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与幼儿日常接触和相处中,笔者偶然发现,幼儿经常在读书区阅读成语故事绘本,在同伴交流中会运用简单的成语,对成语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因此笔者结合幼儿兴趣决定在幼儿园开展的"STEAM教育理念下戏剧活动实践研究"课题下设计项目活动—成语小剧场,让幼儿自己挑选喜欢的成语,自主进行道具设计和戏剧演出活动。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就是服装道具的制作,于是本项目中的第一个活动—成语故事服装道具设计方案闪亮登场。幼儿在经过收集、熟悉挑选成语故事之  相似文献   

2.
张蕾 《教育导刊》2003,(12):17-20
音乐虽然是一门艺术,但音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培养却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怎样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像做游戏一样高兴地去学习”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音乐游戏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天性融合一体,让幼儿在游戏的过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下,用动作、形态、表情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性质和音乐形象,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但目前一些音乐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却不能达到这些成效,老师们必须反思问题,寻求改进。一、不同教师对同一音乐游戏的设计差异我一直在思考音乐游戏应该如何开展,最近参与的一个音乐游戏《小白兔与大黑熊》观摩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小白兔与大黑熊》是一个中班的音乐游戏,要求幼儿根据音乐扮演小白兔和大黑熊等  相似文献   

4.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复习巩固所学成语 ,从理解成语意思中受到思想教育。2 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记忆和运用成语等方面的能力。3 通过朗读、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形式 ,巩固并拓宽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活动准备 :教师 :1 成语故事动画片和录音带 ;2 成语游戏幻灯片。学生 :1 收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 排练《揠苗助长》和《掩耳盗铃》情节剧 ;活动过程 :(一)看动画片引入1 师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动画片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 ,边看边想 :(1)片子讲了一…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本文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从多方面剖析了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园幼儿的情况做了几点提高幼儿游戏性的措施,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怎样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过河呢?那就是游戏。  相似文献   

7.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活动构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幼儿园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同时也获得情感教育上的陶冶。所以,音乐游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对幼儿来说是个难点,我设计了一次画“脸谱”的美术活动,较好地克服了这个难点。活动前我做了充分准备,首先制作了一个立体活动教具“会变的脸”,然后录制了表现不同表情的音乐。活动开始时,我在演示教具的同时播放音乐,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人物表情的变化。在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1.巩固已学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适合中年级)2.让学生感受合作竞争的热烈、紧张与欢乐,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录像。2.激情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3.头饰若干个;信封八个(装参赛题目);彩纸片若干(用于抛撒获胜队伍)。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导入活动1.播放成语故事录像(《刻舟求剑》)。2.导语:多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呀。我想,大家伙的记忆仓库中,一定也储存了许多有意思的成语。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这些成语和我们的思维一起…  相似文献   

10.
音乐游戏本应是幼儿所喜爱的音乐活动,但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不怎么高。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拘泥于传统的三段式造成的,即让幼儿反覆熟悉音乐游戏的歌曲或乐曲,学习游戏的动作;讲解玩法、规则.等这一切就序后,才开始游戏.这样的模式自然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我尝试着打破以上的程序,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11.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特别喜欢音乐游戏,尤其是对游戏活动中的动物形象感兴趣,大多数幼儿能正确地区分不同力度、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跟音乐做一些模仿动作,但在游戏过程中,常常只满足于游戏情节,而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一、寓德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语言角色游戏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因为游戏需要幼儿之间密切配合,需要幼儿之问用语言去进行交流,需要自己角色的扮演,所以通过游戏,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热爱劳动、团结协作和社交能力等,如在<学做解放军>体育活动游戏中,借助我园的小山头开展活捉敌人的游戏,包括钻山洞,过独木桥,越障碍,穿过封锁线抢占山头,一举活捉敌人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请你猜猜我是谁”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幼儿经常玩的一个猜声音的游戏.一开始幼儿只是通过不断变换“被猜人”来进行游戏,几轮之后,一些幼儿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重复,其中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粗的、低低的来让大家猜,其他幼儿觉得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到这个变化方式很有意思,开始试着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去玩这个游戏.我想,不妨将多变的嗓音作为一个吸引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素材,开展一个科学活动,以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除了粗、细的变化之外的其他可变方式,在游戏中体验人体的奥秘.由于本次活动是公开教学,我还以听课教师为教育资源,设计了幼儿与听课教师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呢 ?   (一 )优化课堂教学   1 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 ,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如针对本班有些幼儿不大遵守纪律的情况 ,我选择了歌舞《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幼儿熟悉的一个形象 ,我一放音乐 ,幼儿们就不由自主地动起来 ,可见这个歌舞已引起幼儿的极大兴趣。而此时 ,我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 ,黑猫警长要听指挥守纪律才能指挥好它的部下白猫警士。这样 ,教材的教育性已达到 ,…  相似文献   

