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编读往来     
我是广西宾阳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我很喜欢《课外阅读》这本刊物,学校阅览室里的每一本《课外阅读》我都仔细看过,我最喜欢贵刊的"读写天地"和"人道情怀"这两个栏目,通过阅读里面的文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同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诟病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怀着大教育的情怀和信仰,从"行动研究"开始,以"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为己任,探索新学校教育的真谛,他们是一群擦星星的人,而李希贵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他的《新学校十讲》,从一位校长的角度阐述了"新学校"研究这八年来他和他的北京十一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的得失思考。下面我撷取其中的三个关键词谈谈自己的读后体会。关键词一:师生教师和学生是校园里的主要人群,他们在校内的幸福程度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真实状态。从《学生第二》到《学生第一》,李希责始终关注的是师生在校园内的生命状态。"管理者就是要确立愿景,要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在他看来,管  相似文献   

3.
和学生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说到"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句的时候,学生说不懂。我是这样跟学生解释的:"西岭",是一座山的名字。"千秋  相似文献   

4.
正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教育理想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我以为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加上"每一位教师",因为好的学校教育不是仅仅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面向教师个体的教育。或许不少人会强调李希贵校长以及北京十一学校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体制背景",这当然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我以为即便以同样的背景给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好校长绝不是用荣誉用证书堆砌起来的,当校长是诗歌是散文是精神的时候,慢慢地,学校里的很多孩子也都会爱上读书爱上思考,也都会学着向一朵朵文化微笑,生命与生命就这样有了碰撞有了相融。"这是语文同道肖培东写给我的《你可以成为一所好学校》中的一段话,我以此为镜。我心目中的语文,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学生的课本,典礼、社团、活动充满了灵动的诗意;语文成为阳光、空气与水,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28)
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45岁的校长董惠军这样描述他第一天来学校报到时的感受:"那天,我站在校园里,半天没说一句话。困境带来的是压力,也是机遇。为学生们打开一条通往未来前程的康庄大道是一个校长真正的职责。"河南省安阳市虹桥中学的前身是安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2005年9月移交安阳市政府管理。三年前,这所学校面临生存的危机:办学设施破烂陈旧,有两处危房,校园里垃圾遍地;  相似文献   

7.
凤凰 《教师博览》2009,(5):30-31
那天,我和亮子去应聘。上了公交车,我一摸屁股后面的钱包,没了。我一下子慌了,连忙低头看车上,没有钱包。我暗叫一声“糟糕”,钱包肯定是在上车挤来挤去的时候被人摸去的。钱包里有几百块钱,这我倒不在乎,我在乎的是钱包里还有我的身份证。去应聘得要身份证复印件,没了身份证,我还怎么应聘?亮子见我慌里慌张地忙作一团,便问我,你怎么了?我告诉他说钱包丢了.身份证没了,没法应聘了。亮子叹息一声。到站时,我和亮子下了车。  相似文献   

8.
<正>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束全文呢?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不止  相似文献   

9.
史峰 《高中生之友》2008,(20):37-37
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学联合会",并要创办《青青草》刊物。学校要对校刊的编创人员进行公开选拔。我是个文学爱好者,并时常有文章刊发于各种学生杂志上,所以当时算得上是校园里的"文学名人"。我非常想竞得《青青草》杂志主编一职,并且很自信地认为这个主编职位应该是非我莫属。  相似文献   

10.
刘瑶 《教育》2009,(31)
英国的Bruntsfield小学很小,只有300多个同学,差不多就是我原先杭州小学里一个年级的学生总数。这里的学校房子最高只有三层,是以前我在《哈利·波特》电影里看见的那种魔法学校,有尖尖塔楼,外面看起来都是灰灰的旧颜色。妈妈说这  相似文献   

