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中性、期望],与同类的“遭”字句分工明确,而与“被”字句则多有交叉。“获”字句的结构类型少于“被”字句和“遭”字句,在大陆与台港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与融合表现。  相似文献   

2.
“把”字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介词“把”的宾语、“把”字句是助动词和否定词以及“把”字句应用四个方面,略述“把”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之前关于“连”字句语用功能的结论不能解释所有“连”字句,我们认为“连”字句是一种反预期结构式,其语用功能是表达反预期信息。反预期其实是说话人“视点”的表征,因而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因此,“连”字句是一种表达主观性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4.
试论“被”字句的分类及其褒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一般都有表示不如意的语义色彩.随着褒义动词结构进入被字句,也可表如意之意.通过考查语义色彩指向受事主语、说话者和关系者的不同情况,被字句可分为褒义被字句、贬义被字句和中性被字句.本文还着重分析了构成被字句褒义倾向的要素以及进入被字句的动词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前人对“得”字句变换已做的研究进行了小小的综述,并对“得”字句一般都可变换为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后是主谓结构的“得”字句仍可变换为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字句的“把”“被”的转换、王还(1979)认为的“得”字句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转换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着”字句是表示静态位置的位置句中的一种,“着”字句根据内部隐含的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着1句,着2句和着3句。本文着重讨论这三种“着”字句的内部差异:1.不同的“着”字句中的动词语义特征的差异;2.不同的“着”字句句式在空间位置系统中表现出来的语义特征的差异;3.不同的“着”字句中的语用功能的差异。最后,还将对与“着”字句有对当关系的“了”字句进行考察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读者向《湖南教育》编辑部提出“把字句”和“被字句”句型转换问题,试浅释如下:“把”、“被”是两个特殊的介词。人们习惯称由它们构成的句子为“把字句”或“被字句”。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从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的使用除了要符合句法形式要求外,还受到一定的语用条件限制。表现事物的非正常状态、表现事物的新变化状态、表现主体的主动追求性是“把”字句常见的三种语用限制条件。前两种是对“把”字句中行为对象在动作行为影响下所出现状态、结果的范围限制,第三种是对认知、心理活动类的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它们都是“把”字句在使用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有”字句是上古汉语的重要句式之一,本文在综合考察《左传》“有”字句的基础上,概括出《左传》“有”字句的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并着重从语义角度对其中的典型“有”字句进行归纳分析。从中总结出五种不同的语义类别。  相似文献   

10.
赣语都昌方言中,“是”字句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类型,分别为“x是y”“是y”“x是y个”。日常交际中,“是”字句能够表达出诸如判断、强调、反驳、厌恶等语气情态。除表判断的“是”字句之外,其他“是”字句通常表现出说话者“驳斥”的感情色彩。“是”字句体现出的语气情态,从说话者方面讲,是主观性程度加深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是”字的逐渐主观化。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像”字句。“像”字句是否就是比喻句,有的同学弄不清楚。其实,“像”字句包括多种类型。下面就根据“像”字句中“像”字的不同作用来谈谈“像”字句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有人在划分句子成分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种句式的成分感到难于处理,下面我就来谈谈“把”字句和“被”字句句子成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以“让”字句的四种情况:简单意义的“让”字句、表使令意义的“让”字句、表被动意义的“让”字句,歧义“让”字句分别予以了概括分析,重点考察了歧义“让”字句,提出了分化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传统课题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和构成条件 ;二是“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及“把”字介引的对象———“把”字宾语的语义类型。近几年来 ,不少语法学家还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作了考察。文章对“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即“把”字句主语的施事性和事件的原因性 ,“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及其谓语部分的复杂性作一点浅层面上的探讨 ,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认识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句式。  相似文献   

15.
上一篇谈了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和兼语句,这里谈谈是字句、存现句和紧缩句。一、是字句是字句在形式逻辑中是用来表示判断的,因此通常又称之为判断句。是字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它的谓语是由表示判断的动词“是”和它的宾语组成动词短语充当的(《暂拟系统》称为“判断合成谓语”,新的教学语法系统不采用这个说法)。“是”表示肯定判断,它的前头加上否定副词“不”组成“不是”,表示否定判断。  相似文献   

16.
论“把”字句“处置式”的几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在汉语使用中是常见的一种动词谓语句,也是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着颇多难点的一种句式。究竟什么是“把”字句呢?黄伯荣与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二版)是这样下定义的:“‘把’字句又叫处置式……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主动句。” 如果我们将“把”字句与一般动宾句比较,就会发现,“把”字句有强调作用,强调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施加影响和客体受到动作的影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把”字句多选用具有强施动性和强影响性的动词来对介词介引成分加以“处置”。那么只有  相似文献   

17.
“有A有B”结构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框式结构,它在句法上构成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有”字句,在语义上存在语义加合和语义增值两种情况,在感情色彩上体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在语用上主要表达列举、描述和评价,具有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介词“连”为标记的句式,是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形成了独特的框式结构“连……都/也/还……”。“连”具有介引功能,引进强调对象,形成了五种结构模式。对这五种结构模式进行详细描写,既分析了句式形成的限制条件,又归纳了构句的规律,探讨了“连”字句的理据性。不同语境下的“连”字句的情景语义是不同的,可以把“连”字句的情景语义归纳为五种类型:强调义、隐含比较义、包括义、极性义、推测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连”字句的形式,也要重视“连”字句的情景语义,这样才有利于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连”字句。  相似文献   

19.
钮萌  钱恒 《华章》2013,(13)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式之一,使用频率很高.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是出现较早的一个语法项目,但是留学生的习作却体现出了,他们对“是”字句的习得并不好,即使是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是”字句时仍存在着大量的偏误.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五种“是”字句的基本句型及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从而有效的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广西金秀柘山话10种句式具有以下特点:双宾句的特色体现在:直接宾语先于间接宾语的语序;处置句有三种形式,除了“把”字句外,还有“拿”字句以及直接将受事放在句首的处置句;连字句的“连”可以紧跟否定副词,位置在否定副词前;“得”可作动词、助动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因而带“得”的句式比较丰富;“捱”字句无论在结构还是使用范围上,跟普通话的“被”字句有区别,也异于方言中表示被动的“给”字句;差比句有6种格式;“NN没V”类句、“XX什么”句、“VV得”类句是方言独特的句式;由于形容词前后所带的成分不同,形容词谓语句的表达也很生动、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