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淑芳 《学周刊C版》2010,(8):178-178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活、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由于学生对生活、社会缺乏感受,并没有想到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或对生活的领悟在写作中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在作文中的所谓真情实感只是“为赋新辞强说愁”。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写作不久,因此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到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训练,很多老师都会形成一种误区:要么包办完成,精批细改;要么大笔一挥,批上日期就行了。同时作文本一发下来,学生也不会怎么看重老师的批改,久而久之,写作就形成了一种形式。其实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写作效果的检验,也是写作指导的继续与深化,作文批改不是作文教学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的批改的质量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的高低,怎样通过个性化的批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提起作文,学生都头疼,不想写,不愿写,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抄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如何消除涉世未深孩子心中对作文的恐惧,将"作文"看成是一次愉快的倾诉,一次奇妙的旅行,从指导读书、引导观察、开展活动、电教手段、鼓励表扬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使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4.
现今,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变得狭小,使其眼界狭窄。所以小学生在写作时.不善于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内容、表现中心,要么凭空捏造,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或者仿写,所以写不出新意来。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老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是,要么写不出,要么写不好。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写作的态  相似文献   

6.
胡刚 《江西教育》2003,(14):26-26
近年来,农村很多小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么凭空虚构、瞎胡编,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要么仿写别人的优秀作文,出现“千题一试、千人一面”的现象;实在没办法,干脆就抄袭优秀作文书上的作品。学生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不愿写作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知识面太窄,语言积累贫乏农村大部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很少开放,形同虚设。学生又很少到书店里去买书,许多学生除了读教科书外,很少阅读到课外读物,写作有时闹出笑话。有一位学生在写《我喜爱的小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  相似文献   

8.
陈德林 《华章》2007,(8):173
作文内容欠充实,情感失真、作文构思的模式化是时下大多数学生作文的共同弊病,它直接映射出目前作文及作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就是时下作文改革和克服作文通病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试从目前作文现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开掘学生写作素材以及开发学生写作思维等方面对如何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但目前许多中学生的作文,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要么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司空见惯,毫无新意。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在大部分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痛,感到无内容可写,写起来要么空洞、乏味,要么就是胡编乱造,写出虚假作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学生对作文的积累、构思、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还把握不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简单谈一些看法。一、作文的积累方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素材的积累,写作就只能放弃。材料不够,捉襟见肘,硬着头皮做下去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相似文献   

11.
李发平 《现代语文》2006,(9):117-118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总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作文教学不得法,阅读与写作脱节;二是作文训练不到位,作文成效不明显。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着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汇贫乏,要么技巧不够等情况。这种状况,使作文的教与学处在尴尬的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博抄到仿写,从而提升到求新。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句话可谓真知灼见。下面就谈谈这条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一部分小学生,面对作文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这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面对学生们对待作文的消极态度,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欲望,如何让他们面对作文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一系列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的作文点评课实际情况来看,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仍有不少讲评课堂低效、高耗,甚至是无效。教师讲评大唱“独角戏”,要么理论抽象、术语烦琐、老调重弹、缺乏新意;要么灌输讲解,学生缺乏参与思考的机会;要么专挑学生毛病,严重压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作文美读、美评所倡导的“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系列教学环节,成为切实提高作文讲评效益,提升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自己来评改,让学生之间交叉评改、相互评改,使作文评改回到学生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作文中的差距,找出作文中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不断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认识,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自己从别人的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相互比较,不断完善,取长补短,相互提高。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也是一项有益的互动活动,使学生在作文的评改互动活动中,拓宽写作视野和鉴赏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到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部分学生在写作时,要么觉得头脑空空、言之无物,要么东拼西凑、敷衍塞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  相似文献   

16.
林惠珍 《考试周刊》2012,(20):55-56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就要让学生先学会欣赏作文,然后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联系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两个有机部分,如何处理好阅读与写作文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语文同仁都在尝试把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在课文中渗透写作特点,要么在作文中把某篇文章作为范本让学生感悟。那么,究竟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里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一、体味文中情感,积累写作手法中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文笔、词汇、情感  相似文献   

18.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李彦 《新课程研究》2009,(11):179-180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大多学生一听作文,要么下笔无言,笔头咬烂,要么东拼西凑,上交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本。怎样才能摆脱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苦恼呢?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1.加强词语的积累,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