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之失误例谈(五):正文(语篇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正文 ,指的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于论文的性质、种类、内容不同 ,投稿期刊的要求各异 ,特别是科学论文正文部分篇幅长、容量大 ,覆盖面广 ,出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 ,因此 ,谈论这一部分的写作要求和失误问题很难一概而论。但总的来说 ,凡是该部分未能达到写作要求的 ,在一定程度上都应该看作是一种失误。限于篇幅 ,我们仅从语篇展开、简洁表达、确切表达、结果讨论等几个方面来谈。本文则只谈语篇展开的问题。语篇展开中的突出问题有两点 :一是“完整性” ;二是“逻辑性”。   一、“完整性”问题关于科学论文 ,特别是科学实验描述…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2000年.一个新的世纪向我们走来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将是新世纪广电人实务操作的一大特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也是新世纪广电人努力追求的一大目标.特别是对改苯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实践的理论探讨和对未来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的研究将成为广电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面对广电人前所未有的理论研究热情,各广播电视学刊的老总们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学术论文来稿数量大增;忧的是高质量“适销”对路的稿件还是大少,理论研究还是相对滞后,为此.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刊物特意在各期上举办专栏,专门介绍自身杂志的栏目宗旨和对稿阵的要求.以指导理论研究,帮助作者提高上稿率,本刊从此期开始,也不定期的开办学术论文写作讲座,对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内容、方法、程序;论文写作的要求;理论研究的现状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优秀论文创作谈和点评,等等,有针对性的组织讲座文章我们还拟根据读者的“点题”刊发“命题作文”为了办好这个专栏,真诚地希望读者对此栏目不断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2论文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题、资料收集、阅读、分析、选择、整理等。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这方面的论述已很多,本文就不多说了。论文选题确定之后,进入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阶段。它是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也是起步阶段。从论文写作全过程来说,属于粗放型工作。2.1论文资料的系统收集 论文资料的收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工作,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毛泽东说:“详尽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著名…  相似文献   

4.
投稿策略的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作者、编者、审稿者、读者、评论者等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因此就策略而言,既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定式”,更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药”。这里,我们仅据个人的经验教训和一些常见的失误,略谈向国际期刊投稿的问题。一、重视稿件质量论文投稿是否能成功,说到底,是个实力问题;而作为论文写作,关键又在于要使文章能够体现出“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所谓规范性,侧重指论文的写作。语言规范是基础。文稿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写作体例、学科的名词术语、数字与变量符号的用法、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等,这…  相似文献   

5.
3论文的构思与材料的排列组合 论文形成的第二阶段是对论文总体构架进行构思,对思想材料进行排列组合,对内容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综合。 构思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阶段,也是论文“打腹稿”的过程。构思如何才是比较好呢?①思考问题应全面,宏观构思与微观构思要结合起来,整体与局部都应作周密的考虑;②思维空间要尽量拓宽些,不要太狭窄,否则思路展不开,一个问题要考虑它的来龙去脉、历史、现状、未来;③不要直线式的想问题,不要只朝一个方向想问题,要从反面、侧面、上下左右诸方面去考虑一个问题;④要抓住构思中的“灵感”、“思想闪…  相似文献   

6.
研究论文的“文题”写作初探张行勇,刘顺义(陕西杨陵《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陕西杨陵712100)读者阅览文献,先看题目,然后决定是否看文章。“文题”的写作就是给文章起一个“名字”,这在“论文”说来,就是“题目”。回研究论文题目的要求1.回贴切“贴切”,...  相似文献   

7.
谈论文写作(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论文写作,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已出版了不少有份量的论著,对论文写作的技能与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与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关心和参与论文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有关论文写作的知识与技能仍是人们关心与需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日本、欧洲、美国的一些专业杂志,一般在每隔二三年之后,就要发表一批有关论文写作方法与技能的文章,以满足专业读者的需要,如日本电子通信学会杂志、美国电子学会杂志等都是每隔两、三年刊载一批这方面的文章。 我于1982-1983年,在湖南《高校图书馆工作》分两期发表了怎样写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8.
(三) 改革,推动着新闻写作思维变革的深化。新闻求深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写作思维变革深化的结果。“报道改革,改革报道”,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没有报道的改革,难得有好的改革报道;没有改革的推动,也难得有报道的改革。报道的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写作思维变革的深化则是近两年的事情,在1987年的新闻作品中则体现得尤为突出。新闻写作思维变革深化的关键在于摈弃“顺杆爬”的简单因果思维,确立善于反思的辩证思维。新华日报荣获一等奖的评论《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就是敢于反思的结果。1987年许多报纸在讨论“关广梅现象”的影响之下,纷纷开辟专栏。讨论一些改革措施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这篇社论则反其道而言之,甩开是姓  相似文献   

