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医学上称脑血管意外,其分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危害极大,重者要命,轻者致瘫,如能早期发现其警号,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大多可防止中风的发生.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可出现看似"无关大局"的"小症状",这却常是中风将至的警号!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易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中风病人平素性情多急躁易怒,病后肢体大多数活动不灵,有些甚至失语、卧床不起、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现将我科2003-2004年36例中风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做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2003-2004年我科收治56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3岁,病程3.9±1.2月。对照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病程4.1±1.4月。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灶性质、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心理状…  相似文献   

3.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多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属于中风。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中风的后遗症之一——偏瘫——的康复治疗,迄今为止依  相似文献   

4.
人类经历了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虽然科学技术和医药现在已经高度发达,但仍有几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困扰着当今的很多家庭和医药专家,因为对高(低)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至今研发不出治本的药,所以,最终使人心梗或中风而少活几十年,难以安享天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区及其六县300例中风病人中医体质调查,分析本区域内中风病病人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掌握城区内中风病人体质情况,寄望通过体质研究及干预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再发。方法:对300例中风病病人,采用体质辨识系统、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为此此调查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男性中风病要较女性高发(P0.05),男性湿热、痰湿体质多余女性,而女性气虚体质、气郁体质较男性更为常见。结论:通过将体质辨识的方法引入到中风病的诊疗中,拓展了中医临床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体系,对临床的预防、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8,(10):95-95
2008年9月16日,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黄久仪博士在上海科学会堂思南楼报告厅举行了关于"中风"的预警与预防的讲座。讲座从"中风"的危害说起,然后阐述了发生"中风"的原因、如何预测"中风"、怎样预防"中风"及发病后的治疗等等。目前我国约有700万"中风"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中风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瑶医特色疗法在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10余年来瑶医常用特色疗法药浴、挑针、熏洗、药灸等治疗常见病的相关文献,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外治产后妇女康复、风湿病、关节痛、原发性痛经、肠易激综合征等均有较好疗效。结论:瑶医常用特色疗法在常见病的治疗方面疗效肯定,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成立于1979年3月.现有会员2000余人.设内科等二级学会24个.学会成立后,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组织全省会员积极开展内科、妇科、儿科、外科、肛肠、推拿、骨伤、中药、护理等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等方面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尤其在治疗脑病(中风偏瘫)、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热病(高热)、肾病、肝病、脾胃、乳腺病、脉管炎、哮喘、肿瘤、舡瘘等疾病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一些科研项目获得省部和厅级科研成果奖.通过学术活动,培养扶持造就了一批中医药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明明  邱全 《大众科技》2014,(11):126-127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始见于《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赤芍、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临床的治疗研究与实验证明,本方对于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良好,尤其以气虚血瘀型效果明显。现代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神经系统修复等多种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实验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病后患者往往遗留肢体瘫痪、肢体麻木、失语、吞咽困难、偏盲、共济失调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中西医对脑卒中肢体瘫痪的康复治疗都加大了研究力度,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文章就有关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晓琪 《今日科苑》2007,(3):111-113
预防中风发病凶猛,后果严重。但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研究人员介绍,虽然中风是残疾和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但其解决方法可能很简单。研究显示,幸福和乐观有抵抗中风的保护效应。这一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心身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幸福与防止中风有关,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有快乐的想法就可导致健康状况更好。加尔维斯敦市德克萨斯大学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期是中风康复的关键阶段,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可以影响着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仅仅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达到这种康复治疗效果的,而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中风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方法主要有康复护理和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等。康复护理和治疗包括语言锻炼和肢体锻炼。中风急性期患者经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快,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高,使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和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长歌 《科学生活》2011,(9):86-87
中风又名“卒中”,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460万人死于中风,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风后焦虑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焦虑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其治疗前后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氏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焦虑患者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疗效明确、操作方便、便于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的要素。1 0年前 ,陆江因病走上发明之路 ,研究成功新的水处理器具而与水结下不解之缘。现在他发明的卓康离子水瓶已成功地用来治疗中老年人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取得很好的效果 ,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陆江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逐步搞清其治疗防病和养生益寿的机理 ,从临床报告和用户的意见反馈中 ,证明其功效非凡 ,长期饮用会使人健康长寿。不信“天命”信科学90年代初 ,已 50岁的陆江发现自己血压偏高。他想 ,自己父辈、祖辈都因高血压高血脂病而患中风瘫痪或脑溢血病故 ,认为遗传基因是“天命”,便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当…  相似文献   

16.
中风急性期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就是便秘,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的恢复,因此本文就中风急性期病人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的总称,为犬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表现为血尿、频尿、尿淋漓、尿闭、急剧腹痛为特点及腹部肾区触诊部位敏感等症状。本文采用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犬膀胱结石进行确诊,手术后患犬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覃志金  李培春  孙刚 《大众科技》2013,(12):132-133
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76例随机分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脑安胶囊口服2# bid,连续治疗30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进步率(61.6%)及总进步率(94.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显著进步率(32.4%)及总进步率(7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而治疗组NDS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胶囊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的总称,为犬猫常见病,重点介绍了一例犬尿道结石症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勇  欧阳迪  吴宁 《大众科技》2015,(1):98-99,104
痰浊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也是中风病临床的治疗关键所在。文章依据中风病相关文献,主要探讨痰浊在中风发病中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