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幼儿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运用童话故事成为幼儿园教师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在原方案中,教师把幼儿引入童话情景,让幼儿为救助动物而学习使用特殊电话号码。但是,毕竟离幼儿最近的是现实生活,而不是童话故事。所以我觉得,目前幼儿  相似文献   

2.
原方案设计可谓环环相扣,教师也注重引导,但原方案的目标二似乎很难落实。首先,原方案没有真正唤起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是由下雨的画面导入,与幼儿的亲身经历并无太多联系;其次,原方案环节二的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9):164-166
童话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从童话故事内容和主题入手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形象,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采用这种形式来优化幼儿心理教育,会促进幼儿主动接受,锻炼思维,同时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彦 《幼儿教育》2012,(Z1):48-49
故事《一样的雨伞》富有童趣,十分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学习。原方案设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不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原方案的设计显得游戏性不足,有些环节还有可改进的空间。如,在幼儿翻阅小图书、理解故事环节,教师可让幼儿针对"小正的雨  相似文献   

5.
原方案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设计思路清晰,但过程不够精炼,重点不够突出。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兴趣,更要力求使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紧扣目标,精炼有效。一、导入活动要贴近活动目标,符合活动需要在导入活动中,幼儿对故事《龟兔赛跑》的已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显现的魅力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利用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原方案设计者敏感地捕捉到了幼儿身边的生活事件来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来落实活动目标,具有生活性和游戏性。但每个环节的内容安排可进一步完善。首先说说"看座位"。原方案借助课件让幼儿了解哪些地方的椅子上有数字,顺利导入活动,但这是远  相似文献   

8.
原方案中,教师能够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形式导入学习内容,并通过出示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背景图,让幼儿从听觉、视觉等多角度感受诗歌中"热闹"与"安静"这两种不同的意境,这是十分可取的。但是,就该活动目标和环节设计来讲,还有可以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
蒋锡云 《幼儿教育》2012,(10):36-37
3~6岁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使幼儿终身受益。原方案针对幼儿迟到、精神欠佳的现象设计教育活动,很有价值。它通过帮助幼儿自己制定、执行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学习管理自己的行为,值得借鉴。但原方案  相似文献   

10.
岳明 《学周刊C版》2015,(4):112-113
通过对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实践中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开展情况,从而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而这些认识将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幼儿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本文从童话故事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影响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对幼儿童话故事教学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9):181-182
童话故事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童话故事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历来被人们重视。近几年,以童话故事为基础的童话故事表演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S市A、B两所幼儿园中班进行为期一年的童话故事表演教育现场实验,并研究了童话故事表演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促进幼儿心理成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童话故事具有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的特点,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则童话故事的不同特点,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幼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道德观,从而引导幼儿在童话故事中获得心理成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让童话故事成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原方案注重让幼儿掌握有关指纹的基本知识,却忽视了幼儿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原方案过程设计环节清晰、层层递进;目标制定注重生活性,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些都是十分可取的。然而一个成功的活动还必须体现以下几点:1.趣味性和游戏性要适切。原方案从《龟兔赛跑》的故事情景导入,再切入主题认识时钟的设计有  相似文献   

15.
原方案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注重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既帮助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又注重幼儿情绪情感的体验。不过细细研析后,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一年级学生“认识数字5”时,我利用童话故事.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导入新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宋艳丽 《幼儿教育》2012,(10):33-34
原方案针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起居习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原方案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够恰当,不能有效地为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童话故事曲折动人,其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引导童话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童话故事的特征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然后提出优化幼儿童话故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文 《考试周刊》2015,(11):186-187
<正>童话故事是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可以提高幼儿对书面文字的欣赏和学习能力,也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欣赏和学习故事呢?笔者认为衡量语言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一是是否明确制定教学活动目标,二是是否创造适宜可行的环境,三是教学活动目标是否与教学过程相一致,四是是否设计适宜有效的指导策略。笔者以大班语言活动"去年的树"为例进行案例诊断,以期引发读者对故事活动设计与实施要点的进  相似文献   

20.
胡艺瑾  卢清 《时代教育》2012,(7):264-265
随着人们对童话故事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童话故事已经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给幼儿适宜的道德教育并实现幼儿道德教育的目的,文章通过对童话给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分析,从而从幼儿教师、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童话教学达到提高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