9.
科学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要求和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常以简述研究的背景入手在引入主题、让读者了解论文要探讨的具体内容之后 ,作者往往要列述在该研究领域里人们已经做了哪些相关的工作 ,简要综述有关文献 ,以作为背景材料 ,使读者了解本文拟展开的研究与过去研究的关系和来龙去脉。一句话 ,即要回答“Whathavebeendone?”的问题。引言部分表述“以往研究”或“研究背景”的常用英语句式很多。例如 :Overthepastseveraldecades,somebodyreportedthat...;Thepreviousworkon ....hasindicatedthat...;Recentexperimentsby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上部分,谈到新闻写作选择“最佳”角度,概括了四个方面。此外,选择读者知识水平容易接受的角度写新闻,也可成为“最佳”角度。这里顺手举出今年3月10日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京诞生的报道,可以说明这一点。请看,《北京日报》等报纸刊登的这条新闻,都从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的情景,写到新生儿的健康和母亲的喜悦,对试管育婴的经过只简要易懂地交代几笔,引起广大读者的普遍兴趣。本来,试管育婴是一项复杂的医学实验。如果从医生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服务性报道的写作,同一般新闻写作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要求: 立足于需要,这是采写服务性报道首先应树立的业务思想。写作时既要了解人民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应熟悉经济界人士从事生产、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确定主题到选择题材都要从这一点出发,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美国一个新闻学者说得好:“从事服务性报道的记者,对关系到读者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特别敏感。”接着,他举出这样的事例:假如你已经报  相似文献   

12.
一张报纸有无生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近几年来,乌鲁木齐晚报的实践证明,只有多层次、多元化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才能把报纸办得有生气,也才能受到读者的好评。乌鲁木齐晚报近两年来开辟了两个固定栏目:一个是“群言录”,一个是“红山塔下”。这两个栏目从个别理性与感性上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群言录”坚持就实论虚,虚实结合,根据社会上一些正反实例,与读者恳谈,或倡导正义,或鞭笞落后,或敲击警钟,或讨论问题,以理服人,弘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对一群记者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其实,这也是改进新闻写作“学生腔”和八股调的重要一步棋。不少记者和通讯员的新闻写作实践,早已印证了这个道理。要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思想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精选材科和讲究写作技巧等诸种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群众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生活气息浓,又真切感人。比如,在一条消息中反映两种人对改变贫困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主编: 您好! 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平时喜读《新闻与写作》,受益匪浅,于是今年也订了一份。昨天收到今年的第一期,爱不释手,直至深夜1:30方读完。《新闻与写作》办刊之优点自不必说,我来信只是针对一个问题谈一谈。 不知您发现没有,贵刊时有一些错字出现,如今年第一期第15页右半部分倒数第6行:“……往往对个问题避而不谈”……”其中漏了“这”字,第16页左半部分正数第5行:“(均见《穆青散文集》年365页)……”其中“年”应改为“第”;第30页左半部分倒数第3行:“……笔者处过理一篇人物专访……”其中“处过理”应改为“处理过”。当然这可  相似文献   

15.
消息作为报纸文体中的“轻骑兵”,占版面最多,受众也最多,影响也最大。从写作上讲,似乎最容易写的是消息,但最难出新的还是消息。一些读者反映,许多消息在写法上都是“老面孔”,读起来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这固然与制题、选材等有关,跟写作技巧千篇一律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其中便涉及消息的节奏  相似文献   

16.
曹鹏 《新闻实践》2001,(2):35-37
目标受众 预期争取的受众群体,也就是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网民等媒介内容的服务对象。由于环境的变化,市场的竞争与多样化导致媒介出现分众趋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式的以天下万众为己任的媒体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媒介只能瞄准一个相对较小的受众范围、领域或层面。此时,如何圈定自己的受众目标,就至关重要。 目标受众对于媒介营销来说、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广告的最终消费者。广告主深知如果无法到目标受众,世界上最优秀的广告也等于是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从事广播电视记者编辑工作的人一般都具备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都受过大学的基本训练。从理论上,大家都知道论文该如何写,只是一到拿起笔来时,有的人往往力不从心罢了,甚至有点眼高手低。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写得少,缺乏锻炼;二是论文写作的真正功夫在论文写作之外,在于理论研究功夫的扎实与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中西方学生的不同点时,曾说:“不论是华裔还是非华裔的导师,都有一个共同印象,即中国学生在开始时不大会做研究工作。”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也不难发现,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多年的一些编辑记者,往往不会从…  相似文献   

19.
四、报纸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报纸编辑美学除上述几个方面需深入研究外,还应结合编辑活动进一步探讨关系到编辑美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有;互、读者的审美需要。“对报纸来说,读者的存在是当然的前提”(租田洋一:《新回学低浓》)。对编辑来说,所把握的主线始终是读者,读者意识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因而编辑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读者审美需要。编辑的对象以什么给人以审美,读者的审美需要到底有哪些?一般讲主要有这么几点:及时而完整地了解国内外事实的真实变动情况;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准确及时的分析和解释;反映群众…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高不开客观事实。采访是获取事实的基本手段;采访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这是新闻的一般理论和常识。“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7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要用于采访。”──这是一些专业记者的经验之谈。一篇新闻作品的定稿字数同采访的记录字数,大约为1∶10,即100字的成品至少要有1000字的素材──这是综合了许多人采写实践以后得出的比例概率。这些书本上理论化了的条文和前人的生动的经验,对于新闻爱好者来说,当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但是,纸上得来总觉浅,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