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在网上曝出我的"雷人语录",跟帖的人竟然很多。想不到自己曾经无意中说的一些"雷语",竟给学生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看来"雷人"并不完全是贬义词,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适当"雷"一下并无大碍,有时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雷"一下能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过去我们老师特别是班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在网络媒体以及其他媒体中不断涌现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或者是匪夷所思的"雷人雷语"。文章通过最近几年以来的雷人雷语语料分析,从仿拟修辞的角度阐述了雷人雷雨仿拟的基本形式、具体内容以及仿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艳芳 《师道》2013,(1):47-48
参加环翠区教育局举办的教师通识培训,一走进阶梯教室,看到大屏幕上放着雷夫老师的事迹介绍。不由欣喜不已,现在中国的教育界到处刮起了“雷”旋风,很多老师都成了雷夫老师的粉丝。原来这是深圳福田区的嵇成中主任要为我们讲座的开篇内容,嵇主任曾经担任了雷夫老师在深圳讲学的主持人。和雷夫老师零距离接触过。这使我想起了我和雷夫老师的缘分。  相似文献   

4.
2013年雷夫中国行,再次掀起雷夫中国热.雷夫再次"遗憾地回国了",但雷夫热似乎才刚刚"启程".我们与雷夫的差异在哪里?雷夫与他的第56号教室已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美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中美两国的国情、教育制度差异很大,但是"教育无国界",雷夫所传递出的教育精神和实践力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雷夫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学习雷夫的教育理念,重在行动。雷夫让我们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理性,回归到思考和解决我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本文从主体和过程两个维度对雷夫的教育理念进行了阐释,期待雷夫的教育理念能运用到我国的教育实践上。  相似文献   

6.
笔者拜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后,感慨很多.作为一线教育家,作为教师队伍中的芸芸众生之一,雷夫不落俗套,用奇特的实际行动在每位孩子心中播写着“大爱”“大仁”“大智”.走进孩子内心的雷夫,不仅仅是个教师,更是个歌者……是一位孩子灵魂深处歌唱着“真、善、美、仁、义、智”的歌者.雷夫老师的教育常常让我灵光闪现,受益颇多.学生经常给我惊喜,给我感动,也给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虽然这奇迹比起雷夫教室里的奇迹,相对来讲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7.
<正>在音乐教研学中,我们思考最多的就是:音乐课堂终究是要带给孩子什么呢?听着身边大家激烈的讨论,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创造了全美教育奇迹的雷夫老师,一位音乐的"门外汉",在他身上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雷夫在他的教学中提出看谱的态度,就像读书一样认真。我要让学生成为终生的音乐演奏者,而不是为了在学校盛会上表演而受训的海豹。由于欠缺继续学习的知识,重回乐团的学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张华杰、余慧娟的《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雷夫.艾斯奎斯2012北大演讲记》(《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很有感触,特别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常识的践行很值得学习,比如他对于学生的惩罚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就是在践行教育常识。"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还有"恐怖重写"。我们的教育手段除了正面的期待、鼓励、表扬以外,还应该有底线的惩罚。这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如果突破了底线就要受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品德与创造力,能为学生做到些什么?通过"对话雷夫"活动,我仿佛走到了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身边,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经常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近1/4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奇迹的"第56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几十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教育奇迹的缔造者雷夫,这位心灵导师,他教  相似文献   

10.
有媒体报道,雷夫在中国演讲时,主持人提问:如何让孩子喜欢你?分别由一位中国校长和雷夫两个人来回答。中国校长举了一个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听从孩子的安排,穿了怪异的海盗服在公开场合亮相,让学生喜欢的例子。雷夫说:"我从没有感觉到孩子们喜欢我,对我来说,学生信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期待"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充分激发和运用"阅读期待"来增强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好书.捧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在这间教室里,雷夫老帅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中,雷夫老师重视阅读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正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这正是艺术最美的地方。要有多么豁达的教育情怀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学校组织了多次有关雷夫的培训学习之后,我满怀敬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音乐教育可以"不完美",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完美"中追寻"完美"!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充满生机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饱含真情的问候,教育是充满着慈爱的面孔;教育是心动,教育是幸福……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面对我的学生,面对学生每天的个案,我微笑,我幸福.我们在付出青春年华,付出汗水热血的同时,收获着桃李芬芳,收获着自我实现,收获着常人所体会不到的快乐与满足.我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地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全美国最好的老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应邀到中国访问,访问中有一个环节是雷夫老师与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对话 两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对话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们谈自己"教育的失败" 雷夫老师说,他喜欢这个话题,这个话题让他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他说,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曾经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当他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好人"时,他已经遗憾地错过了很多很多.雷夫一直被安排教小学五年级,当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他曾自信地以为自己所给予学生的这一年的教育足可以让他们受用终生但是,他错了.许多孩子在离开他的"56号教室"之后就开始堕落了.  相似文献   

16.
王春光 《湖南教育》2013,(11):63-63
凡是看过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听过雷夫演讲的人,都会被雷夫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深深震撼。在感动之余,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雷夫的教室和我们的教室竞有如此的不同?教室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0,(1)
"快乐女声"全国十强之一的潘辰在"快女"选手中,是最雷人的.这个说:你怎么这么雷人啊?那个说:我被你雷伤了!她听了哈哈大笑,说:没办法,我就是这么雷!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教师雷夫出名了,他的"第56号教室"也出名了。常州市曾邀请他来讲学,引起不小的轰动。雷夫的演讲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心潮澎湃,《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一度脱销。演讲听了,书读了,雷夫回美国了,我们的教育又会有多少改变呢?"那是美国,咱这里是中国,不能像他那样搞"是否又会成为我们不行动、不改变的托词呢?在我看来,雷夫教育观的核心是一句话:在我的  相似文献   

19.
知道雷夫·艾斯奎斯这个名字是在2010年,读他的书也是在2010年,比知道他名字稍晚些,因为学校暑假开展读书活动,我选择了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一书。雷夫创下辉煌战绩,北京、成都、常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激情演讲,让中国教育者好像看到了民族教育的希望。各类媒体,包括知道他和读过他的书的人,对他献身教育、为孩子快乐成长作出的不可思议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大加赞赏,溢美之词不胜枚举。我很佩服他,也很感谢他,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教学创意。但我最看重的,是从他的传奇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我们毕竟不是雷夫,也不生活在同一国度。  相似文献   

20.
徐草 《班主任》2012,(11):12-14
正在雷夫富有情感的笔触下,让我为之震惊的是他对于阅读教育的创新。阅读课在雷夫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学科。他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学着好好读书并且喜欢阅读,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很低。雷夫对阅读如此的重视,不禁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