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和研究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为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3种中文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为例,从机制体制改革、资源重组、细化分工、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期刊集群化和差异化发展中的办刊理念、办刊策略和发展历程。【结果】期刊集群化运作、专业化分工可有效提升办刊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集群化办刊模式可以实现统筹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显著提升期刊集群的品牌影响力,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知识服务、服务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结论】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可有效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转变“小、散、弱”现状,使各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国外出版机构不断扩大集群化运作规模的环境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6种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按照创刊顺序,从期刊定位、办刊特色和发展实践等方面探讨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方案。【结果】通过打造层次分明的期刊布局、自主办刊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推动集群化运作和融合发展等举措,中国激光杂志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出版平台。【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字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其集群化发展实践可为国内出版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需要探讨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和总结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应该进行跨媒体融合,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明确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重视期刊的出版与经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跨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模式,也是未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筑学报》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摘 要 【目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需要探讨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和总结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应该进行跨媒体融合,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明确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重视期刊的出版与经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跨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模式,也是未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化学SCI论文的发文情况以及SCI收录期刊的现状与影响力,指出我国化学科技期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提出创办我国化学优势学科英文期刊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ESI分析我国化学SCI论文的产出情况,结合《期刊引证报告》对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学科分布、出版基本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我国化学学科论文发表量在全球居首位,但是我国化学SCI收录期刊数量仅有21种,出现供需不平衡,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加强我国化学优势学科领域的英文期刊布局,使化学科技期刊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达到平衡;创办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化学学术期刊,填补学术期刊空白,增强化学学科学术话语权;与国际优秀出版集团合作,提升化学期刊质量,可以促进我国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了解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出版管理创新及改革进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出版管理改革提出建议。【方法】 针对中国科协所属的1081种期刊出版管理改革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深度剖析。【结果】 目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仍呈现主管、主办单位多元化的现状,大多数仍为单刊编辑出版,但办刊人从观念上对出版管理改革已经逐渐接受并予以思考;期刊运作模式在革新之中,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建设方面也有所进展。【结论】 从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1/5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来看,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期刊资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方法】 通过对我国7类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调研,获取128份有效调研表,每份调研表包含31种相关因素,对调研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期刊属性、重大科技成果首发、高被引论文、论文发表量和发表周期、拒稿率和拒稿量、期刊口碑和期刊发行量。其中期刊属性因素主要包括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能力,相似学科中期刊影响因子排名,期刊栏目多样性,单一期刊还是期刊群,期刊出版模式,重要内容、论文、新闻等推送力和国家覆盖度等。【结论】 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需重视并加强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建设,提倡开放获取出版,发表重大科学发现论文,适当提高论文出版量,缩短评审和发表周期,提升期刊口碑,强化期刊内容宣传推广,提高纸刊发行量和地区与国家覆盖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出版布局、刊群建设和学会对期刊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我国数学领域学会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建设情况,并总结我国数学领域学会的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结果】 创办新刊,发行电子期刊,OA出版,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国际化出版平台,建立评奖制度等是美国数学学会促进期刊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数学领域学会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采取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结构布局、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和传播平台、加大对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策略,可促进我国数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9.
煤炭类科技期刊集团化管理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煤炭类科技期刊群管理模式与路径。【方法】 针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20种期刊单刊运作模式存在的专业性强、期刊影响力小的弊端,通过集团化管理,在“集中管理、原位运营、名刊直管”运营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期刊群在质量管理、采编平台建设、集群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期刊品牌打造、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方法。【结果】 期刊集群化完善期刊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国煤炭期刊网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开通“煤传媒”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统一期刊论文采编平台。【结论】 期刊集群化发展对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群,实现煤炭类科技期刊的集体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区域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能够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并制定与区域科技、产业、学科发展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方法】 在与江苏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匹配视角下,分析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 通过调整期刊宏观布局,深化集群建设,拓宽办刊国际视野,制定有效政策,重视数字出版与开放获取,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期刊复合型人才培养,将江苏省科技期刊打造为国内国际一流期刊。【结论】 针对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为其他省市甚至全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发展导向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的演进--从地理集群到虚拟集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虚拟集群是一种不同于地理集群的集群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本文从企业集群创新的角度出发,诠释了企业虚拟集群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条件以及与地理集群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揭示出企业集群将从地理集群向虚拟集群演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战略、产业群战略和专利群战略是一种三连环的关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要迅速提高城市群和产业群的竞争力,必须有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实施丰富多彩的专利群战略。  相似文献   

13.
集群学习与产业集群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现状的分析,解释集群学习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在提出三种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几种产业集群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主要对不同种类企业集群的学习机制、创新特征和认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构成不同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的机理和差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虚拟集群:经济全球化中集群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集群是指基于网络的、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交流手段、以合作创新与共同发展(如共同主导和创新技术标准等)为目的和内容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与组织在虚拟空间的集聚。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为虚拟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创新模式的发展、以技术标准为纽带的创新网络的出现和产业组织的虚拟化,共同推动了虚拟集群的发展;从动态演化的角度,虚拟集群也是集群自身发展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several recent studies that propose search output clustering as an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 method to ranked output. Users are provided with cluster representations instead of lists of titles and invited to make decisions on groups of docu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representing clusters for users’ evaluation in a concise but easily interpretable form. The discussion is based on findings and user feedback from a user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earch output clustering. The overall impression created b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users’ feedback is that clusters cannot be relied on to consistently produce meaningful document groups that can easily be recognised by the users. They also seem to lead to unrealistic user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核心企业如何选择集群合作伙伴才能提高创意产业集群效应的问题,在集群合作伙伴决策者是有限理性人的前提下,建立创意产业集群合作伙伴羊群行为的基本模型,对创意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加入集群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此模型为基础,结合效用函数,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程度以及他们对集群建立后效果预期的系统偏差等影响其决策的因素,并提出了保证创意产业集群合作伙伴之间持续稳定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产业群的基本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孙伟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2,23(2):72-76
许多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地理、气候、资源等余件的制约,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许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形成某种形式的产业群。本文将各种产业群划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两种,并揭示了产业群的成因,从行业规模经济外部效应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群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异,各地经济发展方向也趋于不同,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各地进入的行业也不同,通过对进入中国的FDI的区位分布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行业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得出虽然FDI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但从行业分布来看该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这提醒我们不能用以往的吸引外资量作为评价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首要标准,并简要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研究中嵌入性理论深入不断拓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嵌入性成为衡量和鉴定产业集群与否的标志之一。在当前嵌入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集群嵌入性的现象、概念以及已有的研究框架,深入研究集群嵌入性的形成机理,提出了集群嵌入性层次结构,即环境嵌入性、网络嵌入性和双边嵌入性,尝试性地对已有嵌入性理论做出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