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五年有人作过一个小统计:从初一到高三的十二册语文课本中共有古通假字和异读字112个,出现198次,编者加注的有127字次,都注作“×同×”,余下的71字次,编者未加注,大概是留给教师讲课时加注的。(见《文字改革》1965年第10期第7页)这个统计值得我们重视。最近,我把部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课文浏览了一遍,发现通假字和古今异读时确实不少。例如: 反通“返”。如“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奉十斋”的说法.编释为“尊奉佛教的十条戒律,其中包括不说谎。这里指信佛吃素”(见课本第104页注解④)。将“十斋”释为“十条戒律”,我们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五册知识短文《多重复句》的“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小题(见该书第146页),是大家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最近出版的河南大学《中学语文》八四年第五期上,载有杨文泉同志的一篇短文,文章认为这个多重复句有三种理解、三种分析。现在抄录如下。(杨同志的引文中,“写好”后多一“了”字,“发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二册《病梅馆记》一文中有“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氏,能以其智力为也”一句,课本未加注释。五省(区)编写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将这句翻译成“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到的。”《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以及其它一些参考书对这一  相似文献   

5.
《芋老人传》“唯恐或后”一句,部编语文课本未加译注。笔者见到的对此句的译法有两种:一是译为“只怕落后” (见五省(区)初中语文五册教学参考资料);二是译为“只怕落在别人后面”(见《教学月刊》八三年七月)。这两种译文都是把“唯恐或后”句中的“或”字撇开不译。我认为这样的译注,既破坏了原句的语法结构式,又削弱了原句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6.
杨建忠 《学语文》2010,(6):47-47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中的一句,现行的语文课本的注解是:“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又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文选讲》之类的书本译注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对其中的“间”字,课本的注解是“间道,小路。这里用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就连现行的一些文言文注本,如《中学生诗文疑难词句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019年6月第1版)“寓言四则”中,收录《吕氏春秋》中的一则故事——“穿井得一人”。此文注明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但遍索中华书局出版的该书,却并没有2012年版的《吕氏春秋》。笔者所见,中华书局有2011年出版的《吕氏春秋》,由陆玖译注,收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另有2007年出版的《吕氏春秋》,但只是一个节选本,由张双棣等人译注,收入“中华经典藏书”。  相似文献   

9.
近年出版的《尚书译注》(下称《译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许多新见。书中每篇有说明、注释和译文,可视为“尚书学”的入门书。读后,受益非浅,但又觉得有可议之处。现就《盘庚上》中的一个问题探讨之。《盘庚上》中的“其如台”应该怎样理解?各家有各家的解释,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句读。就笔者所见,有如下四种: 卜稽日其如台!(辽师历史系《中国历史文选》) 卜稽曰台其如。(《古文选译》) 卜稽曰,其如台?(《尚书译注)》卜稽曰:其如台?(《词诠》第345页)不同的句读反映着不同的理解和释义。  相似文献   

10.
作“龙城”、“卢城”皆误——小学语文课本纠谬一则涂宗涛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11册第74页(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第2版),选入唐王昌龄《出塞》一诗,其第三、四句作“但使卢城飞将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不少教育学著作提出了一个观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就笔者则知,以下四本《教育学》是这样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苏联巴拉诺夫编著,李子贞等同志译校的《教育学》(以下简称巴编《教育学》)提出“儿童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该书第7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教育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育学》)提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该书第6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教育学》(以下简称吉林版《教育学》)提出“学生既是施教的客体,又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释“敢”     
《鸿门宴》一课中:“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教研室编《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译为:沛公不先打进关中,您怎么敢进关呢?”烟台师专图书馆编《中学古文评析》译为:“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这两种译法都将“敢”字照抄不  相似文献   

13.
初一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课中,把“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字注解为“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见该书 P173页注⑨ )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尽妥当,值得商榷,这里的“隧”应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妥当。“隧”到底是作“名词作动词”讲好,还是作“名词作状语”讲妥当?要搞清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收有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其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教材注“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不仅教材这样认为,一些著作也持此观点。巴蜀书社1990年出版的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第21页:“像蓬草一般随风而去的轻舟。”黄山书社2007年出版的范英豪《李清照诗词选》第52页:“蓬草似的轻舟。”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第955页:“‘蓬舟’,  相似文献   

15.
论点,是文章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论说文三要素的第一点,也是分析讲解一篇论说文的关键和钥匙。只有找准这个关键,拿到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论说文这把锁。下面举两个例子,与有关同志商榷。辽、古两省使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参考书第一册》(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辽宁省教育学院编)三十四页,在分析讲解《谈谈实事求是》一文时,认为“文题标明了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16.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廿三课《陈涉世家》一文中,对“死国可乎”一句中“死国”的注解是“为国事而死”,参阅以往初中课本以及其它资料,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较权威性的注解,都把这一句中的“国”字注解为“国事”,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国”字应该解释为“楚国”才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3 9页《安史之乱》图 ,标示“灵武”在黄河左岸 ,图下注 :“灵武 ,今宁夏灵武西北。”笔者认为 ,图中的标示和图下的注解均是错误的。《辞海·地理·历史地理》分册 :“灵武 ,郡名。隋大业三年改为灵州置。治所在今迥乐(今灵武西南 )。”“唐武德元年改为灵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灵州为灵武郡。”可见 ,课本注解是错误的。同时 ,插图中“灵武”的标示也是错误的。与课本配套的教学挂图和辽宁大学历史系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地图》均将灵武郡治所标在黄河右岸“灵武”定位$辽宁省锦西化工总厂一中@叶枫  相似文献   

18.
“清”与“青”作为两个单字出现时一般是不容易混淆的,但在构成某些词语时却常见将“清”错写为“青”。如: 1.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山青水秀、花红竹翠、空气新鲜,风景美丽的环境。(见《小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4期第18页) 2.这里山青水秀、碧波映天,加上弯弯扁舟、绿荷红莲,多美呀!(见  相似文献   

19.
《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的“阿姨”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诗文解说》中将“阿姨”注释为: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中注释为:庶母或母亲的姐妹;在八十年代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将。阿姨”注释为:鸨母或歌妓院的姐妹们;  相似文献   

20.
何谓“武”     
《烛之武退秦师》有一句 :“以乱易整 ,不武。”课本注为 :“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 ,这是不勇武的。”课本虽没有单独注解“武” ,但显然是以“勇武”来解释“武”的。对此注解 ,笔者认为不妥。何谓“武” ?“武 :英武 ,与‘仁’一样 ,都是当时抽象的道德观念”(见阴法鲁《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