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纷纷就播音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一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类、专题类节目主持人如雨后春笋,队伍不可谓不大,节目不可谓不多。但只有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才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真正趋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张晓婷 《青年记者》2007,(14):107-108
“脱口秀”是对英语“talk show”的音译,指的是主持人对来宾的访谈或者是上门对人物进行的访问,通常主持人和来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靠现场随机应变,美国业内人士通常将日间和夜间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聊天或杂耍节目称作“talk show”。在美国,电视“脱口秀”是从广播“脱口秀”中走下来的,早期的“脱口秀”以新闻评论为主,主要对近期发生的新闻热点进行谈论评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晓婷 《青年记者》2007,(14):107-108
“脱口秀”是对英语“talk show”的音译,指的是主持人对来宾的访谈或者是上门对人物进行的访问,通常主持人和来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靠现场随机应变,美国业内人士通常将日间和夜间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聊天或杂耍节目称作“talk show”。在美国,电视“脱口秀”是从广播“脱口秀”中走下来的,早期的“脱口秀”以新闻评论为主,主要对近期发生的新闻热点进行谈论评说。  相似文献   

4.
杨先起 《新闻界》2005,(3):92-93
2004年11月20日,“世界电视日”前夕,全国大小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推出虚拟主持人——《光影周刊》的“小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虚拟主持人的关注,甚至一度有媒体报道称,“小龙”将亮相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众所周知,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媒体称“小龙”为“属于中国的第一位虚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小龙”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虚拟主持人,也不是第一个电视虚拟主持人,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他也不是最早亮相的。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原“为您服务”栏目主持人张悦曾说过:我很爱看现在的。为您服务”.这个栏目选题丰富,切入点独特,加之主持人亲切可入,富有时代气息,且制作新颖现代,特别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打个比方,我此前主持的“为您服务”就好像是老百姓爱喝的大碗茶,淳朴浑厚,有它的深沉韵味;现在的“为您服务”就好比诱入的咖啡、美味的果茶,不但有奶、有糖、有各种维生素,而且杯子、小勺都很讲究很精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浅谈网络虚拟主持人的人际化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丽敏 《新闻记者》2001,(10):33-34
编者按 :虚拟节目主持人是近年媒体上的一个新事物 ,有网络上的虚拟主持人 ,也有电视荧屏上的虚拟主持人 ,它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刊出两文 ,一文认为网络的虚拟主持人继承了传统主持人的人际化交流的功能 ;一文谈电视上的虚拟主持人是对矫揉造作的传统主持人的挑战 ,各有视角而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要靠语言来主持节目,因而关于主持人语言的研究一直很活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衍名”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拟在主持人语言艺术之一——衍名艺术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闻改革步伐的加快,丰富和强化了新闻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并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电视台的发展.许多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也在转换角色.逐步成长为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这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9.
虞宁 《视听界》2008,(1):110
有人说,做直播,接热线,主持人能说、会聊、不冷场就没问题。的确,“说”是主持人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但有一点却不能忽视一主持人还应该学会耐心倾听。听得认真,方能说得精彩。  相似文献   

10.
常莉君 《新闻知识》2003,(10):36-38
中国电视脱胎于中国广播,所以早期电视节目的播音风格大都是字正腔圆,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视引入了节目主持人形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付鹤 《记者摇篮》2004,(5):40-40,32
一年一度的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了,看了几年这样的比赛,如今的感觉是这场大赛正在从一场激烈的选拔演变成一档组织严密、质量上乘的娱乐节目,作为一名电视从业人员,我们在荧屏前瞩目各位参赛选手大展才华的同时,不能不从电视工作的实践角度出发,来对“主持人大赛”这一常见的主持人选拔形式做一番说长论短。  相似文献   

12.
秦长亮 《新闻窗》2010,(3):100-101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已近十个年头,当下,"民生新闻"正遭遇着发展瓶颈,在此时谈论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与核心追求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姚瑶 《新闻世界》2004,(8):20-21
安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周群入围了金鹰奖十佳主持人单项评选,作为我省首次入围该奖项的主持人,她将在李咏,撒贝宁,刘纯燕,曹可凡等26名全国名主持人一起参加最终的角逐。  相似文献   

14.
《今晚我和你》是武汉艺广播电台每天晚上22:00~23:00推出的一档夜间热线谈心节目。《今晚我和你》的当家主持人亚新,主持节目六七年,他的名字早已经和节目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支撑,相得益彰。2005年,亚新被评为武汉首届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他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对主持人要求的素质以外,我认为他还具备了“听”、“说”、“解”三方面的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徐锐  曹晶晶 《报刊之友》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锐  曹晶晶 《今传媒》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全国广播电视界形成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潮。这些民生新闻中极具个性的主持人形象也直接冲击着人们对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固有印象,引发了业界对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定位“平民化”的全面探索,以及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表达语态“多样性”的全新思考。2003年底,全国省级电台第一家民生新闻——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百姓三十分》顺利开播,笔者有幸承担了节目领办和主持人的工作。下面结合这两年的工作体验和大家共同探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战军 《记者摇篮》2006,(9):58-58
主持人的“人缘”也就是其“亲和力”,很多著名主持人,尽管他们的节目不同,风格迥异,有的幽默.有的犀利.有的诙谐,有的智慧.但都让受众打心眼儿里喜欢。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一样共有的东西深深吸引着大家.那就是亲和力.它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然亲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节目正式登场已满20个年头。人们喜见今日蔚为大观的主持人节目,不禁关注起它的来踪去迹。探源的热情,不下于对2l世纪的瞻望。探源可以有两种含义:是,正式采用“主持人”,名称并以主持人节目基本形态出现,始于何时何地何台何节目。这是对有形足迹的查勘。一是,这种样式是在怎样的土壤里  相似文献   

20.
“播音腔”似乎成了普遍的诟病,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界,尤其在更具社区特点的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质越来越受人注目,怎样使主持人更具亲和力,成了新闻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