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琼英 《文教资料》2006,(1):172-174
当前秘书腐败现象不容小觑,领导腐败是秘书腐败的直接原因,权力运行、监督体制与用人机制的不健全使秘书腐败有了滋生的土壤,加上秘书自身放松思想道德修养最终导致腐败行为。我们应该通过健全用人、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教育力度,同时合理解决秘书待遇问题等手段来预防与治理秘书腐败,把秘书腐败与领导腐败一起通盘考虑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党政秘书腐败的危害不亚于领导干部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腐蚀、危害党政秘书队伍,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和严重的经济后果。从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必要性出发,探讨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立法之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秘书腐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秘书腐败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从内因来说,主要有:“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削弱对秘书文化的负面冲击以及秘书自身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从外因来看,主要有:领导者秘书观的失偏和社会秘书观的失偏,等等.我们要从严于自律和有效他律两方面寻求防止秘书腐败的途径,以使党的秘书工作真正符合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秘书腐败的原因有非职业化造成"官"和"职"不分、领导对秘书职业认识存在误区、秘书自身对职业化认识不清等。防止秘书腐败对秘书工作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的培养需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形象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前,腐败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秘书腐败已经成为中国官僚腐败的一个重要内容,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从秘书腐败的危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秘书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秘书利用自己是领导者的"参谋助手"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隐蔽性的腐败形态,它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文章主要从秘书腐败的特点出发,分析秘书腐败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对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瞭望》新闻周刊刊文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背后,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地牵出秘书不少肮脏的活动。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脉相承,正视和解决秘书腐败问题,也是我国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面向市场改革秘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设第一个秘书专业起,秘书人才,特别是高级秘书人才的培养就向“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发出了挑战,秘书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秘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秘书岗位需要的实用人才,秘书专业是为秘书职业提供实用人才服务的专业,但是由于秘书教育基础的薄弱和自身发展的局限,使得秘书教育与秘书职业出现了断层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秘书教育重理论轻能力,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缺乏理想的师资、教材、实验基地,因此出现了一方面是实用秘书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是秘书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受冷落…  相似文献   

9.
秘书的角色意识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关键所在。针对现实工作中秘书角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意见,以期正确把握秘书的角色特征,调整秘书的角色位置,以利于更好地开展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10.
梁木生 《天中学刊》2006,21(1):46-49
基于政治运行的需要,秘书获得了特定的权力,但秘书的权力是一种程序性权力,其职能运作始终受到领导干部的决定与制约。在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因为控制的资源多,调处经济矛盾的权力大,致使权力腐败具有了强劲的经济根据,相应秘书腐败也获得了充分的经济条件。因此,预防秘书腐败最基本手段是经济手段:迅速收缩权力系统控制的资产与资源总量,健全各类行业协会并使之承担起协调市场矛盾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