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深入把握新理念,全面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真正回归语文的本真状态.首先,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观的精髓;其次,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促进语文教学观的形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第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审美与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生成"之花盛开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课程资源应该具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从教材选文看,应该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含本民族和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广开社会教育资源,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教学观,以使教学达到有效、高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实施情感化、生活化、自主化、合作化和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向传统的观念挑战,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也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此间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方法.让英语教学也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新的成功和收获.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传统单一的智力概念,强调人的智力由多种智能构成,同时指出每个人都有其优势智能.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从"预成"走向"生成"--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观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预成"的教学观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陷入了僵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把握建构主义理论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诸多环节中,突破传统,从"预成"逐步走向"生成",实现教学和生命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8.
在使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教材时,如果我们没能突破"以本为本"的旧教材观,那么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步入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困境.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尝试,经历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新旧教材观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教材时,如果我们没能突破"以本为本"的旧教材观,那么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步入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困境.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尝试,经历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新旧教材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0.
随手翻开手头的教育报刊,就能看到新课程标准、新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白,不应该压制学生,只有让学生舒心地学,才能学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课程概念的演化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课程意识。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认为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要有敢于突破“教科书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2.
演绎"精彩课堂"需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坚持建构主义的主动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等原则,体现建构主义的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和合作性等特征,贯彻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和评价观等新理念,来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3.
时尚扫描     
实施新课程应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新课程改革就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一样,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为了使新课程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应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1.各方参与,大力宣传。课程改革必须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不但教师和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社会也要改变那种陈旧的人才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阐明课改的必要性,使社会形成共识,改变那种唯分数的评价观念。2.加强培训,练好内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角色的转换都与新课程实施息息相关。要改变广大教师长…  相似文献   

14.
"阴盛阳衰"现象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受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家庭教育方武、文化传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等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尤其值得关注.对301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性别角色观调查显示: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双性化倾向,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主要特质没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利于女生发展.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独有特质体现了性别刻板印象,说明教师的性别角色观也受传统文化的一定影响.总的看,双性化是教师性别角色观的一个误区,也是"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5.
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病?首先必须让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彻底放弃本位观,认识到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能重"教"轻"学".而应强化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萌 《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27-127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深入开展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为了很好地参与到这一改革中去,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所谓建立新的理念,就是我们教师要确立起新课程的观念和思想,明确实施新课程的目标、思路和策略。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教师要更新旧观念,建立新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教师应建立怎样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7.
“生存论”的教师创造观.是以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并培养完整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人这一线索,来探索教师的创造。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认为,探索这一问题要有新的突破,必须要超越传统的“知识论”教师观的局限性而实现新的转轨——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这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时此应正确对待,在评语写作中,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清模糊、是非问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设立"评后语"栏目,搭置辩论的空间平台,从根本上解决"阴暗面"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最终引导学生走出"阴暗",走向光明.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要彻底转变观念,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教学观.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旨在阐述"活动"及"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用以指导实际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教材观的全新理念,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