著在古典目录中大部分时间归属于史部,虽其归属于史部,但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其名称却一直在变化着。到了清代谱录类被划归于子部,其本身却不具有谱牒的基本内涵,真正的谱牒类专著反归于子部类书类。谱牒类专著本身的发展过程与我国历史上士族的发展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其本身的分类和类下所含书目的变化对研究士族在历史上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现存44种1960年代(缺1961年)新谱,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谱牒第一大省浙江省新谱编撰特点的一组重要样本。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总结了谱牒卷册规模与时代下移间的对应关系;对44种浙江新谱卷册规模的分析,虽然大致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趋势,但就一个"年代"而言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欲确定1960年代浙江新谱的历史地位,只有将其置于浙江1950年代和1970年代新谱卷册规模的动态过程中,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谱序的发展由来已久,清代是谱序发展比较完善的时期,谱序的篇数庞大。随着时间的久远,新序和旧序的对比也比较明显。本文就新序和旧序内容上的不同,对其出现的原因和对应谱序的作用作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明代徽州谱序随着家谱的不断重修、增修而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随着家谱被族人们较完好的保存下来而得以流传,其包含内容繁多,而且对于徽州谱序的分类研究情况,目前在国内外鲜有人涉猎,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尝试从谱序的修撰时间、所撰家族的范围和撰写者三个方面人手,对明代徽州谱序进行分类探究。  相似文献   

7.
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家谱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发展等与家族相关内容的历史书,而作为家谱前具有概括定论性质的部分,谱序就成为了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今徽州地区保存下来的大量谱序对研究谱学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探析徽州谱序发展概况对明代徽州家谱的研究和谱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各种思潮的交相涌来,原来销声匿迹的谱牒,也被重新翻起,修谱之举此起彼伏,于是怎样认识谱牒,如何对待修谱,便成为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有关这方面的思考,归纳为谱牒由来、谱牒体例、谱牒价值、新谱瑕玷等几个部分,陈述如后,仅供参考.一、谱牌由来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这也许是谱碟的最佳定义了。谱牒始于我国古代的周朝.《周礼·春官》载,周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尊系世,辨昭穆."周朝建立了由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由天子至士民,层层分封,  相似文献   

9.
谱牒是宗族群体的生活实录。迁自黄河流域的潮州先民,以其鲜明的变动性著称。故此,一部部潮汕旧谱牒,便是一部部生动的,也是原始的宗族迁徙史。本文通过翻阅现仍收藏于潮汕民间的旧存谱牒,试图归纳出其鲜活的地方文化特色,阐明其研究利用价值。同时,也指出谱牒的局限性,以提醒研究者对谱牒“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学界对龚自珍史学的多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唯其族谱之学,鲜有人涉及。其以《怀宁王氏族谱序》和《徽州府志氏族表序》为代表的"欲其子若孙之贤"和"不以宗废贵贵与贤贤"的谱学观念,在迄今为止的谱学著述中实为难能可贵之见解。本文拟从龚氏所著的谱序资料入手,探讨其谱学思想及其举因。  相似文献   

11.
宋代处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重要的变革、转型时期。通过对宋代族谱序跋的统计分析,可得知族谱序跋在全国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南北差异巨大;在南方,东南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地区所占比重甚微。从家族所属州级和县级来看,其序跋所涉家族分布差异并不悬殊。这种南多北少、东南地区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宋代族谱序跋分布格局,无疑为元明清宗族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福建的谱牒自唐代开始编修,宋代以后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宗亲活动日益频繁,台湾宗亲回乡寻根谒祖,地方史志的编纂普遍开展,推动当代谱牒文化重新盛行,族谱的编修已经形成风气。当代福建谱牒文化既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有利于促进同宗同族问互帮互助,增进台湾宗亲爱国爱乡的感情,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但它也有消极因素,如为亲者讳、假托始祖、美化先人、牵强附会等不实记载,容易助长对外族的排斥意识,不利于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等。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对编修族谱从思想上积极地引导,政策上加以规范I学术界应主动参与以提高谱牒水平;出版界应严格把关以保证谱牒质量。  相似文献   

13.
谱牒档案是我们这一独特的伦理国家生成、演变的最真实、最长久、最重要的原始记录和历史凭证,谱牒档案文化也是我国档案文化的典型代表。自三代至明清,王家玉牒始终是王权统治合法性的档案凭证;诸侯或官僚家族谱牒同样是中国伦理式官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档案。宋以降开始的谱牒档案的平民化,则是随族权统治强化而形成的宗族档案管理社会实际需求的必然结果;作为家族或宗族的档案库,家谱档案无疑又是各种形态的民间档案的典型代表,以及档案民间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学的发展突出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阶级关系和政治形势,反映了门阀地主的要求和趣味。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谱学盛行、谱学定尊卑,辨责贱的门阀性质以及谱学在政治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这些时代特点,实质上是这个时期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5.
苏婷 《襄樊学院学报》2014,35(10):67-70
辛弃疾是两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留下词作629首,其中有题序的535首,数量为两宋之最。他写下如此多的有题序的词,究其原因,既是顺应题序的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其个性气质的外化体现,还与他想要实现的政治抱负分不开。稼轩词题序的交际功能集中体现在祝颂词和交游词上,其中祝颂词题序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表达友情和交流思想,交游词题序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切磋词艺、逞才角技以及交友娱乐和宴饮酬赠。稼轩词题序的交际功能有着帮助受众准确理解词意和了解词人行藏出处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徽州家谱数量众多的原因与其理论发展的高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家谱评价理论的丰富与徽州家谱的繁荣有直接关系。在家谱评价标准方面,徽州家谱形成了对家谱整体方面的评价,还对家谱书法、家谱功能、家谱类别等具体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方面,提出了诸如“知人论世”、“因其文而得其心”等具体评价方法。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指哥着徽州谱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徽州家谱的编纂理论与方法,探索了《西关章氏族谱》对于老谱中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的辑录,研究了该谱的编修特点以及该谱《家传》中对于绩溪商人事迹的记载,折射出徽商“贾而好儒”、“贾而好游”的儒雅情趣.认为《西关章氏族谱》以古徽州绩溪县城的“西关”为视点,勾勒出晚清民国时期徽州乡土社会的原貌与变迁.  相似文献   

18.
在泉州地方族谱的海外移民资料中,以单身男性向外迁移者居多,他们通过在海外谋生的方式来赡养在家乡的父母与妻儿。由于有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便产生了移民同家庭或家族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原家族或宗族的重要活动,如修祖祠、祖坟、族谱及家乡家族的公益事业等都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从元代大诗人杨维桢所写的相关序文之中,可以认识到他的戏剧观;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对于杨维桢戏剧观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整个元代文人的戏剧观。杨维桢的几篇序文,反映了杨氏对于戏剧功能的理解,主张戏剧的社会功用,带有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意味,而对于戏剧本体,杨氏主张"文采"与"节音"双重统一。其戏剧观念成因复杂,这些都将有利于加强对元杂剧的认识,从而见证中国戏曲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