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得到的混合料,当其符合强度要求时,称为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简称二灰级配碎石.本文从石灰、粉煤灰、土的作用机理着手进行分析,从改善石灰粉煤灰反应环境,添加具有早强作用的结合料两方面采取措施,提出了提高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早期强度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不同类型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能,采用半圆弯曲试验和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典型裂缝处钻取的现场芯样进行测试.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疲劳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芯样抽提和筛分结果确定不同路段的疲劳开裂成因.结果表明:现场芯样的抗疲劳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稳定碎石、间断级配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与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相比,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提高了2.0~3.8倍;采用耗散能密度比指标可以准确地预估不同类型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和实际路面破损率;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开裂成因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使路面基层结构具有渗透性好、强度高、易施工、适应性广等特点。本论文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原材料组成设计与选择,采用骨架密实性结构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主要相关技术参数。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5.3%、水泥剂量4.5%及最大干密度2.33g/cm3。最后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方法以及开级配混合料罩面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析漏试验、飞散试验和不同次数的马歇尔击实试验提出了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油石比预估方法和马歇尔击实标准,表明油石比预估可采用亚利桑那州的预估公式,马歇尔击实标准采用双面50次.通过对开级配混合料级配对性能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发现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应尽量减少4.75 mm以下集料用量.通过总结橡胶沥青开级配罩面的工程经验,提出了老路处治、粘层设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其中,粘层材料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沈康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阐述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大粒径级配碎石混合料离析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应力--应变关系、疲劳特性、收缩(温缩和干缩)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原材料、施工工艺、混合料级配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马鞍山开发区污水厂道路施工中使用级配碎石材料为例,给出级配碎石路面施工工艺流程,结合施工质量与安全分析了路拌法机械化施工操作要点,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良好的水稳定性及足够的强度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道路的新建与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压实度控制因素较多,施工中如果不重视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工程范围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压实质量存在差别,进而影响道路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文从室内试验及施工角度详细研究了矿料级配、松铺系数、碾压工艺对水泥...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选择、矿料级配、配合比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据生产实践,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市政道路中达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其作用原理是以级配碎石做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灰浆填充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采用的材料有水泥,煤灰,碎石,砂。施工时严格控制搅拌、摊铺、碾压、养护等环节,按照质量标准严格验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不同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层厚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合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力学结果和FE-SAFE疲劳模型的疲劳结果计算了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在重载交通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和疲劳寿命,评价了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基层和大孔径透水材料(LSPM)基层比传统半刚性基层具有更好的抗疲劳开裂性能.级配碎石基层中级配碎石层的合理厚度为15~18 cm,LSPM基层中LSPM层的厚度不应超过15 cm.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的影响,基于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级配,分别采用强制搅拌静压成型、强制搅拌振动压实、振动搅拌静压成型、振动搅拌振动压实4种工艺制备了8种水泥稳定碎石,采用7 d无侧限抗压试验、28 d单轴贯入试验、7 d温缩试验和7 d干缩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手段,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振动压实工艺下骨架密实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最优,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 d单轴压缩模量较强制搅拌静压成型分别提升了169.5%、97.2%。采用振动搅拌振动压实工艺可以促使水泥水化产物生成量增多、结构完善,整体均匀性提高,进而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料,在我国铁路施工中是首次采用,其特点是技术新、工艺新、质量要求高,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以秦沈客运专线为依托,从配料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检测几个方面对级配碎石填料进行控制,形成独特的路基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料,在我国铁路施工中是首次采用,其特点是技术新、工艺新、质量要求高,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以秦沈客运专线为依托,从配料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检测几个方面对级配碎石填料进行控制,形成独特的路基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强度的形成原理,并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裂缝的类型与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施工控制、配比设计、水泥剂量的控制、含水量的控制、拌和、摊铺、压实、养生等施工工艺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系列试验,对比玄武岩、石灰岩和天然砂三种细集料对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10%、16%和22%三种天然砂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最终提出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天然砂建议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级配碎石的强度,骨架—密实型级配被广泛地采用,但施工的和易性则越来越差,如何提高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倍受关注;在级配碎石集料中掺加适当的粉煤灰,通过性能试验可知,粉煤灰的加入可改善级配碎石的保水性、压实系数提高5%,抗离析性能增强;通过MTS循环加载试验可知添加粉煤灰后,级配碎石回弹模量可提高33%,永久变形下降35%;以级配碎石的可压实性、回弹模量和渗透性能为判据,确定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5%;试验路的修建证明了粉煤灰级配碎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各组成,阐明了水泥剂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太小,样本的砂砾级配并不能反映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的真实级配情况,致使水泥剂量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用拌和好的混合料过4.75mm筛,取通过的颗粒300g,作为样本测定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并在现场检测时也采用标准曲线测定时的方法,解决了样本太小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
环氧脂碎石混合料由环氧脂胶粘剂与单级配碎石按一定配比拌合而成,其强度主要来源于碎石之间的嵌挤及环氧脂胶粘剂的氧化固结,这就导致PPM的组成特点、强度形成机理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能不同于常规路面材料,也使得其设计和施工与常规混凝土路面有所差别。文章研究了多孔隙环氧脂碎石透水铺装层的设计与施工,可用于指导环氧脂碎石透水路面的铺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