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俄国在中国"借地筑路"的计划实现后,仍不满足,希望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以便随时寻找机会侵华,实现其"远东政策"。当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俄国立即采取行动,采用武装占领、外交讹诈、金钱贿赂的方式,攫取了旅顺和大连。俄国的行动引发了列强瓜分清政府的危机,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2.
中东铁路是中、日、俄三国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对中国来说,修路的本意是联合俄国抵制日本的侵略。然而,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起到抵御日本侵略的作用,反而给俄国侵华提供了便利。在中东铁路的谈判过程中,俄国政府为了迫使清政府上钩,使尽了狡猾奸诈之手段。对清政府来说,中东铁路的修筑是"联俄"政策的重大失误。李鸿章等高层决策者没有认清俄国人的邪恶本质,导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应该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4.
清政府统治晚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外交政策发生了多次变化。由李鸿章等朝廷重臣主导下的晚清政府,最初采取的是"联东制西"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日本的崛起,侵华野心很快暴露出来,李鸿章便放弃了"联日"的想法,改为"联俄制日"的策略。清政府允许俄国"借地"修筑中东铁路,俄国侵略势力趁机渗透中国东北。由于俄国为首的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高层人士终于从"联俄"梦中清醒过来。直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的决策层认为美国才是值得信赖的国家,于是采取了对后来产生极大影响的"联美英制俄日"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历来受清朝重视.自17世纪中期俄国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流域后,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开始受到严重威胁.在"永戌黑龙江"方针的指导下,清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东北地区的防卫建制,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895年,清政府为推动“联俄制日”外交,在为筹措对日赔款的政治借款问题上主动倾向俄国,引起其他列强的不满。俄国也企图通过借款扩大在华利益,在中俄借款谈判中多次提出额外利益索求。清政府未能有效保护本国主权利益.最终向俄国妥协。列强在华利益的竞争更加趋于恶性化,导致清政府进一步陷入外交危机。  相似文献   

7.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败逃至上海的俄巡洋舰阿思乐号上的水兵砍毙了中国人周生有,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人们要求俄国驻上海总领事交出凶手.依中国法律惩办。由此,引发了中国与俄国关于周生有案的交涉。最终,清政府向俄国妥协,凶手由俄国人依照俄海军律惩处。本文主要探讨清政府在此次对俄交涉中的方针及态度。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稍长取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又改号逸仙(日新的粤语谐音)。“中山”的名号是后来才使用的。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向华侨宣传革命,被清政府收买的特务绑架,幽禁在清政府驻英使馆,被营救释放后,经加拿大到日本。他在日本期间,结识了同情和支持中国民主革命的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和平山周。他们劝他暂住日本。平山周介绍孙中山寄宿东京对鹤旅馆。  相似文献   

9.
俄国在制定了向东扩张"远东政策"后,采取了种种手段和策略,把这个政策付诸实施。俄国的手段和策略,包括外交讹诈、金钱贿赂、武力侵略、收买胡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俄国侵略者的阴险、狡诈、凶恶的嘴脸暴露无遗。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后,俄国意欲攫取中国东北,作为自己的领土。俄国此举背弃了"门户开放"所规定的"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原则,遭到了美英等国的反对。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在对日作战中遭到失败,"远东政策"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10.
1782年提出的"希腊计划"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中后期俄国外交政策中向黑海方向扩张的重要方案。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其出台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重新认识这一汇合了"复古理想色彩"与"现实利益意图"的宏大外交设计。笔者以分析计划的出台背景及成形过程为出发点,重新理解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指挥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点"和"线"是指挥动作运动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指挥实践中"点"与"线"时而分离时而相互融合,文章将从物理运动理论及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对点与线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为合唱指挥实践和教学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标志是一种传递综合信息的载体,是向受众传达情感的依托,运用恰当的视觉符号是创意的基础。线作为设计的基本视觉符号在图形中的状态是艺术家表述情感的重要载体。在标志设计中,线犹如神奇的魔术师,以千变万化的形态表述和延展着设计的精神理念。标志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运用各种线型创造标志图形图像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线型变化组合来传达主体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乡市人民西路、南干道的景观设计,归纳总结了"点"与"线"等形态要素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今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绘画中的线是客观物象在画家头脑中的认识、提炼、概括的精神产物。文字与绘画都是线的延续和发展。由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形成了东西方对于线的不同认识、理解和应用。线生存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体现着画家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5.
试论《狂人日记》与“中庸之道”的界分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封建的第一声春雷.它诞生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大地上,与中国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中庸思想有着血肉相连的渊源关系.<狂人日记>反其道而行之,举起反叛的大旗,凸显了小说的战斗性;同时也运用了中庸的艺术处理手法,于匠心独运中展现小说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6.
"线"作为绘画的重要语言之一,因地域不同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艺术风格.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又影响着当今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吴迪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140-142,169
印度独立后,为追求大国地位,确保战略安全及国内稳定,尼赫鲁政府奉行英帝国的做法,继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试图在中印之间建立一条"安全边界".此线把中印边界从喜马拉雅南麓山脚向北一直推进了100多英里,直到山脊.尼赫鲁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强烈反对,蛮横地要求以"麦克马洪线"为中印东段边界,强占该线以南的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18.
试析"麦克马洪线"问题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东段边界的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西姆拉会议期间 ,英国想诱迫和欺骗中国方面接受一条沿喜马拉雅山脊的中印东段边界 ,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英国的这一阴谋未能得逞。 1 93 6年以后 ,英国在官方地图上标出了“麦克马洪线” ,并伪造了《艾奇逊条约集》 ,还对中国领土进行蚕食 ,从而制造了中印边界争端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只有通过友好协商才能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9.
Some comrades advocate drawing a line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anctity of a teacher's right" [shidao zunyan] and "respecting the teacher and abiding by discipline" [zunshi shouji]. This is because, it is said, following the call to break away from "the sanctity of a teacher's right," the students "consider the teacher as being beneath their notice," and even go so far as to "willfully make trouble and make fun of the teachers."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subject, and I would like to offer some opinions.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随着三维造型技术的介入和迅猛发展,其造型设计的直观、动态、快捷及实时性等优点,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体"这一概念,有效拓展空间思维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显得更加透彻。本教学团队利用Creo Parametric软件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和方便的可视化实时动态观察、截切等功能,精心制作了一套难度适宜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型库,并将其与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创新与融合,开发制作出一套适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型交互式课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