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但在人民2007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教师用书中.我们竟然看到了三个不一样的名字。《历史·必修三》26页导言说:“这幅图是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历史·选修四》31页说:“拉斐尔所画的雅典学院,中央二人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说: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阅读部分每篇课文的教学参考一般包含课文研读、练习说明、教学建议和有关资料四个方面。"课文研读"包括"整体把握和问题研究"两个部分。"整体把握"部分重点介绍的是课文内容;"问题研究"主要讲的是教师在阅读中可  相似文献   

3.
王剑萍 《亚太教育》2020,(6):180-181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用《教师教学用书》引领我们学会分析教材,精准地设计教学。但是,我们研究参考的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该知识点所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还应溯本逐源,弄清知识的生长点,研读生长点所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设计好精准的复习题,让学生在类比中发现,在类比中建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实现教科书编写意图、科学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明晰《教师教学用书》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的要求和全国教师的普适基础上,在使用中提出《教学资源》不等于教学内容,应自主参考取舍;《教学建议》不等于教学流程,应重组班本流程;“泡泡语”提示不等于教学概念,应立足语文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指导作用。教师用书的分析定势导致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如何消除《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分析定势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孙权劝学》一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被编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教学用书》对设题目的说明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整体把握"部分,《教师教学用书》有这样的阐述:"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见,教材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编写说明中指出:“力图为教师‘一桶水’增添新水。”此书也确实给教师增添了许多“新水”。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此书在评论有的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时,谥恶太多,流俗于脸谱化、公式化;在品赏某些篇章时,溢美之词太多,有画蛇添足之嫌。教材中有的注释语焉不详,过于笼统,甚至有碍理解原文。对此,笔者不揣谫陋,择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对孔乙己个性特征的阐述,值得商榷.根据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孔乙己的个性特征是:抗拒社会凉薄,维护自我尊严,讲诚信有爱心,同时又有明显的性格缺陷.  相似文献   

9.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发行的多套数学教师用书,随着教材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用书能否合理使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使用教师用书,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水平,高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数据收集整理"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应当如何合理使用教师用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三个问题: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师用书真的只是教学“参考”书.文本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参而不同于教参.出得了教参,入得了文本.就有我们的事情可做.下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进行例说。  相似文献   

11.
《报任安书(节选)》中有这样一句话“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对于其中的“推贤进士”人教版旧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默认了它的本意,但与人教版旧教材相配套的《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却认为”“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相似文献   

12.
《泪珠与珍珠》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我觉得《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本文主题的这种界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对这篇文章解读,我有三点与《用书》不同。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发行的多套数学教师用书,随着教材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用书能否合理使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使用教师用书,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水平,高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数据收集整理"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应当如何合理使用教师用书.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起明确方向的作用,并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并没有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而是照抄教学参考书或教师教学用书,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千篇一律,使教学目标成为摆设。  相似文献   

15.
教材三题     
(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解?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无注释,《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注释:"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攻,指秦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的主体性 目前,很多人对教学目标这一概念的主体性认识不清,或受以前<教师教学用书>上"教学要求"的影响.教学要求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描述对象是"教师做什么",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很强;而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化、过程化,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求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操作、检测的具体的行为指标,其描述对象是"学生怎么样".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辅用书是对教材和教学的补充、规范、定位,它对于我们历史教师准确把握课标要求,科学落实教学流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合理利用历史教辅用书来辅助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师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贵刊《高三数学教学与测试(下册)》教师用书第20页有如下一道数列题:  相似文献   

19.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形象地描写了在春雨的滋润下,桃红了,山青了,草绿了,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备课伊始,对于"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教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读到这样的教学建议:"不能把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学的目的或重点","重要的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趣"。如何正确地把握与引导,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对教师教学用书修订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并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