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我国刑事二审抗诉中在有关抗诉对象、抗诉效力、被害人请求抗诉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了完善的设想①人民检察院认为一审的无罪、罪轻等有利于被告的判决、裁定、决定确有错误的以及一审过程中违反程序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②修改刑事诉讼法第209条的规定,使法规全面贯彻对判决的抗诉效力原则,对裁定抗诉的效力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③最后,建议在被害人请求抗诉中设立听证程序,以充分发挥二审终审制对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作为我国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但作为公权力一种的刑事抗诉权的行使必须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二审刑事抗诉应该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并不应超越一审起诉的范围,否则就是越权。对于一审起诉确有错误的,应按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程序处理。  相似文献   

3.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它是实现法律监督的具体方式和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不仅使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错误裁决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且使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能做到正确合法。它强化了法律的权威,保证了执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罗兴强 《高教研究》2007,23(4):77-78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当事人申诉的案件,有相当部分不符合提请抗诉和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形,做好这类案件的服判息诉工作,维护判决权威,同样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抗诉范围过宽,抗诉效果不确定,证据滞后,以及上诉制度功能的弱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抗诉制度的建议:限制抗诉时证据收集的范围,完善现有的抗诉程序,在抗诉对象上应进行调整,抗诉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当事人申诉的案件,有相当部分不符合提请抗诉和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形,做好这类案件的服判息诉工作,维护判决权威,同样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二审阶段刑事和解有双方理性因素增加、一审判决可作标杆、弥补一审错失的和解机会、保障被害人在二审程序的权利等优势与价值。检察机关在二审阶段开展刑事和解应当注意对全案情节的把握,保持中立性。目前《刑事诉讼法》对于二审阶段刑事和解规定的范围偏窄,给检察机关的阅卷期限过短。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抗诉问题是民事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条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信息源、人民检察院在抗诉之审中的诉讼地位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同时对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完善也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刑事抗诉在司法实践中长期遭遇冷落是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来自<刑事诉讼法>所设计的抗诉程序.分析二审抗诉程序中撤回抗诉制度和再审抗诉程序中指令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民事抗诉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对于这一制度,2007年10月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尽管在抗诉事由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但在抗诉的客体范围、抗诉程序的启动之限制、抗诉的次数等方面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民事抗诉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对于这一制度,2007年10月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尽管在抗诉事由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但在抗诉的客体范围、抗诉程序的启动之限制、抗诉的次数等方面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从审判实践看,有的案件法律规定一审终审,如民事诉讼中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存在二审问题;有的案件一审法院宣判后,上诉期满,当事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一审法院的裁判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也不存在二审问题。只有依法可以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作出裁判以后,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才发生上诉审法院继续审理,引起二审程序发生的问题。然而,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如何衔接,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职权通过诉讼程序,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要求进行改判的监督活动。它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贯彻有错必纠的原则,准确、合法地惩罚犯罪,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的现状,分析制约抗诉工作开展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刑事抗诉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伶 《考试周刊》2013,(68):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6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致使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职能发挥受到阻碍和制约.为了考察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现状,本文探析了具体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基层检察院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填空(包括判断) l)一审刑事判决书包括三种,即()、()、()。 2)人民法院依照一审程序对刑事案件所做的终结处理决定,称为()。其中,对被告人作有罪认定并科以刑罚的称为();作有罪认定但不判处刑罚的称()o 3)二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上诉审判程序对案件所作的全面处理决定,它不受()或者()内容的限制。 4)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判决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审理后就案件()问题所作的书面处理决定,称再审刑事判决书。 5)人民法院依据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决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申诉时应当使用()。 6)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6.
1填空(包括判断) l)一审刑事判决书包括三种,即()、()、()。 2)人民法院依照一审程序对刑事案件所作的终结处理决定,称为()。其中,对被告人作有罪认定并科以刑罚的称为();作有罪认定但不判处刑罚的称()。 3)二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上诉审判程序对案件所作的全面处理决定,它不受()或者()内容的限制。 4)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判决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审理后就案件()问题所作的书面处理决定,称再审刑事判决书。 5)人民法院依据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决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申诉时应当使用()。 6)人民法…  相似文献   

17.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未生效判决和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予以审理,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 二、上诉的要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上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上诉要由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如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规定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纳入刑事赔偿程序.提出赔偿请求的时间限定在民事、行政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终结后。以该“程序终结”作为启动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有利有弊。总体上弊大于利。因而,需合理化地区分“形式上的程序终结”和“实质上的程序终结”二元化概念,并正确把握“形式”与“实质”两个因素在认定“程序终结”中的主从地位,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摒弃以形式终结来判断符合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一)第八条中的“程序终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83条确立了当事人申请再审一次原则。规定中"当事人"存在"再审申请一方当事人"以及"双方当事人"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再审判决、裁定"存在"一审再审的上诉案件的再审"以及"一审发回重审上诉后的再审"两种形式上并非直接表现为再审裁判的情况。再审申请程序不同于再审程序,其严肃性应当适当让位于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因此可以采用"申请人不同"以及"再审适事由不同"的双重要件模式来解释当事人的范围。基于再审程序的纠错性和严肃性,"再审判决、裁定"应当包含不同解释下可能衍生出的两种情况,即当事人不能对一审再审的上诉案件和一审发回重审的上诉案件提起再审申请,以此强调再审程序的纠错功能,避免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再审不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院一审宣判胡长清死刑时,胡长清在十分震惊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怀着侥幸心理,那么,二审裁定维持死刑判决后,胡长清在无比哀伤、万般无奈的同时,开始感到死亡的阴影正真切地向他逼近。3月3日 当江西省高级法院二审合议庭成员纪红华等人在看守所提审胡长清时,被悲伤、绝望、痛苦笼罩的胡长清,以首钢公司总经理助理、北钢公司总经理周北方和云南红塔集团总经理褚时健未判死刑为例,哀求说:“我再一次请求通过省高院向最高院转达我的要求,按照党的坦白从宽、给出路的政策,给我一条生路。党的政策是少杀或者不杀,对我来说,不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