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同学们在解二次根式问题时。常因对概念认识不清、使用方法不当、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误入“陷阱”.现举例剖析如下,希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历史材料题是同学们在历史考试中得分率不高的主要题型,这是历年高考阅卷中明确表现的问题。从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阅卷过程看,对历史材料题同学们明显失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因不认真审题或不理解题意而答非所问。2.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张冠李戴。3.因缺乏历史思维能力而盲目做题。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解答声现象的有关问题时,常常会因为概念不清、推理无据、忽视条件、思维混乱、考虑不周等原因而错解题目.本文就同学们常见的错误精选典型例题,归类剖析,寻找错因,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时,常常因性质不清或考虑不全而出现错解.现举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时,常常因性质不清或考虑不全而出现错解.现举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函数连续性概念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同学们在解函数连续性问题时,经常因为概念不清、方法不当、主观臆断等原因而导致错误.下面就同学们在解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辨析,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7.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同学们学习数列的屏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学习成绩、顺利通过高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根据本人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精心挑选同学们在考试中常见的易错题目进行剖析,帮助同学们通过作针对性练习,熟练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郭子其 《新高考》2008,(1):39-41
同学们在回答主观题时.普遍存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同学们只可意会,难以言表,一旦考后有人提醒,自己就恍然大悟,实在可惜;二是在语言表达上会而不全,会而不准,会而不透,要么泛泛而论,语焉不详,要么漫天撒网,罗里罗嗦,那么,同学们怎样才会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有的放矢、言简意赅、面广意深,而充满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9.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学生“小马虎”.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的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时.我常常由于忽略限制条件、考虑问题不全面或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犯错误.现在我把这些错误整理在我的“错题本”中提供给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希望同学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要犯同我一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所接触的物理题中,经常会碰到细绳拉着或连接的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同学们往往不认真分析其运动过程,不考虑其能量损失而直接套用动量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因此经常出错.笔者通过以下例题谈谈这一类比较典型的问题,仅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函数连续性概念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同学们在解函数连续性问题时,经常因为概念不清、方法不当、主观臆断等原因而导致错误。下面就同学们在解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辨析,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由于对概念、判定、性质的理解不清或对问题的考虑不周密,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结合教学实际,下面列举有关全等三角形问题的几种常见的解题错误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时.同学们会遇到许多求角的大小的问题,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很难入手,有些题目因思考不全面而造成漏解.怎么办?要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本文就谈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求解角的度数问题中的运用.希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面对情景新颖问题常感手足无措等,为了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出现,我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牢固掌握概念、定理、公式外,还应该注意克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詹波 《广东教育》2010,(6):16-17
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解答者自己去探索,结合已有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它对同学们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探索、分析、归纳、判断、讨论与证明等方面的能力,使同学们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含参数问题是指方程或函数中包含不确定常数,同学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使用消参法解答,同时给予参数的不确定性,还要使用分类讨论法、等量代换法等尝试解决.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含参数问题一般难度较大,而同学们因为此方面解题技巧掌握能力不足,所以本文尝试以几道中考涉及的重难点问题为例,通过题目解答过程的分析,为同学们传输解题技巧,提升其对含参数问题的解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几何是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板块,也是同学们的学习难点.本文主要研究“图形的相似”学习障碍,并据此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旨在打破同学们的思维禁锢,矫正认知障碍,提升解题能力.一、“图形的相似”学习障碍分析(一)记忆障碍具体包括:概念记忆不牢固,同学们可能没有充分记住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相似比例的记忆困难,同学们可能不记得如何计算相似比例;相似图形的性质记忆困难,同学们可能不记得相似图形的性质,比如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成比例等.(二)理解障碍具体包括:概念理解不清,同学们可能对相似的概念理解不清,不知道什么是相似图形;相似比例的计算困难,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计算相似比例;相似图形的应用问题解决困难,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应用相似图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时,同学们会遇到许多求角的大小的问题.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很难入手,有些题目则容易因思考不全面而造成漏解.怎么办?要知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本文就谈谈数学思想方法在求解角的度数问题中的运用,希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而其中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更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由于概念不清、思考不周全或者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20.
三角函数内容,同学们往往感到易懂易会,但解题却常常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错而不知.为帮助同学们避免这些情况,本文举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