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南美藜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南美藜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不同生育期南美藜光合日变化有一定差异,灌浆初期与后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不同,南美藜叶净光合速率Pmax一般为13.6~27.2μmol CO2m-2s-1。根据田间的观测资料,南美藜叶片光-光合速率响应曲线符合直角双曲线方程,南美藜叶片光饱和点为1901~2383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9~39μmolm-2s-1。不同温度、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美藜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分光光度法对三种水生植物,普生轮藻、豆瓣菜和菹草在优化条件下吸附苯后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CA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对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花期物候模型可实现观赏植物花期的精确预报,为"樱花节"、"桃花节"等时令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选择花期观赏价值高、分布范围广泛的四种典型观赏植物进行研究,包括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利用这些植物在中国42个站点的始花期和末花期观测资料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并检验了可模拟不同站点和年份始花期和末花期的时空物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62—2013年四种植物的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序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空物候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大区域和长时间的花期变化,对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多在4~6d之间;(2)模拟得到的花期物候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其中随纬度的变化最为显著。纬度每升高1°,始花期和末花期推迟1.23~4.46d,花期长度缩短0.07~1.47d;(3)过去50年,所有植物平均始花期、末花期均显著提前,提前趋势在(0.95~1.61)d/10a之间。紫丁香始花期与末花期的提前趋势空间差异较小,而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提前趋势在分布区北部明显强于南部;(4)花期长度在过去50年间变化较弱,除紫丁香表现出较强的延长趋势(0.20d/10a)外,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长度变化趋势在(-0.01~0.07)d/10a之间,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典型观赏植物花期物候模拟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从昌都地区各县引进11份褐籽油菜在林芝市巴宜区进行适应性种植研究,分析了这11份参试材料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之间的差异,并对角果性状与产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最短的为洛隆小油菜(88d),最长的为类乌齐油菜(117d);经济性状分析表明,类乌齐油菜的各项指标均表现为较好,其产量达到了1035.9kg/hm~2;在角果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出,产量与果喙长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角果性状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梅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晴好天气条件下,用目前国外先进的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光合仪,对杨梅的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梅的光合速率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为典型的单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24μmolco2·m-2·s-1,出现在午后13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杨梅光合作用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气候生态因子是气温,其次是大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光合作用日进程类型,因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不同而异。据其光合速率的峰谷变化,可归纳为单峰型、叙峰型、多峰型(即波动型)和平坦型四类。单峰型因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中午高峰型(即正规曲线型)、午前高峰型和午后高峰型。通过对光合作用日进程的分析,能够探明牧草在一日之中光合生产力的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7.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燕  刘秀莲  洪丰 《科技通报》2008,24(2):266-271
以菖蒲(Acorus calamusLinn.)、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为试验材料,将3种植物定植于人工配置的Cu、Zn、Cr和Pb复合型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吸收与富集作用,除Zn外,其他三种元素在根中的含量要大于茎叶中的含量,表明根系对Cu、Cr和Pb的滞留能力较强;3种植物对Zn的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比较高,而对Pb的吸收量最少、吸收速率比较低,表明这3种植物对Zn污染的土壤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对Pb污染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叶片寿命的长短是决定植株净光合速率及净光合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叶片的逐渐衰老,叶片内MDA和POD含量上长,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SOD与CAT活性随之降低。外源凝集素处理可提高豌豆幼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SOD和CAT活性,并降低MDA和POD水平,说明凝集素对豌豆幼叶具有延衰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凝集素处理提高叶片对膜脂的保护防止过氧化作用发生可能是其延缓速豌豆幼叶衰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应内蒙古地区大风沙气候的景天科植物种源,进一步优化内蒙古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对收集的松塔景天、八宝景天、北景天、三七景天、黄花德景天5个不同景天科植被种源进行大风、干旱(模拟风沙环境)胁迫处理,比较了胁迫后不同景天植物种源间的叶片水分流失量、叶子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属性的变化,并设计属性特征选择模型对几种景天科植物的抗干旱抗风沙性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景天科植物防风固沙、水分流失速率和风侵受害有较大差距,种源"松塔景天"在叶片水分流失和光合速率等属性上表现出较大优势。结论认为相对其他指标,松塔景天是适合于内蒙古大风沙地区的最具栽培潜力的园林植物种源。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综合性评判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各地野生芥菜类型油菜植株主要性状的优势及各县(区)植株综合性状的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株高度影响最大的性状依次为主花序长度(y3)〉主茎粗(y5)〉角果粒数(y6)〉主花序角果数(y4)〉角果长度(y7)〉分枝个数(y2)〉分枝部位(y1)。说明各县(区)植株主要性状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性状为主花序长度。主花序长植株高、分枝多、结角多、产量高。(2)各地野生芥菜类型油菜以拉萨达孜县植株综合性状最好,其次为堆龙德庆县〉左贡县〉当雄县羊八井〉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3)生产上芥菜类型油菜育种可选用拉萨达孜县野生芥菜作杂交亲本资源,利用其主花序长度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室内黄金葛绿萝植物对甲醛吸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在室内景观设计中,寻找能够高效净化室内空气的植物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表明,黄金葛绿萝能够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有效吸收。