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技校毕业生"到"全能型普通机床操作工人" 1960年,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77年我以270分的成绩考进了上海液压泵厂技工学校. 在技校半工半读念了几年书,1980年12月,我从技校毕业,被分配进了上海液压泵厂,成为了一名初级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2.
<正>勇于担当1991年,马玉山叔叔大学毕业了。那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后能分配到理想的工作。可马玉山叔叔被分配在西北的一家小企业——宁夏吴忠仪表厂做车间见习工人,他坦言,起初心里有点“不太平衡”。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主动向工人师傅们学,抢着干脏活累活。一年后,他被调到了技术室,可没想到,第一次交的设计活不但被技术室主任否定了,还让别人二次设计。  相似文献   

3.
屈指算来,我与《宁夏教育》结缘已二十余年了,自从与《宁夏教育》相识,我就对她情有独钟,逢期必读。刚走出校门,我被分配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小学任教,学校的图书室里除了零乱摆放着的几本早已过时的教参外,最吸引人的就是《宁夏教育》了,从那时她就与我结伴而行。  相似文献   

4.
1951年春天,林丽在南京市第一女中读高二时,正值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十七岁的林丽,热血沸腾,积极要求参军.她被批准参军后,先后在军医学院、军医中学工作了四年多.从那时起,她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1955年,她考入北京师大历史系,1959年7月毕业.她回顾当时的情景说:“我当时决心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填的志愿是新疆、青海、宁夏.可是分配的初步方案把我分配到河北省.我执意要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要求支援大西北.最后来到了宁夏,而且又自愿到了山区固原.”  相似文献   

5.
“意念自杀”叶正文死,历来被认为是机体遭受病痛折磨或遇意外打击的结果。死,是一种物质现象,但是,世界上却有被自己的一意念」杀死的事例。据报载,一个美国电气工人,在一个四周布满高压电器的工作间工作。他虽然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但心里始终害怕这高压电击而送命...  相似文献   

6.
郝夏琴 《宁夏教育》2004,(10):68-68
1994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这一呆就是八年,现在回想起来,酸甜苦辣成五味俱全。有独守学校时的孤寂与无奈,也有无法照顾亲人时的歉疚。值得庆幸的是,在近十年的锻炼中,我在教学上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一次次为学校赢回了荣誉。说到这些还要感谢手边这一本本《宁夏教育》,在教学生涯中,是它为我传递着最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上高中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只念了一年,就辍学到工厂当了工人。是被骗去的。高二刚入学的时候,有一天,教室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宣布要在我们年级招一批学生去读财贸班,愿意去的请举手。财贸班是什么班,在哪里办,由什么人来办,学制是什么,毕业了干什么,我一概不知,就把手举起来了。因为我看到班上有两个要好的男同学举了手,所以我也举手。这一举手,就改变了我的命运。这是因为我根本没去什么财贸班,而是与我们年级二十来个冒冒失失举了手的同学一起被车运到了肉类联合加工厂。我当天就被分配到生物制药车间当徒工,而另一些同…  相似文献   

8.
八年前,一脸稚气的我被分配到郊区一所农村小学,教同样满脸稚气的一年级孩子。且不说我搞不懂自己班的孩子为什么总没有其他班的孩子那么乖,就是我自己也常常被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情逗得忍俊不禁。那帮小东西在小心谨慎地窥视几天后,便彻头彻尾地暴露出他们的“本性”。不到一个月,我便被气坏了。首先把我气坏的是那个叫仟仟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湿了,又湿了,今天我已经换了三套工作服。”洗车工人自言自语地抱怨,正被我听到。我停住了脚步,朝洗车场望去,三辆刚洗好的汽车看上去是那么光亮耀眼,与地上湿漉漉,污水横流,到处搭着又湿又脏工作服的景象形成反差。我注意到,工人们冲洗汽车时,高压水柱打在车身反弹回来,不少脏东西、污水溅到了他们身上。洗车工人为此十分烦恼。我想,能不能采取一些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回到家,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试着用了一下高压水枪。好家伙,使用时,水枪剧烈震动,水柱反溅起老高的水花,像烟又像雾。不知不觉中我身上的衣服全湿了。冲洗车的底盘难…  相似文献   

