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敏 《教师》2011,(15):45-45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我们的教学需要扎根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生活与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生活过于理性化和体制化,缺乏对学生完满生活的建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忽视了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唤醒.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努力建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观,培养学生重建新生活的能力,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面向现实生活、走向未来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3.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大基本要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开展。语文教育要力争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只有溶入生活,才会具有生命活力。语丈是最凸现人文性,充满感情的,在语文教育中多为学生提供和生活拥抱,与心灵对话的机会,可以点燃生命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更要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在学校的生活共同体中接受各种锻炼,不断发展、生长,从学习走向生活。教师在学校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也成为教师的主要生活。教师的发展和生长除了自身学习外,更多的是在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实现的,尤其是对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紧密相关的班主任工作。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班主任在教育实践和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交往互动,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公正。  相似文献   

5.
教育来源于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教育与生活逐渐形成分离甚至疏远的状态。在当代教育中,现实的教育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学生人格上的培养和精神上的唤醒。让教育回归社会生活,把教育与生活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育中学会知明理,在生活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6.
“‘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已历时两年.以能为中心就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这四大能力的确定,主要吸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观点.该书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认识生活、学习生活,是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学会改变,改变传统角色定位,转换角色意识,与学生在生活教育中形成价值认同;还要学会等待,在宽容、鼓励、信任中,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走进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起点是爱。  相似文献   

8.
史芳婷 《陕西教育》2007,(10):33-33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思想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生活性是《思品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思品与生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才能收到教育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是一种培养人才的全新模式,是涉及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一场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要去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必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要培养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真人。  相似文献   

11.
进行健康教育是使中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康”的需要,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体魄,他的生活是不会幸福的。而健康教育又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几年来。笔者利用生物课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物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以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体验生活、构建生活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变为生活化的、体验式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克恩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休闲生活的自由本质、休闲生活对人生意义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当下教育要适当地为休闲生活做准备,要通过学校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或者以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的本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教育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幼儿园要使教学合一,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联,幼儿要在生活中学会学习,也要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生活是幼儿发展成长的土壤,是幼儿园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在为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而努力,也促进幼儿掌握生活技巧,推动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陈宁  王元辉 《教师》2012,(5):26-26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下面我们就以如何对学生更好地进行批评教育来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顾名思义,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为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内容,在平时生活中贯穿教育思想,在教育中不断融入生活实际。实现教育的知行统一,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事业,人是生命的主体、生活的主体,也是生产的主体。教育与生命、生活、生产相辅相成。只有基于生命的教育才会促进生命的发展;只有善待生活的教育才能享受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成效;只有服务生产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在过程中应学会享受生活,服务生产,提高生活质量,彰显生命价值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源于生活,是对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生活适应是小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适应维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一直都为人们所忽视。父母包办生活,教师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或主要标准。这种教育的弊端造成今天很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角色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基本生活能力低下,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共处)所反映的生活适应方面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无论如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一、生活适应的含义所谓生活适应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将教育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教书育人。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认字,也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对残障少年儿童教学将生活融入了教学中,从生活中让学生学做真人,从而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这也是对行知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文章就着重讲述了在这些特殊教育学校中,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精神文化中何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为特殊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