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教师特定的职业性质和生活方式使其工作压力难以得到有效排解,从而导致其职业倦怠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导致教师的职业效能降低,而且对学生发展也造成显著的消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分析模式、影响因素及测量模式,并对今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师生身心健康。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是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异化,是高校教师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他人关系的异化。高校教师职业的社会分工和自然选择、科研和育人职责的背离、专业自主权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分离等是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原因。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要从职业选择的源头及促进职业流动入手,回归教学本位,落实教师专业自主权,以人为本,真正实现高校教师在劳动中的自由和自觉。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成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加;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无助、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个人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人要通过心理暗示、学会适应、适当放松等策略提高心理应付水平,学校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职业成长文化、顺畅沟通渠道改善高校教师的成长环境,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为面对人的工作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越来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较高要求和期望值,社会越来越多的种种诱惑……,久而久之,就会损耗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研究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心理角度对教师现实状态进行关注,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人文关怀。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两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兰惠敏 《教育探索》2012,(5):143-145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正才 《大学教育》2019,(3):169-171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高校必须拥有一批健康向上、知识渊博的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阻挡高校教师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可知,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热点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伦理道德缺失、职业期待淡漠、职业生涯规划凌乱、工作计划缺乏安排。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高校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自身因素出发,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地方性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受职业压力、角色模糊、职业认同感的消减、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外部环境及自身调节,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地方性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文章探讨了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师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引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通过员工援助计划、职业生涯计划、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下,职业倦怠正袭击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教育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的组织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保护教师工作热情,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文章并不多。本文通过对35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工作倦怠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中小学生是否能健康的成长。本文对近几年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干预。并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分析,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有:辅导员职业忠诚淡漠化,自我实现需要与学术忠诚泛化发生冲突;职业角色模糊化,多重工作负荷与单一职业定位发生冲突;职业培训简单化,需求复杂多类与培训简单短暂发生冲突;职业评价平面化,绩效考核平面与分类分层激励发生冲突;职业发展狭窄化,职业理想多样与生涯规划缺失发生冲突。培养专业忠诚、加强生涯规划、完善绩效考核、提升自我效能感是辅导员克服工作倦怠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考察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两者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依据。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52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和工作家庭冲突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倦怠总分与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是高校图书馆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会给图书馆员个体、家庭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职业社会地位低;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大;缺乏成就感和发展机会;较低的个人素质和人格特质。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的措施有:增强职业威望,提高社会地位;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客观认识自我,建立合理预期;图书馆员要学会放松自己。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   总被引:182,自引:0,他引:182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 ,也有其职业特殊性。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 :生理 -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应在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 ,从社会体制、社区、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上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图书管理工作中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失去工作兴趣,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出现职业倦怠。改变职业倦怠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文章简要分析了职业倦怠,对图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了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