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特点鲜明:多数试题源于课本实验又高于课本实验,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改造和拓展。为此,我们在高考物理实验复习时,必须调整复习策略。在继续搞好课本实验基本知识复习的同时,强调突出一个“变”字,即要善于多角度地改变课本实验来训练学生,让学生适应高考。本文以“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为例,与大家一起探索改变课本实验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的高考试题不是课本题目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式来得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照搬的基础上,而应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依托,进行变式教学,从  相似文献   

3.
解有机化学试题的新思路陕西师大附中刘孝元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有机化学试题重在考查能力。考点年年变,信息年年换。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既考查能力,又立于基础,即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重在运用;一类是要求考生通过所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  相似文献   

4.
分析每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众多高考题,往往是对课本习题进行改编、重组、引申,因此平时学习中要“立足课本”,挖掘课本例、习题的各种潜能,以课本例、习题为背景,适当地编拟一些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一方面能拓宽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5.
赵玉娥 《新高考》2011,(11):21-22
综观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在整体稳中有变的前提下,出现了回归课本本源的趋向。但是要想在高考中做好这些既源于课本又超脱课本的题目,我们不仅需要夯实课本基本功,还需细心探究这类试题的命题范围和答题技巧,以"防患于未然",并能决胜于考场。变式一:颁奖词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高考中,电化学的命题点着重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出题的形式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因此,考生复习时要明确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透彻分析高考中电化学的命题点。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基于近年来高考数学题越来越源于课本题的改编的缘故 ,对课本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变式研究 ,无疑对提高教师本身数学修养和激发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的激情都有很大作用 .本文将对课本的一道习题的若干变式结果展示出来 ,以供同行交流 .  相似文献   

8.
王芝平 《中国考试》2007,(10):21-24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会发现:“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即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课本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背景,实践证明。以课本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不仅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而且是提高成绩的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仔细分析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命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命题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考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下面以立体几何为例寻找这些题目的踪影.  相似文献   

10.
高考在做好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要以中学课本中的相关实验内容、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据,不断挖掘课本的价值功能,创设开放型实验情境,进行实验的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实验能力,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在高考实验复习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安振平 《新高考》2008,(Z2):66-68
课本是同学们学习课程的基本"学材",历年的高考命题,既遵循了高考大纲的要求,又依据了课本的教学实践,特别是从现行课本中的题目出发,编拟了许多有特色的高考试题,因此,临考前选择典型的课本问题,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是一个既好又快  相似文献   

12.
评高考试题谈高考复习──1995年高考取材于课本的物理试题评析民勤县一中李万忠1995年高考物理试卷中直接取材于课本(高中新教材必修、选惨课本)内容的题目计有12道,现作以简要评析,并对高考复习谈几点认识。一、试题在课本中的位置二、试题特点1.试题考...  相似文献   

13.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复习历来提倡回归课本.一方面,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课本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命题人创作高考试题的园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内容,激发着命题人的灵感.因此,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习题。或是由课本例习题经过适当改编而成的.高考命题追求创新。创新可以推陈。推陈意在创新.下面以2006年高考中几道推陈出新题为例,领悟高考命题人思想的精彩,并从中探索回归课本复习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考《考试说明》指出:高考命题要立足于课本,高于课本,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对课本例习题的探讨、挖掘其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高考数学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课中注重变式的训练,这是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重要途径.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金远亮 《学语文》2013,(6):46-46
细细分析近几年的安徽高考语文卷,就会发现高考命题紧扣课本,所以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课本以致弃本逐末,而要以课本为根本,深入挖掘课本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高考试题一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认真研究“两纲”,才能把握高考的“脉”。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看重测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生如果熟练掌握教材上的各知识点,就不难取得满意的分数。源于课本而又略高于课本始终是高考命题的主流。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应认真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高sir 《高中生》2009,(2):48-49
1问:教材是不是很重要?背好课本是不是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sir:高考出题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你在复习的时候要牢记课本知识。但这只是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你还要关注当前的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联系课本知识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