15.
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是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我也就乐此不疲,常常组织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然而有一天,这个游戏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那是在用餐前,我又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做律动,忽然见牛牛往桌上一趴,我以为他身体不适,马上询问他怎么了。没想到牛牛嘟着嘴,摇摇头说:“我不想跟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忙问他为什么。牛牛说:“每次都是跟你做,不好玩,我要做和你不一样的动作。”“我也会!”“我也会!”……原来如此!自以为“师”的我总认为幼儿只会模仿,却不料渴望创造的种子已在心里萌发;总认为这个游戏…  相似文献   

16.
正"逃离盘丝洞"是主题活动"梦幻西游记"中的一个内容,在这个活动内容的开展过程中,关于"教师和孩子的主导与主体角色"我做了一点反惯例的尝试。"逃离盘丝洞"这个游戏,是请幼儿运用身边材料,搭建盘丝洞进行情节游戏的一个活动。按惯例我会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好老师,为幼儿准备好各种材料和工具。而这次我却没有怎么动手。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分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时,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深入挖掘各领域相关可操作的内容,设计了系列区角活动,以期通过智力游戏、角色游戏、绘画制作、音乐表演、建构等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做好相关的入学准备。一、区域名称:喜洋洋工作室内容(一)芝麻开门  相似文献   

18.
成语在整个汉语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成语集汉语的语言、词汇和语法于一体,意义简洁凝练,学习"成语故事"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将"成语故事"引入幼儿教学中。从幼儿园中"成语故事"的教学实践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在学习了按规律进行AB形式排序后对排序产生强烈兴趣,自由活动时间内经常自发地用雪花胶片、小鱼胶片玩"开火车"等排序游戏.延续幼儿的兴趣,从其学习心理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排序活动.活动设置幼儿较为熟悉的"花园舞会"音乐游戏情景,整合美术活动内容,设计了4种排序游戏.提供丰富且富有创意的材料,让幼儿在多层次的游戏情境中,愉快地认知、探索和掌握按规律进行ABC形式排序.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我曾在中班设计了一堂由幼儿自编游戏的体育课。我只给幼儿创设活动环境,为他们提供绳圈、响袋(在小布袋里装上几个汽水瓶盖,形同沙袋)和橡皮筋等常见器具,在孩子活动时播放音乐(模仿动作和音乐游戏的旋律),对玩法则不作硬性规定。这节课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幼儿的分散活动。幼儿做完准备活动绳操以后,我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去玩绳圈,看谁玩的方法最多。”在音乐的旋律中,全班幼儿高兴地玩起绳圈,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几分钟后,我再分给幼儿每人一个响袋,让他们随意选择玩绳圈、响袋,或两种器材同时玩。结果,孩子们不但玩了抛接袋、顶袋走、夹袋跳等游戏,而且出现了响袋投圈、圈套响袋等综合游戏。紧接着,我又将一条橡皮筋平拉,将其两端拴至一人多高处,另一条橡皮筋的两端低拉拴在两把小椅子上。幼儿立即又投入了新的游戏:把响袋、绳圈向高拉的橡皮筋上扔过去扔过来;将响袋顶在头上,手摇绳圈,在低拉的橡皮筋上“走钢丝”等。幼儿活动时,我及时表扬玩法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