但是,鲜有针对黄金葛绿萝对甲醛净化能力的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一次黄金葛绿萝对甲醛净化能力的定量实验。结果显示:(1)黄金葛绿萝对甲醛有着优异的吸收能力;(2)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增加,黄金葛绿萝的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在空气中甲醛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植物体内的POD、SOD和CAT这三种酶的活性都有着显著的变化,而在甲醛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这三种酶的活性变化显著趋缓。实验结果表明,黄金葛绿萝是一种对甲醛吸收能力强,耐受性强的植物,可用于建筑内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FC、FJ、FL)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释放速率出现在13:00左右,最小释放速率在4:00前后,且白天的释放速率均大于夜间;CO2释放速率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植物生长期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且均表现为正排放;在整个观测期间(6月30日~1月28日)CO2平均释放速率依次为FC>FJ>FL,矮嵩草草甸植物-土壤系统CO2释放速率为438.34±264.12mg/(m2·h)(FC),土壤呼吸速率为313.20±189.74 mg/(m2·h)(FJ),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为230.34±145.46mg/(m2·h)(FL),植物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26.5%.植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微生物CO2释放速率与土壤5 cm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628和0.672(P<0.01).整个系统呼吸、土壤呼吸与土壤5 cm温度可拟和为一指数方程,方程为y=168.03e0.10x86x(R2=0.8783)和y=149.69e0.0745x(R2=0.8189).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油菜基因型小孢子衍生植株倍性水平差异以及秋水仙碱处理对相应植株结实性能影响,本研究利用三个遗传背景各不相同的F1杂交组合,通过小孢子培养产生再生小苗,经FCM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染色体的倍性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性地对再生苗进行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分析不同染色体倍性间加倍率和结实性差异.结果表明:倍性水平显示二倍体的再生苗(自然加倍)约占总数的20%~28%,其中60%~80%可发育成正常二倍体植株,故不需要再行加倍处理;倍性为嵌合体的再生苗占45%~60%,未加倍处理平均仅7%植株可长成结荚正常的二倍体,经加倍处理后结实株率平均可从40%提高到75%;根据植株的结实性分析,对相同基因型的角果性状来说,自然加倍产生的正常植株优于加倍处理后产生的二倍体,但秋水仙碱加倍处理明显促进嵌合体植株的角果发育,平均角果长度增加1.2 cm,角果粒数增多4粒左右.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与害虫防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防治害虫的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通常分为生物碱、甙类、精油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其来源植物有1000多种。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是植物体与害物之间相同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我防卫的化学物质,目前已发现对害虫生长有抑制、干扰作用的这类物质大约有1100余种。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性农药;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5.
提出利用室内墙体垂直绿化体系,研究并分析其对甲醛的净化能力。首先,利用甲醛气体密封舱熏气法,选取15种室内常用绿化植物作为实验样品,研究不同种类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将24 h单位面积的甲醛吸收量作为指标值,对比不同植物经过甲醛熏气前后的外观情况、叶绿素含量及酶POD活性含量等指标值变化情况;其次,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结果选取2种甲醛吸收量较高的绿色植物,以不同甲醛释放量及不同垂直分层对植物进行放置,按照上述变化条件比较绿色植物甲醛吸收能力差异性。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建筑室内墙体垂直绿化体系具有明显吸收甲醛有害气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乐昌含笑组织培养根的诱导及其POD和PPO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峰  金玲  吴月燕 《科技通报》2009,25(4):460-464,523
以乐昌含笑组织培养中生长一致的未生根试管苗为材料,采用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根的诱导培养,对乐昌含笑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进行了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比的对比试验,观测乐昌含笑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和形态的变化,测定每个试验组合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根的生长,当生长调节剂浓度为6-BA 0.40 mg·L-1,IBA 0.60 mg·L-1,NAA 0.80 mg·L-1时,生根状况最好.植物生根过程中,当植物体POD活性变化先下降再升高后又下降而PPO活性变化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时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17.
负氧离子对在空气中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负氧离子的存在让人体更为舒适,生活更为健康.空气中的负氧离子由植物产生,不同的植物以及植物的不同配置对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均有影响.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北京地区夏季城市绿化带与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的关系,包括负氧离子含量的城郊变化,不同植物配置对负氧离子含量的影响以及负氧离子含量的日变化等,并对结论进行一定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对女贞属植物在西藏林芝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实验调查,结果表明,女贞属植物在藏东南地区总体特点表现为喜光照,可耐-12℃低温,适应性强。但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在对金叶女贞与女贞的光合因子比较实验中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两者差异均不显著。而在对金叶女贞、女贞、小叶女贞的生理生化比较实验中,发现三者存在着差异,金叶女贞的气孔数量和导度均较大,说明容易蒸腾失水,在干燥条件下电解质渗出率增加较多,说明其抗旱能力较差;小叶女贞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少,其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低,说明容易受到低温的伤害;女贞叶片无论在低温还是干燥条件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均较小,说明其抵抗低温和干旱的能力较强。这些情况将会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对不同种类的女贞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三尖杉属中三种植物即: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粗榧C.sinensis 和柱   冠日本粗榧C.harringtonia cv.Fastigiata越冬期的光合器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这三种常绿三尖杉植物越冬时叶绿体的光合放氧活性受到抑制,但光系统II中心的活性和镁   离子调节光能分配的功能存在。说明其越冬特性与松柏科植物类似。     叶绿体膜的低温荧光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F685,F695和F735的比率各不相同。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叶绿体膜蛋白,发现柱冠日本粗榧的多肽数与三尖杉和粗榧有明显差异。以上特征可能有助于分类或系统位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植物是否跟人类一样也会表达情感?植物心理学家曾经把植物装上活性翻译机.连接上放大器和合成器.发现能够直接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根据大量的录音记录,人们发现.植物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也就是说植物之间有着丰富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