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高校思政课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在高校思政课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立足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向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和人类发展之大势,勇于迎对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思潮的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值得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紧密围绕依法治国这一时代主题,开展了系列相关工作,并着重提出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与新要求,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通过一定的梳理与分析,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理论;二是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的理论;三是提出运用法律来规范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前提和方向保证,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和道路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包含三方面的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自信,对美好共产主义理想的真诚信仰。只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才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进程中防腐蚀、创特色、见实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部分。核心价值观文体具有如下非典型特征:无用之用、不美之美、与时俱进、不信邪神。这种价值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又吻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若认识偏差或方法不当都会对实践产生危害。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加强理论修养,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习三严三实,严谨务实地运用其内容和方法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一名有信仰、有追求、对社会有益的人。  相似文献   

6.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从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整个改革之路看,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时代主题的结合。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但中国人民自身也在探索中不断继承与发展,实现并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文在研究中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概念界定、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围绕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践做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理论指导与理论创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人类文明基本价值的关系,凸显其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实践性强、内容丰富,必然增强了学习、理解和研究难度;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线与基本内容的关系,是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重大命题,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进行深刻阐述,从逻辑结构上明确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以宪治国是核心、法律实施是关键、司法公正是生命线、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最高价值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彰显出我们党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谨 《职大学报》2014,(5):39-44
邓小平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深得人们拥护。他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用事实说话。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结合中华优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以及时代发展特征提出来的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凝聚力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其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这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呈现出两种形态,即实践探索的成果和理论探索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次飞跃,其产生的重大成果从实践层面看,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条正确道路;从理论层面看,就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科学理论.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党的文献的概括看,还是从"十七大"的理论创新看,都说明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与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一中,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做出科学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紧密结合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纳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思想理论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由陕西省哲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委员会组编、我校祝大征教授主编的《马列原著与现时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为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做了创造性的工作。对于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忠实于她,最好的态度就是赋予她以活力,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她,这正是《马列名著与现时代》一书的作者所努力追求的境界。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在马列名著与现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是党建设过程中应用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都是经过实践验证并结合丰富的理论支撑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通过不断调整和演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帮助党中央有序开展各项党务工作.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其包括唯物观点、辩证观点以及实践观点等,再探析基层党...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最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又一光辉的页篇。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这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有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立足于实践,突出了实践先行的品格,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民生建设。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重视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建设民生”这个主题,形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民族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和民族历史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具有了民族内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反映了时代精神,是在总结国内外改善民生的历史时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与道德建设是内在联系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有效地促进道德建设。探索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创新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发展先进文化营造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与价值观的形成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作为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加以思考和解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拓展了途径。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扩大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认同,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发展和完善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