10.
我对苏鲁同志提出《工人阶级不吃香了》的问题很有同感。我认为“工人阶级不吃香了”的说法不准确,而说“工人阶级不那么吃香了”才较为确切。   从 50年代到 70年代,在我们当地,盐业、林业工人,厂、矿工人最吃香,每月有固定工资和大米,而且工资待遇很可观,还有劳保福利。那时的工人阶级,岂止吃香,简直成了国家宠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企业转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产品要求优质合格,适销对路;品种要求花样出新,投入市场竞争;分配要按劳取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关联。工人就显得不那么吃香了。再拿工…  相似文献   

11.
选择奔流     
我出生在湘潭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1989年,我师范毕业,积极响应“回原籍服务”的号召,被分配到湘潭县河口镇中心小学教书。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我考进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儿童福利专业。入学前的那个暑假,我在一个幼儿园帮助带孩子,从此与幼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53年,我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任教师,1997年退休后被返聘至今。我们这一代幼教人是“百年幼教”后半段的见证人,我和许多同龄同行有着相同的经验、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走进《宁夏教育》那是八年前的事了。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一个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乡农村学校任教。怀着一腔热血,充满着热情来到所分配的学校。第一脚踏进校大门,学校虽然是我学习成长的地方,但这次的感觉与众不同。好多学生都围过来,用他们诧异的目光看着我,好像看外星人似的,我被让到所谓的椅子上坐。回头看了看那是什么椅子,说是椅子还不如说是……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雄伟,只能大概地描述一下它的“美丽的容貌”。那是最早的皮椅子,由于时间长了,皮革早已破旧脱落。  相似文献   

14.
情系山区──记中学特级教师戚伟夫笑溪,永寿,燕志刚许多人对教师职业不屑一顾,而你却爱得如此深沉你从小生长在繁华的都市上海,1958年随父母来宁夏吴忠,你考入了宁夏大学数学系,从此,命运注定了你要当一个“娃娃王”。刚开始你被分配到兴隆单民大队耕读学校任...  相似文献   

15.
迢迢进修路(散文)王玮光1976年秋,作为一名中师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我被分配到县城一所中学教书.粉碎“四人帮”后,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也“落实”进来一位老校长.据说,此人在文革前很有名气,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权威,被誉为宁夏“四大X”之一.在一次教...  相似文献   

16.
往事如风     
吴慧娟 《福建教育》2005,(11A):62-62
往事如风在夜晚不期而至.郊尾中心小学.一个温馨的名字跳入脑海。1993年8月,师范毕业的我分配到这所学校.度过了4年的青春岁月。12年过去了.郊尾中心小学早已物异人非,当年的宿舍、操场早巳旧貌换新颜.但那屋、那瓦.那事依然那么清晰。  相似文献   

17.
我原是一名67届的初中生,文革夺走了我读书的机会。1968年我被分配到上海港务局下属的一个码头,干了六年装卸工。后来由于工伤,改行做了四年修理工。“四人帮”粉碎后才使我有机会重新学习,1981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打下了理论基础,从此走上了创新之路。20多年来,我先后历经了工人、助理工程师、车间副主任、工艺科长、技术副经理、经理、副总裁等众多职位,虽然身份不同,但我却始终认为,岗位可以变,创新不能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01我爸最爱和我讲的一个故事是关于他的同事林先生的,二十多年来,我听了不下上百次。四十多年前,林先生被分配到爸爸所在的企业成为一名工人。那是一家大型国企,稳定,待遇尚好。工人们和我父亲一样,上班时出苦力干活,休息或下班时聚在一起打扑克牌、下象棋,其乐融融。可以说,能分配到这里工作,大家都很知足。林先生却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在打牌、下棋时林先生总是在休息室的角落看高数书、背英语单词。他这样的举动难免遭人嘲笑,可他依旧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9.
童年的歌     
我的家乡是洞庭湖畔的一个小县城。在那里,我度过了生命中宝贵的童年时光。我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下放到农村后相识、相爱,有了我们姐弟仨之后回到县城,分配在同一个工厂。妈妈在厂里的幼儿同当老师,也就成了我真正的第一任教师。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光荣地加入到了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大潮中,分配到了红岗区兴隆河小学。记得初到学校时,为外观条件差异并非天壤之别的教学环境所暗喜,心想:我真幸运,分配到了这儿,无所谓支教,只是换个工作环境而已。后来,才感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有些武断了。我被分配教授四、五年级音乐及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