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备课中的"预设"与课堂上的"生成",永远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应该尽力减少因"预设"不周而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尽力使课堂"生成"多一些意外的惊喜,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个性思维得到张扬,生命活力得到释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切莫误走"歧途"。一、忽视生本,虚假地生成新课程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教案中预设了生成环节,可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抓住课堂中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生成是动态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巧用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文以"认识垂线"一课为例,对巧用课堂生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课堂中如何巧妙利用"意外",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使课堂能够时时预约动态生成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课堂改革中要践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注学生的生成。在课前要细致预设,课中等待生成;课上引导质疑,巧抓生成;注重个性解读,促进生成。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拥有了活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高效课堂就会生成。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身为数学教师,一要让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不应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二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教师不把课堂教学当作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然而,动态生成该"生"在何方?我们对此进行分析、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我们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主动地捕捉课堂中来自学生的信息,使课堂彰显动态生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赵国庆 《江苏教育》2015,(10):27-29
本文在分析语文课堂各类"伪生成"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预设教学资源、创设有效情境、提升教育机智、锁定美丽"缺憾"等四大策略,旨在为有效的课堂生成夯实基础,努力使教学的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重构绽放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2.
所谓动态生成的活力课堂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特点.动态生成的活力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3.
李国昌  仲彬 《教学与管理》2014,(15):128-131
"课堂生成"思想已为学界认同,但本文所言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富有生命活力的质的规定。依此来看,现行很多课堂还是非生成性的。如何使课堂生成?沿此路径:问题牵引→启发互动→促成即兴→系统建构→立体体验,效果逐渐放大而达成目标。其中每一环节都是以学生为导向,调动学生,使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健全的学生,丰富学生的体验。一句话,使学生自得这一切。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变性的概括,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精彩的"生成"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陈玲芳 《考试周刊》2013,(69):62-63
只有巧用课堂预设,挖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活用课堂错误,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善用课堂亮点,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使课堂演绎出真正的精彩,使学生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精心预设"意料生成";敏锐捕捉"意外生成";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有机地相融、和谐地构建,充分展现动态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7.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  相似文献   

18.
"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充满活力,"活动"是其活力的体现,而课堂动态生成是永葆其活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广大教师在实施该课堂模式时不能徒有其形,而应真正深入研究,依托"活动"切实有效地让课堂在动态发展中保持生命力,让动态生成成为提升课堂内涵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9.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认为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循环链条呢?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动态生成"循环链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精彩课堂,张扬个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美丽和精彩,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让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