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庄一龙是“斥力子假说”理论提出者。从本质上看,“斥力子假说”理论更象是一个物理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面的物体一旦运动起来,不管方向如何,都具有了一种挣脱地球引力的能力,就好象物体吸收了一种对抗万有引力的物质。该理论把普朗克能量子看作是一种具有对抗万有引力能力的实物粒子(斥力子),认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由于吸收或释放斥力子造成的。由于斥力子本身具有质量、能量和动量,斥力子在作用物体之间不断转移,斥力子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就会叠加到速度增加的物体上,造成了运动物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和音乐思想的重要传承途径。在夏商周时期,音乐教育出现萌芽,并且经历了巫术神秘化到系统化贵族化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重视音乐的重要教化功能,将音乐作为君子六艺的必备环节。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音乐教育的专业机构的建立完善,逐渐发展成为服务于统治阶级政治仪式和君臣享乐的专门性技能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3.
电子鼓锤     
是不是每每在听歌的时候,都有随着节拍而律动的冲动呢7比方说轻轻的跟着拍打身体或者拿个筷子随便乱敲……其实这样既不过瘾,还会干扰到别人。推荐大家来看看这款电子鼓槌.它可以连接在iPod、MP3或者MP4播放器上。这个电子鼓槌能够和任意的音乐播放器相连接,通过两个白色鼓槌的敲动.就能在所听的任何一首歌里加入自己的节拍。在鼓槌上的按钮能够帮你更换鼓的音色.从铙钹到低音鼓。  相似文献   

4.
王勇 《知识窗》2011,(5):25-25
提到彼得·巴菲特,人们首先介绍他为“股神之子”、世界上最著名的“富二代”。而事实上,他却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音乐的怀抱,是一名作曲家和音乐人。  相似文献   

5.
总体上说,目前使用的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几套音乐实验教材,从编写理念、内容选择到体例结构上较之以往的音乐教材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体现了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最新水平,是一个质的飞跃,但能形成鲜明风格的编写体系的不多。  相似文献   

6.
李祎 《科教文汇》2008,(4):185-186
中国古代哲学中已有明确的“气”的概念,两汉时期流衍变化到向艺术审美领域靠近,提出“君形者”(《淮南子》)说,为后来顾恺之的“传神”论之先声;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这一美学范畴是顾恺之“形神”论的发展和延续。至此,自唐五代历经宋元到明清,对历代绘画理论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历代不同流派画家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湖北小曲是濒危说唱音乐曲种.本文拟从润腔技法的角度对之进行研究,将湖北小曲常用的润腔技法总结归纳为五类:一、唱腔装饰润腔技法;二、声音造型、咬字吐字润腔技法;三、节奏速度变换润腔技法;四、力度变化润腔技法;五、地方方言润腔技法.学习和掌握这些润腔技法,对于说唱音乐的演唱、创作和创编都有重要作用,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演唱与教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明清绅士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特定范围的封建等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绅士自治是明清时期封建国家治理乡村的主要形式,是适应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而产生的治理乡村的社会控制模式。从性质上说,绅士自治既是一种精英自治,又是一种地方自治,它成功实现了封建国家民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封建国家农村的稳定至为重要。明清绅士阶层在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排解纠纷等地方乡村事务的治理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兰晓薇  胡鹏 《科教文汇》2007,(4S):186-187
湖北小曲是濒危说唱音乐曲种。本文拟从润腔技法的角度对之进行研究,将湖北小曲常用的润腔技法总结归纳为五类:一、唱腔装饰润腔技法;二、声音造型、咬字吐字润腔技法;三、节奏速度变换润腔技法;四、力度变化润腔技法:五、地方方言润腔技法。学习和掌握这些润腔技法,对于说唱音乐的演唱、创作和创编都有重要作用,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演唱与教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大众音乐)发出、传达给听众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人声,另一种是乐器声——包括乐器之外的音响设备所发出的声音。6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的乐队纷纷采用电声化的乐器以及乐器之外的音响设备。可以说,现在无论中外,不给乐器“通电”,不附加乐器之外的音响设备,流行音乐就演奏、演唱不起来。起初,流行音乐的乐器,例如甲壳虫兴起之初,只有三把吉他:一独奏,一伴奏,一低音,加上鼓。由低音乐器(尤其是大鼓)以及各式钹敲击节奏。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可以说,不击节,就没有流行音乐。而经典音乐中绝对不可以有用来击节的乐器。  相似文献   

