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小人国     
《家教世界》2013,(1):43
爱尔兰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旅游了.在小人国,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体的尺寸都只有我们的1 /12.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这里我们举几个地球上的确出现过小人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你看过《格列佛游记》吗?它是英国启蒙文学中最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1667-1745)所著的一本书。这部名著中所有的奇妙故事都是经过精心计算和推敲的,由此可见作家对于作品中的细节运用缜密的数学头脑进行思考的过程,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应用,很是耐人寻味。如果我们从这本书中的几个细节入手,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本书,的确可感受到其中的奇妙。当然,我们还得先弄清楚作品中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有关比例,那就是,小人国的所有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体的尺寸都只有我们现实世界的十二分之一,大人国则恰恰相反,是我们的十二倍。  相似文献   

3.
<正>一、梳理人物游踪,了解故事梗概这是一篇游记小说,可以通过梳理格列佛的游踪,以游踪为线索,把握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快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小说共四卷:第一卷写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第二卷写格列佛随“冒险号”出海,被刮到大人国,被一个农民捉住,这个农民大约有普通教堂的尖塔那么高。第三卷写格列佛随“好望号”出海,遭贼船劫持,侥幸逃到飞岛国。第四卷写格列佛受聘担任“冒险号”船长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小说描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相似文献   

4.
读了《格列佛游记》,大呼"上当",这是游记吗?仔细阅读,它虽然描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等国度历险的奇遇,但如果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它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都是  相似文献   

5.
理想国慧骃     
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辛辣的讽刺、夸张的想象,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的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离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时,访问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  相似文献   

6.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故事显现出一种“陌生化”的设定:小人国、大人国从“大”“小”看世界,飞岛国从“上”“下”观人生,巫人国和长生不死国在“生”“死”中思考世界,而慧骃国在“他者”的眼光里审视“自我”。《格列佛游记》以“陌生化”设定展现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照人生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人生视野。  相似文献   

7.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一部杰出讽刺小说。表面上看它是通过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Lemuel Gulliver)船长之口.叙述了他周游小人国、大人国、拉普他、智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格列佛游记》吧。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结束了小人国的探险返回后,又踏上了巨人国之旅,遇到了许多奇妙、有趣的事情。小人国、巨人国之旅之后,格列佛又去了第三个地方,这是一个叫作拉皮塔的在空中飞行的岛。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岛。岛上的人都用数学和音乐编成语言交谈,令人惊讶不已。而且拉皮塔岛上的天文学也很发达,据说当时人们已经用望远镜对遥远的天体进行种种观测。令人吃惊的是,书中还写道,岛上的天文学家发现在火星的周围有两颗卫星在运转。这一内容后来成了人们研究的大课题。《格列佛游记》是在距今270多年前…  相似文献   

9.
“秦关博士,您的意思是说,如果进入这个微球体,我们就会变得和《格列佛游记》里小人国的小人一样小,是吗?”“不,是比小人国里的小人还要小。小人国里的小人毕竟肉眼还能看得到,而微球体会把你们微缩到比分子、原子还小,肉眼是根本看不见的。”“那太过瘾了!我们现在就开始这有趣的旅行吧!”我、白雪、张小开异口同声地说道。  相似文献   

10.
何媛媛 《中文自修》2011,(12):36-38
蔚蓝而平静的大海诱惑着充满野心的冒险者,狂风巨浪会让小船上下翻腾,说不定船上的人一下子就被卷入海底,也说不定会随着潮水漂到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像鲁宾逊一样独自求生。可格列佛却幸运得不得了,命运女神让他漂到了小人国、大人国、UFO一样的飞岛、马世界慧国,遇到了好多奇怪的人,他们形形色色的生活就像四棱镜般折射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格列佛一支妙笔,写出了他的种种奇遇。  相似文献   

11.
国王是小人     
这不是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声音的故事。 有一个声音,是小人国国王最最听不得的。 起先,那个声音是巨人小孩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张文  张丞 《中学生百科》2012,(30):39-42
提起巨人,你一定不陌生,许多故事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希腊神话《奥德赛》里的独眼巨人、《格林童话》里的豌豆巨人、《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不过,有人相信巨人不只生活在传说里,而是真的曾经在世界上存在过——下面这位先生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具体叙述了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游历海外的经过。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被海水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以及在利立浦特的见闻和遭遇;第二卷写格列佛游历了布罗卜厂奈格(大人国),他向大人国国王夸耀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到国王的质问和谴责;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的见闻;最后一卷是慧国游记,抒发了作者对慧驷马的赞美之情。 《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万历时期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的故事情节分为三个段落,从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两部小说下文分别简称《格》、《西》,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时间相距  相似文献   

14.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开端。无论是夸张、对比、反讽的讽刺修饰手法,还是小人国国王、巨人国国王、小人国国民、拉个多教授、小人国大臣等富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形象,都彰显了《格列佛游记》以讽刺手法批评当时社会现状的特质。深刻剖析小说的讽刺手法,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与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归墟神山     
正《山海经》:"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丘北。"《河图玉版》:"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大秦国人,长十丈;中秦国人,长一丈;临洮人,长三丈五尺。我们在《格列佛游记》里读过大人国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其实我国的古人们很早就已经想象出了巨人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王兰 《英语广场》2017,(3):47-48
《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编著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该书由四部分游记构成,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的经历。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的"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及"深度描写"三个角度并结合《格列佛游记》四个部分的内容解读这部小说,以期对该小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少先队小干部》2014,(10):48-48
“小人国”这个词,不,应该说“小人国”这个国家,对爱读书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经济出现在魔幻小说里。《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经常让小编忍不住想象——想象它是什么样子,想象那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有这么一本小说,讲几个人乘船航海,遇上风暴,漂流到一个小人国,这里的小人身高不满六寸……不用说,你马上能猜出来,这本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问世几百年来,已传遍世界,到处都有喜欢它的读者。小说开头的这一段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有这么一种说法: “孩子们玩它,学童们念它,成年人体味它。老年人评论它”.指的就是这本小说。  相似文献   

19.
当双手合上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游记》时,我的思绪已飘向那遥远的印度洋,在海上跟勇敢的格列佛乘风破浪,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莱缪尔·格列佛是一个英国人,他是一名随船医生,更是一名勇敢机智的探险家。他曾多次远渡重洋,周游列国。他去过很多地方,如团结友善的小人国,热爱和平的大人国,信仰占星学又有点杞人忧天的飞岛国,品质高尚的慧因国……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但他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格列佛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生命充满着冒险与挑战,尽管生活也有冷酷的一面,但他却勇敢地将命运的重担挑起,尽情绽放生命之花。诚…  相似文献   

20.
张浩航 《成才之路》2014,(21):22-22
小学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想象力最重要的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美术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笔者立足成才,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美术是感性的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思维引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三年级上册“大人国和小人国”一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的。上课伊始,我很高兴地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两本书,大家想知道书名吗?学生们心里很疑惑:这上美术课,老师为什么提看书的事情呢?心中有了疑惑,便急切想知道原因,学生纷纷摇头,我多媒体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看过这本书的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接着,我又问:“谁能说说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啊?”一个男生站起来,把故事简要地说了一遍。我又用课件出示了第二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谁看过,你对它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只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到小人国和大人国历险的事。我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了这部分内容,然后提出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本书吗?”一个学生说:“这两个主人公都很勇敢。”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都在漂流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奇妙的故事。”我接着说:“如果我们也能在想象中漂流,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惊喜!你能想象一下小人国的画面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因此,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就应力图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