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将端木蕻良的小说作为讨论对象,分析了端木小说的悲剧意蕴。端木在小说中暗含浓郁的悲剧氛围,这种悲剧意味正是作家独特审美趣味、创作个性的彰显。本文探讨端木蕻良小说悲剧意蕴的表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张悦然的小说冷漠华丽,初读艰涩而后却又感觉描写得恰到好处。悲剧感是阅读80后作家小说共有的审美体验。张悦然小说悲剧的特色在于将美好的东西毁灭,冷漠化的叙述方式也是其悲剧书写的特点。张悦然的悲剧叙述与宗教联系紧密,宗教使小说的悲剧感更为强烈。虽然张悦然笔下的故事是悲剧,但是并没有在悲剧里消沉。张悦然小说的悲剧不仅仅是悲剧,其价值在于通过悲剧反观自身,认识自我,从悲剧中跳出来,追求更广阔的空间,追求个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悦然的小说冷漠华丽,初读艰涩而后却又感觉描写得恰到好处。悲剧感是阅读80后作家小说共有的审美体验。张悦然小说悲剧的特色在于将美好的东西毁灭,冷漠化的叙述方式也是其悲剧书写的特点。张悦然的悲剧叙述与宗教联系紧密,宗教使小说的悲剧感更为强烈。虽然张悦然笔下的故事是悲剧,但是并没有在悲剧里消沉。张悦然小说的悲剧不仅仅是悲剧,其价值在于通过悲剧反观自身,认识自我,从悲剧中跳出来,追求更广阔的空间,追求个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其创造性的“环境与性格小说”丰富了悲剧美学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以其震撼人心灵的悲剧显示出不同的美学品格。本文以哈代悲剧小说中不同的主人公为例 ,探讨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孽红》是一部以悲剧著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精心描绘着一系列的悲剧。悲剧的经历者,感悟着悲剧的痛苦;悲剧的制造者,体验着悲剧的折磨。因此,本文以“悲剧”为突破口,结合具体故事分析小说的主题,挖掘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7.
蜿蜒推进的悲剧情节、荒诞扭曲的悲剧性格、底层挣扎的悲剧形象是北村小说的总体悲剧美学风格,该风格完全契合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六要素里的情节、性格、形象三要素的论述。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念为视点看北村小说的悲剧精神,既深化了对北村小说悲剧性风格的研读,也阐释了亚氏悲剧理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卡斯特桥市长》体现了哈代小说的悲剧性。在小说中,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悲剧现实反映为悲剧艺术,进而揭示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跨世纪的文学巨擘托马斯·哈代的力作.亦是其悲剧小说的最后一部。在这部小说中,哈代以凝重的笔墨创作了一个哀婉悲戚的放事,再现了古希腊悲剧的瑰丽雄伟,堪称是其悲剧小说中的圆熟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分析,探求其作为悲剧小说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祥子与虎妞婚姻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现代小说创作的明珠。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它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这场婚姻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以其悲剧性人生际遇和精神世界中深刻的悲凉,使其小说充满浓郁深沉的悲剧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其小说的悲剧主题、悲剧意象和悲剧结构上。  相似文献   

12.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新写实小说以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现代人生存的悲剧,虽然新写实小说作者取材各不相同,但从其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大致可分为生存条件的匮乏和都市中小市民小人物的毁灭,前者的悲剧形式作者采用的是以原生态的描写赤裸裸的再现了平凡人生存困境的细节,而在描写都市小市民生活的新写实小说中,“几乎无事的悲剧”给小市民的生活和命运蒙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种原生态描写手法以及悲剧情节的“几乎无事”是新写实小说悲剧意识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悲剧观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里始贯其中,这不仅与作者的自我个性、人生经历相符,也与整个大的社会、时代环境息息相关。从婚恋悲剧、社会悲剧、人性悲剧三方面切入,剖析并比较二者小说中的悲剧观,发掘悲剧观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应该直面这种悲剧观。  相似文献   

15.
论石评梅小说的悲剧意识和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特别的视角评论石评梅小说的悲剧意识和美学特征,认为石评梅小说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人物性格悲剧的交织融合,具有悲壮而崇高的美学特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有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曲巍 《华章》2013,(20)
《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小说的背景首先奠定了作品的悲剧性;小说的主要人物汪文宣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性格主要体现为情与理的冲突和希望与现实的落差;而汪母和曾树生的婆媳矛盾,其根源在于新旧文化的冲突,属于文化悲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刘建 《文教资料》2009,(34):17-18
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较早地体现了西方现代悲剧发展的某些最初征兆。本文主要围绕康拉德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在营造悲剧氛围、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笼罩着一种令人迷茫的悲凉气氛。小说《金锁记》把她作品的悲剧意蕴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和人物命运的写照,其悲剧意识的产生与她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的悲剧思想受到了古希腊戏剧家的命运悲剧观、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观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卡斯特桥市长》被认为是哈代最重要的悲剧主题小说,它代表着哈代悲剧小说创作的高峰,标志着哈代悲剧理论已经真正走向成熟。这部小说是哈代命运悲剧观、社会悲剧观和性格悲剧观的综合运用,他既为小说主人公亨察尔设定了一系列带有巧合性和偶然性的命运,又塑造了主人公亨察尔带有典型矛盾性的性格。同时又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呈现了两种社会形态、两种秩序、两个阶级冲突之下的社会悲剧。此外,哈代作为一名"进化向善论"者,其自身乡土情结的升华也为《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书写创造了一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5,(6):31-3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另一种妇女生活》分别是美国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和先锋派代表作家苏童对女性的解读。笔者从中西小说的悲剧意识这一角度对这两部作品做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西小说悲剧意识的异同后发现:其相同点为中西悲剧意识本质内涵相同、悲剧人物性格缺陷相同和悲剧性结局相同;不同点为冲突根源不同和冲突处理不同。对读者理解中西小说女性悲剧以及中西小说悲剧意识的异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