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哪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为什么将"世界读书日"定在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国又有哪些纪念活动?历年"世界图书之都"都是哪些城市?作为"世界读书日"首要倡议对象的青少年读者,我们有必要了解"世界读书日"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到"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来,宣传阅读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内化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世界读书日”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余秋雨曾讲述“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于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忌日。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华夏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有位4月23日逝世的先贤哲人——朱熹。通过讲好朱熹读书以立学、讲学、创学、博学、作文的故事,发出“世界读书日”的中国声音,以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地处农村,有着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校一直依托图书、报刊,致力于"读书读报与学生终身发展"的研究,读书读报特色二十年如一日,常抓不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少年报》曾以《挂满奖状的学校》为题,专门报道过该校"读书读报"这一办学特色,学校先后两次被全国少工委评为"读队报金奖学校",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曾受邀前往北京天安门城楼领奖,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读书  相似文献   

4.
“读书不求甚解”,是东晋以五柳先生为别号的陶渊明的自况、许多人把这看作是他的洒脱与颠狂.其实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日本一年一度的"儿童读书日"。东京在2010年4月23日当天举行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论坛"纪念活动,同时推动全民读书活动,帮助国民确立"读书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字活字文化推进机构会长福原义春说:"书籍是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做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责,同时还要做好阅读引导。引导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读书兴趣,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由家长助读到孩子完全自由读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自况”性质的“五柳先生传”中,说他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几句话,常被一些人引为美谈。他们認为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读书可以略知其意,浅尝即止。他们十分欣赏这种读书态度,認为很潇洒自在,通脱不覊,并且既有好读书的美誉,又可免刻苦鑽研的辛劳。  相似文献   

8.
李平安 《教育文汇》2003,(11):18-18
《中国教育报》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日前作出规定,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中开展“校长读书”活动,要求校长每学期读书不少于50万字.写读书笔记或撰写论文不少于1万字。校长读书的内容包括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2015,(1):44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第36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缅怀他的不朽功勋,特别是他作出的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和对欧美同学会的亲切关怀,2014年12月3日,欧美同学会召开"好读书、读好书"系列读书活动之二——"世纪伟人邓小平"读书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上海崇明三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绝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脸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入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有例为证。今年2月10日的《工人日报》发表刘效仁的署名文章《悲哉!读书节目全面沦陷》(以下简称《沦陷》)称,继央视《读书时间》香消玉陨后,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  相似文献   

11.
读书好,讲的是读书的效果。读书好,好在“双赢”。第一,学生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双赢。目前的灰色阅读教学显然存在着“数量少”与“内容狭”的问题。所谓数量少,就是还有相当多的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把语文教学封闭在六本语文教科书和六本教学参考书内,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作分外之事弃置不顾。然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报》载,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日前作出规定,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中开展“校长读书”活动。活动要求学校校长每学期读书不少于50万字,写读书笔记或撰写论文不少于1万字。校长读书的内容包括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及有关专业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从1996年开始举办首届庆祝活动,之后每年的4月23日都定为“世界图书与出版日”,后来,世界各国在庆祝这一节日时渐渐将其简称为“世界读书日”。  相似文献   

14.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说他的读书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固是自谦自责之辞。而事实上,“好读书”、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汉语言文字的必由之路。可是,审视一下如今的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情形,走的正是与之相反的道路:不“好读书”,而好求“甚解”。请看,有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各国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节庆,人们集会演讲,设坛对话,比赛作文,相互赠书。  相似文献   

16.
钱卫香 《快乐阅读》2013,(30):42-43
作为一位在农村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去年我有幸看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等人合著的《主题阅读三人行》这本书,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突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从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却在这本书中如雷贯耳般地振醒了我。特级教师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孩子们读书读来的,并不是依靠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讲来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世界读书日,人民网曾推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系列视频。校读书会邀请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共同参与“即席讲话”活动。视频文案1:山河破碎,读书是为了求索救国良方;百废待兴,读书是为了改天换地,矢志报国;变革岁月,读书是为了和国家一起奋起直追;生逢盛世,读书是为了勇担重任,不负时代。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5,(20)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知道吧?”4月22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总理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犹觉读书好     
正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古今中外,无论王侯百姓,大家的句子都在验证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气自华"只该是读书的副产品,是"腹有诗书"后水到渠成、自然而成的结果,而不是读书的出发点,更不该是刻意的追求。面对"教师不读书"这个广为流传的结论,我不止一次叩问自己:我能不能列在"不读书教  相似文献   

20.
人有脑袋,且不尽相同,这是常识,不值得特别挂齿。可是,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什么学问也没有,亦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的大党阀、大军阀、竟大谈其“脑袋”来:“我的脑袋长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