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四个"W"是:where、what、why、how,具体复习思路是:第一步,中国区域定位准确——where;第二步,熟悉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和分布规律、掌握各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条件——what;第三步,理解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分布规律和问题的成因——why;第四步,掌握中国各区域发展问题的对策——how.以下通过举例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主要复习思路和考点.  相似文献   

2.
李刚晖 《考试周刊》2013,(44):131-131
<正>区域地理部分是初中就学过的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高考往往将区域作为考查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载体。因此,我们要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努力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效率。一、注意定位自主学习区域地理,首先必须弄清楚区域的地理位置,明确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地理事物,这是学好区域地理的重要前提。学生在自主学习每一区域时,要充分发挥地图的功能,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方面对该区域的各种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区域空间定位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俨 《考试周刊》2008,(21):6-7
由于地理本身的学科特点.区域地理定位成为当前地理高考不可回避的基本考点,由区域地理定位引入自然和人文地理考点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普遍形式.而无论是考世界还是中国区位,沿海区位定位和相关地理考点更成为重中之重,几乎在每年的地理高考命题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4.
何善波 《广西教育》2014,(18):113-115
本文从"定位+模型+迁移"三角度探讨高考二轮复习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认为加强学生区域地理复习思维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有效地将碎片化知识连成有机整体。强化地理模型运用迁移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地理学科思维,使其能在杂乱无章的知识要素中抓住有效信息,进行有序编排,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复习、高效解题,在高考备考中取得了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大量问题是从区域地理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先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再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解答问题。以下就历年高考试题中一些针对考生区域地理定位能力方面的考查题来具体分析区域定位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研究区域和分析区域的基础,根据图示信息准确判定区域位置是解答各类区域试题的关键。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步,设计好这一学习阶段的复习策略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一、高考命题趋势分析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重视区域性和区域特征考查,通常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地理综合能力。由于区域地理空间定位非常符合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因此今后的地理高考依然会将区域定位作为高考命题的一大方向。纵观近  相似文献   

7.
正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但也是高考地理失分重灾区,有的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全题覆没"。如何才能更好的掌握区域地理呢?我认为,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上的困难集中表现为两点:一、学生底子薄,学生的读图定位能力非常差;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枯燥。因此,我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看法。第一个问题,学生的读图定位能力差,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致命伤。学生"心中无图",任你老师讲得天花  相似文献   

8.
区域位置认识是区域认知的前提和具体表现,在高考地理大视野,"大视野,小切口,大纵深"命题趋势下,高中地理教师依然要重视学生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文章探讨如何利用经纬网,通过"洲经线"定位法进行世界区域的定位,通过"六纵六横"定位法进行中国区域的定位,最后用实际案例验证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何必相 《地理教育》2013,(Z1):70-71
一、加强区域定位训练,培养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也是解开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区域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图的比例尺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如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5~6题(图1),此题组以经纬度及河流形态,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进行考查,如果不能准确地判读4地的区域位置,就很难调用当地农业地理特征知识分析其主要经济作物类型。为使学生能越过这一门槛,平时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运用地图认识区域,通过读、填、绘图等训练,把"建立空间概念"作为学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意识,紧紧抓住区域地图这一龙头。  相似文献   

10.
芮闵 《中学生阅读》2008,(1):122-124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地理高考中有关区位问题的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这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住主要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您好!近几年高考地理热衷以区域为背景,对区域内系统内容进行考查。老师说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大致对区域进行定位。但我们同学大都不能做到。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在近年来的文综高考试卷中始终占据着一定位置。针对文综高考背景下的区域地理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对近年来高考文综试卷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呈现特点进行总结。其次,提出几种文综高考背景下的区域地理具体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强化区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对各年区域地理试题进行集中讲解。  相似文献   

13.
李明 《考试》2008,(3):47-51
区位既有空间位置,也有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区位思想是人文地理的"魂",区位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它们都是高考地理中重要考查内容。要掌握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掌握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其次要掌握的区位分析与评价的思路、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夯实基础知识,加强迁移训练 从总体上说,高考地理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而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个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及对地理知识细化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高考分析专家指出高考地理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地球在宇宙中、等值线、陆地与海洋、气候与人类生产活动、经济地理(区位)、人类活动与区域的联系、选修(二)及世界地理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以及地理原理都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近年来高考文综试卷中对学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是以“区域”作为载体实现的。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便成了地理考试甚至是“文综”考试的门槛。考生应试的成败首先是能否跨越这道门槛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16.
高考是以综合能力考查为主 ,而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 ,它有机地联系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区域地理的判读更是研究区域、分析区域的基础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历年高考试题中的某些试题为例 ,谈谈如何进行区域地理试题的判读。一、抓住世界 (中国 )的轮廓、政区进行判读图表的解读是高考的重点考核内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首先要养成看图的好习惯。要了解世界的轮廓 ,包括重要地区、主要国家、主要岛屿和海洋的位置 ;了解中国的整体轮廓和各省区…  相似文献   

17.
钱秀芳 《考试周刊》2011,(82):170-171
区域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不少题目,尤其是综合题都是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事物、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对问题的探究,综合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一、题型特点 区域地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历年高考均强调区域特征的考查,在最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为100%,试题往往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给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集中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信息提取解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地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历年高考均强调区域特征的考查,在最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为100%,试题往往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给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集中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信息提取解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等。其考查方式主要侧重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考生普遍感觉人文地理“学起来容易,找规律难;看起来容易,答起来难”,而区位因素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地理能力形成与培养的重要载体,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区位分析的问题成为历年高考地理的命题重点,这类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和模拟训练的既定模式。从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