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拜金主义是导致种种腐败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警惕和抵制拜金主义的滋生蔓延.为此,有必要对拜金主义产生的根源,严重危害和消除对策作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抵制对策做一总分析.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反对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力图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考察我国目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揭示其产生的根源,为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腐败问题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反映,既允许其存在,也可以得到制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如果得到有效的遏制,社会和经济就会迅速地向前发展,国家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就会停止不前。本文着重分析致使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并探讨了防治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危害越来越严重。应分析原因、寻对策,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虽然在加大查办职务犯罪方面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仍然比较严重,触目惊心的大案要案还时有发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院量刑较轻,尤其是太多适用缓刑、免刑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若任其发展,必将有损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反腐斗争的信心,危害长期以来业已取得的反腐成果。本文拟结合近几年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大量判缓、免刑判决的事实,探寻贪污贿赂判决轻刑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加剧,这是两种体制转换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也同我们自身工作和管理不健全、不完善有关。反腐败斗争必须依靠群众,从领导干部抓起,加大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力度,铲除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转型社会腐败根源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与社会系统运行状况密切相关,我国社会转型期不仅存在滋生腐败的社会个体基础和历史传统条件,更有易于腐败蔓延的现实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只有深入分析这些相关的社会运行条件,才能挖出腐败不断磁生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最近强调指出,必须通过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政治体制在干部任用,权力监督,法制约束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坚持主权在民,共产党领导,监督制衡,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以权力体制民主化为目标,以权力运行为核心,进行政治体制创新,才能使腐败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治理。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的存在且蔓延,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现象的斗争态度越来越坚决,惩处越来越严厉,然而腐败却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思想上没有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体制创新,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  相似文献   

10.
权利授予失误、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弹性过大和权力监督乏力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把紧关口,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削减公权,完善权力配置制度;强化监督,提高权力监督效率是扼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格动力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由“人格需要”和“人格判断”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一角度看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主观方面即人格素质结构,二是客观方面即环境刺激。因此,通过人格教育优化人格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净化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环境,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反腐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成本小于腐败收益、腐败现象的冲击、权力监督虚弱等原因造成了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坚持党纪约束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严惩腐败分子以减少腐败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内各种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给执政党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邓小平认为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因此,他认为制度弊端要靠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来解决,同时,要切实加强监督制度建设;最终,廉政制度建设必须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廉政制度建设思想为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新道路提供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宣言》严格区分了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和消灭私有制过程的渐进性这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问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以消灭私有制为前提和条件的。以"消灭私有制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由,指责《共产党宣言》不该在不具备条件时提出"消灭私有制",主张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取而代之的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社会历史根源;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实施标本兼治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及反腐倡廉工作自身缺陷两个方面阐述了建立中国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必要性,并从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角度探索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几种趋势,对我国现行体制,经济发展现状,思想政治、法律制度等进行深刻剖析。指出公共权力失控是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根源,并从如何建立健全公共权力制约机制上提出了遏制腐败问题发生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现象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障碍。现阶段权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刘金荣 《天中学刊》2000,15(6):97-99
大专院校当年招收新生未报到的人数近几年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落实,干扰了大专院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秩序,给腐败现象在招生录取过程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从经济角度看,高招录取考生不报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形势严峻、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成本增加、预期收益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滋生的腐败是生长在我们国家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干部人事制度、法制、权力监督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地加强法制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