11.
李秋艳 《科教文汇》2013,(16):149-150
在明清之际逐渐成熟独立起来的笔墨是历经了漫长的一千余年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的结果,从顾恺之的线描到吴道子的融书法于画法,加之张彦远的"书画同体"的提倡,使笔墨的表现在明清之际达到了与气韵同等重要的高度,笔墨在明清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12.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以立言的形式强调变革的要求.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及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驱力.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作为商业运营的文化底蕴属于非正式约束机制的范畴。晋商与徽商作为明清时期两大地方商人集团,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演进轨迹的差异,使其管理阶层的划分、商业运营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呈现出不同特点。晋商与徽商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其特定的约束激励机制也为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科学的理性基础。在君主专制的体制和儒道互补的思想背景下发展的中国科学技术,在秦汉时期形成自己的诸学科范式,其后经历了南北朝、北宋和晚明三次高峰期,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开始落伍。北宋以来沿着自己传统的科学近代化趋势,由于"靖康之变"、"甲申鼎革"和"虎门销烟"相继三次挫折而泯灭,最终通过移植西学而融入世界科学体系。在人类文明的广泛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国科学的传播以及它作为中华文明接受外来文明的基础之一而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供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点附近的地下水是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源不足与维持漕运通畅是历史时期北京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元代以前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城市供水保障区域经历了以永定河为主转移至以瓮山泊、高粱河地区为主的变化过程。元代,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转移至高梁河水系。通惠河的开通将城市供水保障区域拓展至昌平白浮泉地区,明清时期白浮泉水源的断绝使保障区域范围回缩至瓮山泊一带。1949年以来,北京的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供水实现跨区域、多来源、多系统的联合调度。地下水供水保障区域呈现横向扩张、纵向加深的变化趋势,取水口由集中于市区和近郊逐步外移至远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水的利用由区域内自给有余转变为依靠跨区域调水补充不足,供水保障区域由本区域向流域上游的河北、山西两省扩张。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已经使供水保障区域从海河流域扩大至长江流域。预测北京的供水系统结构将进一步改变,对外调水、雨洪水及回用水等水源的利用量将继续增加,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压力减小,有利于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刘芮瑄  王娣 《科教文汇》2020,(10):169-170
在中国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铜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形态,作为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使用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发行的“交子”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清光绪年间开始机器制币,铸造新式的铜钱和铜元,实现了古代货币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也未曾问世的史学著作。本文旨在梳理这部史书编纂的缘起、过程和最后的命运,重点叙述了吴炎、潘柽樟为编纂《明史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吴、潘二人与钱谦益的书信辩难,以及钱谦益和顾炎武对《明史记》所给予的期盼和帮助。康熙初年的"庄氏史狱"给《明史记》的编纂带来了的致命打击,本文也叙述了吴潘二人受其牵连而惨死的过程,王锡阐和顾炎武对两位挚友的哀悼。最后则探讨了潘柽樟的异母弟不顾众多师友的规劝入明史馆参修明史原因和王锡阐等人对《明史记》遗稿的保存和整理等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态分类法也与成熟期分类法有相通之处;且成熟期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凸显火山荔枝、实生荔枝和其它栽培荔枝类群之间的差异。由此,本文认为传统时代中国荔枝分类学在明末达到了最高峰,且福建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罗芸 《科教文汇》2012,(10):69-70
著名诗人商景兰,是闪耀在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群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为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锦囊集》。而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代变换的时期,无疑为其创作提供了一个外部契机。妇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使商景兰创作成为可能;家族文化底蕴与声望,为其创作自由与传播提供了沃土;巡游结社蔚然成风,使商景兰在诗歌创作道路上更加闪烁。  相似文献   

20.
崔侠 《科教文汇》2020,(1):151-152
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词,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楹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广义的楹联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对仗的语句,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狭义的楹联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对对联的风俗非常盛行,对对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诗词和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小学阶段朗诵诗词楹联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