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展现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罗春峰 《四川教育》2007,(10):31-31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画风》的片段:师: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有办法画风,你有别的办法画风吗?请大家拿出绘画工具试着画一画。(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彩笔、颜料、油画棒等工具画画。)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20,(2):40-45
历史与文化悠久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厚重的历史文脉和悠久的传统绘画造就了今天中原绘画雄浑粗犷、敦厚朴实的画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原地区的艺术家们在比较成熟的"中原画风"基础上积极打造"中原画派",以此弘扬璀璨夺目的中原绘画艺术。为此,笔者探究了中原绘画的历史渊源、中原画风的缘起、中原画风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以及"中原画派"的打造等问题,为推动中原绘画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原画风"的学术形象,由含混而逐渐清晰。现当代中国主流画派所产生的"携裹"作用,是"中原画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当代"中原画风"的概念、特征、提出时间、主要成果、发展阶段划分及旗帜性人物认定等方面的笺探与厘清,有益于在传播与接收层面强化其学术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张莉 《山东教育》2008,(3):28-28
《画风》这篇课文讲了三个小伙伴在一起画风的故事。课文语言简单朴实,情节富有情趣,人物天真活泼而又各具个性。优美的意境,画风的情趣蕴藏于三个小伙伴的互动之中。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相互协作的精神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高更其人与其画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画风定为后期印象派或者是后于印象派的综合主义绘画风格。事实上它并不确切。本文从高更的生活阅历与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着眼,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明确提出与论证了高更一生颇具典型的两种阶段性画风,即摹仿印象主义与直觉综合主义画风。  相似文献   

7.
地处省尾国角,偏于一隅的潮汕,自有画史记载以来,从事书画之技艺者,可谓甚众。分析其地域画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方向:一为西画;二为中国画;三为版画。其中西画方向除油画外还有水彩。中国画方向又可以分为:传统文人画、世俗风情画、中西杂糅画和当代实验水墨。具体细分中国画方向发展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传统文人画传入开枝散叶期;新文化运动后潮汕地域性画风转变革新期;建国后传统、西方、民间诸法杂陈雾里看花—新画风渐出维谷时期;新生代新画风推陈出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的雏形"汉画"以"简淡素朴"为美的审美原则,具有强烈的本土仙道思想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印度佛教美术的影响,在龟兹古国又形成了一种着色浓烈的西域画风.以汉画"简淡素朴"为美的中土画风和以"浓烈为尚"的西域画风,其着色都是一种观念之色,一种心象之色.两种画风不断融合而形成着色浓烈的晋唐画风.汉画所展现的笔墨趣味性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本土文化倾向的传统,为唐代文人、仕宦画家所继承发展为水墨画.从此千载不移,这种选择与本土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有着极深的渊源.以黑、白成像的南宗画与本土哲学思想的核心相吻合,与文人的人生观相契合.因此"色彩观"即思想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一个画家绘画风格的形成,除了与其绘画技巧的锤炼与认知的提高有关外,画家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也会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张大壮的写意风格介于大写意与小写意之间,并以色彩表现为特色,水色交融,酣畅淋漓,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齐白石的画风直接、外向,具有质朴的农民气质。拓宽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领域。黄宾虹的画风倾向于含蓄内省.曲径通幽,有着中国哲学的深邃智慧的关学境界。张大壮、齐白石、黄宾虹3位画家鲜明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审美取向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研究3位艺术家完全不同的画风及形成原因,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史中山水画之变历来被受重视,尤其南宋画风大变,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构图呈现"一角,"山水与人物结合,画面丰富多变的画风,创造了介于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间的山水境界。南宋画院不乏妙笔丹青,缘何马远能在众多画家中确定风格,成为代表南宋画风的画家。  相似文献   

11.
丁云鹏是晚明变异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物画风格夸张变形,古朴苍劲.其变异画风表面上看是追求"新奇"、"怪异",而内里却是他立足传统,求新求变,对传统加以解构,并借鉴木刻版画、墨谱制作、西洋明暗及构图方法,重新建构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造型范式.这种新的画风赋予了人物画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使之呈现出独特的张力和气场,开启并引...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画风定为后期印象派或者是后于印象派的综合主义绘画风格.事实上它并不确切.本文从高更的生活阅历与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着眼,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明确提出与论证了高更一生颇具典型的两种阶段性画风,即摹仿印象主义与直觉综合主义画风.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画家绘画风格的形成,除了与其绘画技巧的锤炼与认知的提高有关外,画家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也会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张大壮的写意风格介于大写意与小写意之间,并以色彩表现为特色,水色交融,酣畅淋漓,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齐白石的画风直接、外向,具有质朴的农民气质,拓宽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领域。黄宾虹的画风倾向于含蓄内省,曲径通幽,有着中国哲学的深邃智慧的美学境界。张大壮、齐白石、黄宾虹3位画家鲜明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审美取向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研究3位艺术家完全不同的画风及形成原因,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良是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极具开拓性的人物画大家,其在戏剧人物画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具有典范意义。从题材选择、构思、构图、笔墨等方面探讨关良戏剧人物画的画风,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画风成因,并对关良戏剧人物画画派的流向进行合情推断。  相似文献   

15.
陈晓铃     
陈晓铃,1934年生于四川遂宁。国家一级美术师,是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音协、中国曲协、四川省美协会员。擅长于音律绘画及诗文,画风古朴典雅、别有情趣、富于创造。  相似文献   

16.
Michael Parkes,1944年出生,曾在kansas大学学习图形艺术及绘画,其间由于其独特的画风使他非常孤立,之后他放弃与同学一同学画,独自走向印度寻找哲学的灵感和启发。他是热衷于嬉皮士的一代。早期追随导师学习,受抽象画派影响,其后慢慢转变,以精细的画风表达其内心世界。同时,Michael开始用一种幻想的手法表达世间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领会文中小朋友画风的方法,遵循着以文带诗为主要形式,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亲身感悟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听风""找风""画风"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画风定为后期印象派或是后于印象派的综合主义绘画风格。事实上它并不确切。本从高更的生活阅历与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着眼,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明确提出与论证了高更一生颇具典型的两种阶段性画风,即摹仿印象主义与直觉综合主义画风。  相似文献   

19.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20.
郑明顺 《考试周刊》2009,(11):55-56
朝鲜王朝后期(约公元1700—1850年)是韩国绘画思想史上特别值得重视的时期,是具有新倾向业绩的时期。在这个时代韩国性、民族性的画风风靡一时。除此之外,后期美术处于15世纪中叶世宗大王在位年间(公元1419—1450年)前后,与朝鲜前期的美术比较更加兴盛。从美术定义可以看出,初期的绘画受宋、元时代绘画的影响,后期则明显有明、清绘画的特点,显著的民族性与自我意识、新趋向的绘画风格是支配朝鲜后期的时代特性的缘由。本文对朝鲜后期的代表人物金弘道的生涯、社会背景和有关画风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