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与植物转基因技术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日臻成熟。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基因转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植物基因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20年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生物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对植物基因遗传进行转化,使作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环境、高产优质,以及生产药物和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人类更大限度地利用植物资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植物基因转化技术。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植物基因转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     
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日趋成熟.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     
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日趋成熟.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抗菌植物基因工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激活植物的抗病机制、导入植物防特反应相关基因、导入降解或抑制病原菌致病因子的基因、替换植物细胞中对毒素敏感的酶、导入抗菌蛋白编码基因、利用人工编制的细胞死亡等。  相似文献   

6.
1.概述植物基因工程是最近十几年间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植物基因工程的产生、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正是由于植物具有的全能性,才为植物基因操作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植物基因工程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日臻完善与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GenBank上注册的三种甜土植物与四种盐生植物HKT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结构域、特征位点、二级结构等蛋白质性质,并将三种甜土植物与四种盐生植物HKT1基因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甜土植物与盐生植物HKT1基因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抗植物虫害基因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来源,抗植物虫害的基因可分为三类:即从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分离出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bt基因)、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昆虫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植物凝集素基因(lectin gene)。三类抗植物虫害的基因具有不同的作用原理、类型、抗虫谱。抗虫基因工程发展十分迅速,抗虫棉的推广应用使抗虫基因工程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将多个抗虫基因联合一同导入同一植物,可拓宽转基因植物抗虫谱,且能延缓害虫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植物抗病基因的利用、病原菌无毒基因的利用、抗病信号传递有关基因、抗菌肽以及从非植物材料中分离抗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转基因技术生产疫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生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疫苗,和其它疫苗相比,具有廉价、安全、有效等优点。传统的植物基因工程疫苗产量低,通过基因工程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在最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抗原蛋白在植物中得到了表达,进入了动物和人体实验。  相似文献   

11.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趋势——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的最初目标是创造出优质高产、抗病虫害、抗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随着高效基因载体系统和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又出现一个新的生长点,即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2.
低温是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是限制植物分布、降低作物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植物抗寒分子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克隆了很多植物抗寒相关基因,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概述了目前已克隆的重要植物抗寒基因的最新研究方向、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在全球和我国发展概况,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几种目的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病虫基因、改良作物品质基因,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从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讨论了正确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而兴起的生物技术.自转基因植物产生之日起,其研究发展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基因植物的研究概况、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并展望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研究植物根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根系形态结构、植物根际效应、根细胞内组分、根系基因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有关基因“时空”专一性表达的结果。所谓基因的“时空”专一性表达,就是指基因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时间)和特定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空间)中有选择性地表达。每一个植物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从受精卵发育成一株植物,就是受精卵中的有关基因有选择地表达,从而分化出根、茎、叶。当进入生殖生长时,原来分化叶的茎顶端分生组织,就转变成分化花,然后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对于一年生植物来说,此时植物便进入衰老,最后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17.
植物芥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芥酸等是重要的VLCFA ,主要存在于少数植物的种子油中。植物中芥酸等VLCFA生物合成是由脂肪酸延长酶催化的 ,在一些植物中 ,该酶系统的有关基因已被克隆研究。人们还从草地泡沫等植物中获得特异性催化芥酸进入Sn - 2位的酶的目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来调控植物芥酸等VLCFA代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科学家曾推测,植物中有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叶子和根尖之间传递信息,然后刺激花蕾形成。后来通过研究,俄科学家把这种神秘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成花激素”。现在,来自瑞典农业科技大学的植物学家进一步研究获得的三份成果,揭示了植物究竟是如何知道开花的。原来,植物中有一种叫“FT”的基因。这种“FT”基因活跃在叶子中,它能够制造出一种在叶子和根尖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分子”,然后“信使分子”刺激植物的基因程序,产生花蕾。实际上,“FT”基因制造的“信使分子”是构成之前俄科学家认为的决定植物开花的“成花激素”的关键成分。简…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基因定位研究中最为直接和简便的方法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不断涌现的原位杂交新技术在植物基因定位中逐步得到推广 .综述了原位杂交的发展及在植物基因定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能够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实现遗传物质重组,创造和培养植物新品种,对多基因控制农艺性状的改良和植物基因互作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原生质体融合方法、融合机理和融合方式等的研究进展,并且分析了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