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诗画作为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审美视野中却有着神遇迹化的共通,进而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诗画的审美共通,体现了两种艺术的差异与互补,是我国艺术和美学上的伟大创造,展示了中国艺术美学乃至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大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美学的内容。从中国诗画共同的意境追求的角度,阐述中国诗画艺术审美共通的表现,探寻这一共通的传统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画在技术、材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动画曾向世人展现过其最为精彩的一面.中国的动画前辈们借用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并结合了现代的拍摄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经典的"剪纸"系列动画.随着欧美动画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中国动画正在积极的寻求艺术上的突破.本文试从中国剪纸艺术在传统动画制作及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给动画创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斌 《文教资料》2008,(30):38-39
从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看,诗与歌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歌词的明快直白、晓畅自然,表达情意的坦率真挚,表达方式上的口语化方面都为中国新诗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直接的艺术经验.梁上泉的歌词创作是其诗歌艺术的新探索,其歌词艺术的成就为中国新诗通俗化提供了可能的方式,具有形象性,在诗歌音乐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邹红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121-125
漆画是在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明清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漆艺术发展轨迹,可以展示漆器、漆画一脉相承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国门开放,信息畅通,使中国漆艺术界呈现出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神文化的多元性。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当代的中国漆画的源头仍归属于古老的漆艺术,创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功力的修炼和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散文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从宏观和和微观的结合上对中国散文艺术的经世致用思维、意象思维、顺应自然思维的特征及其作用进行了论述与概括。  相似文献   

6.
钢琴协奏曲《山林》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他的出现和成长对于中国钢琴艺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充分运用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的技巧上,作品细腻而又大气磅礴、每个乐章都有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使得该作品在中国钢琴协奏曲中独领风骚,彰显钢琴协奏曲《山林》在钢琴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芭蕾"源自西方,是西方艺术的舶来品,经过上百年的演绎,已经发展为诸多流派,形成了不同的演绎风格。芭蕾舞剧艺术在中国已经发展半个多世纪,从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看,有传承,更有突破,其结合了中国民族性艺术特色,在中国得到良性的发展。本文站在中国芭蕾舞剧视野下,简要探讨了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实例论证了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的必要性,具体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结合,可以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沿用。  相似文献   

10.
“十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美术在混乱中逐渐复苏,努力迎接着下一个历史的新篇章。文革后至2009年,中国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艺术家以思想解放为标志,宣泄常年积压于心头的情绪及对艺术不灭的热情,渴望追求久违的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且许多艺术家,包括国画家和油画家纷纷在这一时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着力将中西方艺术文化特色互相交流结合,同时代表中国的艺术特色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冠中先生认为:绘画艺术属社会科学,体现的是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因此,发展绘画艺术不能模仿或照搬,中国画的中西结合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艺术思维进行互补,才能真正达到本质上的结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曾景祥水彩画内容美表现在描绘了祖国大地自然山水美和人文美;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对"水"与"彩"的完美运用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追求;其意境美主要表现在浓郁"湘景"和真挚感人"乡情"的完美结合。这种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成就了曾景祥水彩画在画坛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知白守黑”和“计白当黑”的手法是一种特有的、非常高明的艺术处理方法,其渊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以空白表达实体形象,以虚空塑造事物,增加了画面的韵律美,具有中国画所追求的“畅神”‘‘逸气”的空灵之感,从而构成了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6.
符艺 《高教论坛》2012,(9):124-126
中国油画的百年史是一段学习与创新的历史,是数代艺术家们自觉地探索中国油画自己道路的历史。作为中国自觉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著名艺术家和典型代表,吴冠中毕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绘画现代化的研究与探索,他在油画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寻求现代化,冲出了画种的藩篱,为当代艺术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审美方向,为中国油画和传统水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创造性地将中国艺术的精神与风貌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现代主义在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同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碰撞与挑战使中国当代美术的触角和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延伸。面对如潮般的西方文化,我们封闭太久的本土文化一时也表现出了不知所措,失去了原有的那份平静与从容。中国传统绘画亦如其他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出现了“危机之争”。在此背景下,要解决美术师范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遵循中国画内在发展规律,突出临摹在美术师范专业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风景画和传统中国山水画,是不同的两种绘画样式,构建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美取向上也有不同。在油画风景创作中,吴冠中他既取西方油彩之优———色彩,及西方的现代观念,也取中国山水之精神,博取中西之长,融成一家之言。在吴氏对于油彩的"翻新"中,他以"移花接木,移山填海"的创作方式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将中国山水中的观察方式和创作观,饱游沃看,面面观;中国山水的拉大法,拉近法等以虚实来营造空间;以及山水的人格化等等这些中国山水精神带入到油画风景的创作中,与西方油彩中最本质的———色彩及现代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语汇。吴先生不囿于师承,不屈于风尚,"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追求情感的表达,书写了他独有的艺术标格,明示了吴先生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渗透,成就了异于"他者"的吴氏油彩。  相似文献   

19.
周碧初一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探索,晚年形成了“东方神韵”的油画风格。他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献身油画的精神,深厚的国画功力和民间美术基础,以及一生的写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索,超越"图像"品质,不应放弃"绘画性"的追求,依靠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等来展现绘画艺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