11.
从近来《博客天下》的长博文报道看来(如果它是真实的),"黄洋案"大概有一些尘埃落定的趋势。这真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一个优秀的学生被另一个优秀学生杀害。面对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医学准博士,不是死在学校实验室里,也不是死于医院手术台上,而是死于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之手,一时间华夏宇内,悲愤填膺。本文主要反思三点,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湘版二年级教材《花儿遍地开》一课,有这样一首儿歌:“学校是个大花园,我们都是小花瓣;小花瓣,拼拼看,花儿遍地真灿烂”。这让我产生了灵感,美术课同样可以运用学校里的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为此我来到了音乐教室、舞蹈房、体育器材室,多样的材料,让我萌发了到舞蹈房上课的想法。于是,我带学生来到了舞蹈房,没想到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安妮宝贝在《蔷薇岛屿》里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灵魂,在城市里,也始终是一个岛屿。这样孤独,这样各自苍翠和繁盛。"所以,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这一场孤单的旅行。没有陪伴也没有告别,旅行原本就该是独自追寻自我的过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面向所有的学生,对于每一个求学的人来说,受到教育的机会应当是均等的,但是,在现今的中小学里,存在着“优等生倍受重视,差等生倍受关怀,而中等生无人理会”的现象。日前,笔者就这一问题走访了几所学校,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下面是一篇《渴望做差生》的学生作文片段。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做着平凡的中等生。做尖子生这辈子恐怕是没希望了,智力有限,还不肯整日泡在书本作业里:做差生容易,可我又没这个胆。要是哪次我考个不及格,我妈不骂死我,我爸不打死我才怪呢。可我真的恨自己是个中等生。老妈老爸对人总是这样说:“这孩子不上不…  相似文献   

15.
一句公道话     
<正>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你也许会这样对我说:"科林,你每天上学都穿同一条运动裤,一点儿都不酷。"但是我穿这条裤子舒服。你也可能对我说:"科林,你参加学校舞蹈表演,听的是'枪与玫瑰'乐队演唱的《十一月的雨》,跳的是《玛卡莲娜》舞曲的舞步,一点儿也不酷。"我还是那句话:"我那样跳舞舒服。"你甚至会这样对我说:"科林,你在教堂小丑剧团里是个活跃分子,其实你一点儿也  相似文献   

16.
田爱琴 《陕西教育》2008,(12):70-70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设计出这样一个场面,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我们班有11个三好生,校长已经给9个三好生戴了大红花,并发了奖状,还有几个三好生没有戴大红花?我先用多媒体显示学校表彰大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7.
初语第三册《祈使句和感叹句》里,有这样一个例句:“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吧?”附录《句子用途表》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句:“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吗?”把这两个句子都归到祈使句里,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湘版二年级教材《花儿遍地开》一课,有这样一首儿歌:“学校是个大花园,我们都是小花瓣;小花瓣,拼拼看,花儿遍地真灿烂”。这让我产生了灵感,美术课同样可以运用学校里的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为此我来到了音乐教室、舞蹈房、体育器材室,多样的材料,让我萌发了到舞蹈房上课的想法。于是,我带学生来到了舞蹈房,没想到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塑造了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他貌似玩世不恭,厌倦现实,但并非没有理想。他想像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尽情的玩耍,而他的理想就是站在麦田里做一个"守望者",作品的人生底蕴很深,也关涉到许多的教育问题,但最吸引我的是"守望者"这个词本身,它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和距离,合适的姿势和态度,我曾以"桃源理想的守望者"为题给学生、老师讲陶渊明专题,切换到教育领域,我觉得教育工作者真的应该是教育世界的、教育理想的守望者,一种保护式的看守,一种期盼式的候望,也许这样去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样一所学校,每逢大型活动的压轴项目,孩子们都会紧握着右拳,稚气而坚定地诵读着《阅读宣言》:"我是周水子小学学生,我读好书,崇尚开卷有益;我会读书,拜结良师益友;我勤读书,享受无穷乐趣。为人生幸福、为未来启航、为振兴中华,我爱读书";还是这所学校,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个个优秀、未来幸福的乐读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