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博元 《钓鱼》2013,(8):56-57
其实珍珠石斑并不是石斑,珍珠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也叫淡水石斑,马丽关慈鲷),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也开始养殖。珍珠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珍珠石斑鱼的体型特征是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条  相似文献   

2.
“珍珠塘”是我们家乡对珍珠蚌养殖塘的方言称呼,近几年加入珍珠塘冬钓行列的钓友越来越多。在江南,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历史悠久,用于珠蚌养殖的水域一般都有水质保持良好、水源充足、常年水位相对稳定、周围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华朝熙 《钓鱼》2005,(14):8-8
笔者所在的城市,钓鱼环境一年不如一年。湖塘沟浜里,只要有一丁点儿鱼,便少不了毒鱼、电鱼的事儿。至于鱼塘.当地农民的习惯就是从经济成本考虑,极大多数是当年放养当年干塘。所以每年八春至夏,可钓鱼之处真是少而又少,惟独那些养珍珠的水塘和几个屈指可数的大水库是未曾干涸的。特别是珍珠塘,三五年不干是常见的,尽管在养殖珍珠的钢丝网箱中施钓困难.但那儿鱼头大密度高,我们便成了珍珠塘的常客。可是钓着钓着,就感到越钓越难.越钓越怪。就连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应该好钓.可情况远不如冬季。你说它无鱼,可又冷不丁地哪天让我们钓得非常得心应手,也经常让我们剃光头。明明是个好天,浮子却能整天纹丝不动。这种情况怪就怪在远非珍珠塘是这样,一些不养珍珠的水库也这样。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于污染,许多池塘经常散发出臭味,村姑们再不到水边洗菜洗衣,就连水库的进水源头都不再是好钓位……  相似文献   

4.
对策珍珠塘     
华朝熙 《钓鱼》2004,(10):18-18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里的鱼塘,大多当年投养当年千塘打光。所以每每开春之后,真难煞了钓鱼人——无处可钓。加之去年秋旱又冬旱严重,情况更甚。唯独一些养殖珍珠的水塘,是不会干的。这些珍珠塘,不仅水质好,鱼儿鲜美且个头大,但就是难钓。谁都知道,养殖珍珠的水面,布满间隔不到1米的钢绳和浮筒,在如此窄窄的绳巷里施钓,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塘主又个个精明,都以竿计价,煞是诱人。我就曾在一次出钓中挂断10副钓线,只钓回几条翘嘴鲌的记录,你说尴尬不尴尬?  相似文献   

5.
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是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的鱼类,原产于北美。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各大湖泊水系,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此鱼。该鱼适宜在湖泊、水库、池塘繁殖和养殖,不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6.
喜钓养蚌塘     
杨德军 《钓鱼》2006,(2):36-36
所谓的养蚌池塘,即农民承包的水域主养河蚌兼养鱼的粗养池塘。这一类不投喂饲料靠天收的养蚌池塘,在江南水乡比比皆是。养蚌塘里的鱼,一般是没有办法捕捉的,因为养河蚌的需要,一般塘中每间隔2 ̄3米需要拉一根线,每隔5 ̄8米用支柱将其支撑固定,然后在拉线上悬挂一段绳子,绳子上挂一小袋,袋中装有蚌,蚌中育有珍珠种苗。因此不能网捕,更不能电捕。由于养殖河蚌的支架的保护和养殖珍珠的需要,养蚌池塘中的鱼都比较大,钓起来也比较过瘾。而且价位也能为广大钓迷所接受承受,一般20 ̄40元/天。故此,很受工薪一族钓友欢迎。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近5…  相似文献   

7.
吴跃金 《中国钓鱼》2005,(10):12-13
我们这个地区,很多养鱼塘都养着珍珠,一排排绳索,上面系着很多空塑料瓶做浮漂,两头用木桩固定在离岸四五米处,下面挂着一排排河蚌。在这种地方钓鱼,确实费事,稍不留神,不是挂钩,就是跑鱼。  相似文献   

8.
其实珍珠石斑并不是石斑,珍珠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也叫淡水石斑,马丽关慈鲷),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也开始养殖.珍珠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何川 《中国钓鱼》2006,(8):38-39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朋友提起大型淡水鱼类,除了介绍过的鲟鱼、青鱼、鳃鱼等大型鱼类,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狗鱼。话匣子一打开,朋友们来了兴致,有的说自己曾在黑龙江见到过30多千克的狗鱼,有的说看见过狗鱼把十几千克的水鸟一下子就拖入水中。养殖处的柏处长最有发言权,他曾先后到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区及俄罗斯考察狗鱼资源,并看中了其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还准备让它们在北方其他地区安家落户呢。他笑着谈到,在俄罗斯考察时曾听说,原苏联西伯利亚的一条狗,在佩切拉河中游泳时,突然被河里的一条狗鱼吞进了肚子里。狗的主人见状,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8,(4):70-70
湖北省鄂州市的陈先生和同事到鄂州市四海湖钓鱼,钓起了一条大青鱼,回来一称,重7.5千克。令他们称奇的是,杀鱼时,从鱼的肠胃里发现了47颗豆粒大小的珍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