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日事变"后,茶陵籍革命者积极筹建游击队。1927年8月,茶陵游击队正式成立。活跃边界的茶陵游击队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1930年10月,茶陵游击队并入到湘东独立师,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杨林生 《历史教学》2004,2(6):19-22
南方游击队是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中国共产党留在南方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确立前后,就南方红军游击队问题国共两党经过数月的谈判与磋商,由分争走向合作,对如何确定南方游击队发展方向、如何解决组建后的新四军的领导权与待遇等问题双方互作让步,终于将分散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3.
南方游击队是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中国共产党留在南方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确立前后,就南方红军游击队问题国共两党经过数月的谈判与磋商,由分争走向合作,对如何确定南方游击队发展方向、如何解决组建后的新四军的领导权与待遇等问题双方互作让步,终于将分散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4.
2007年某月某日,天气晴。在我们美丽宁静的校园重地上出现一支十分罕见的队伍——"抄"生游击队。这支名叫"抄"生游击队的队伍是我班的"风景名胜",这个队伍全名叫:被罚抄英语生词且轮流被老师"攻击"的队伍,简称"抄"生游击队。  相似文献   

5.
脚印     
①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支抗日游击队被敌人发现了。②日本鬼子拼命追赶这支游击队。③敌人找到了游击队留在雪地上的脚印。④脚印通往山林中的破庙,敌人分几路向破庙靠近。⑤鬼子发现破庙里有人,马上开枪。⑥打了一阵,鬼子发现对方是从另一方向追来的日本鬼子。⑦鬼子不明白,脚印都是朝庙里走,怎么不见游击队呢?⑧原来,游击队员把鞋子反绑在脚上,鞋跟朝前,鞋尖朝后。⑨撤出破庙后,雪地上的脚印看上去仍然是向庙里走。⑩愚蠢的鬼子上当了,聪明的游击队员顺利地走出了包围圈。脚印@何薇薇 @唐宁  相似文献   

6.
王树人 《高中生》2010,(31):50-51
包森和郭兴:《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战斗故事片《平原游击队》,讲的是游击队队长李向阳接受上级任务,深入敌后,牵制日寇,同时保住公粮的故事。该片中李向阳的原型是包森和郭兴。  相似文献   

7.
"铁道游击队"举世闻名.这支小型抗日武装创建时只有11人,最多时200余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敌人严密统治区内立住脚跟,创造出一系列光辉业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王志胜从"铁道游击队"创立到全国解放一直在游击队工作,并且一直担任"铁道游击队"的副大队长,为"铁道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5):34-44
本文在发现、整理符昭骞将军未完成的《抗日战争中门头沟庄户会战纪要》手稿的基础上叙述、讨论几被岁月磨灭殆尽的平西作战,揭示"察哈尔——平西战役"中国军队失利的首因系第十四军驰援察哈尔战场行动迟缓;破斥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忻口战役档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世纪之履——李默庵回忆录》一致所持的"髫髻山作战是太原保卫战忻口战役的组成部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脚印     
一天傍晚,大雪纷飞,一支游击队被包围在一个村子里,老百姓很为游击员们担心,因为明天天一亮,敌人就会顺着队员们留下的脚印追上来。但游击队长却显得胸有成竹,他一再告诉乡亲们不用担心,自己自有办法突围。第二天早晨,一个连的敌人在村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日寇入侵之时,就表明了坚决抗日的决心,并派人深入敌后开展工作,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同时也组建了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北抗日游击队的建立、东北各地抗日游击队及其游击战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安永 《山东教育》2009,(3):28-28
《夜莺的歌声》讲述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多年的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充分利用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教育资源,通过组织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参观北京人遗址、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先辈爱国、爱科学、默默奉献的精神,瞻仰龙的故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鼓励学生,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立志成才。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学生心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继小品《超生游击队》之后,荧屏上即生出一首中外合营的《超生游击队之歌》,系用印度尼西亚民歌《宝贝》填词而成,着意对计划外超生的讽刺。虽然新词与原曲情感相去甚远,有一种不严肃的玩笑味,但撇开作品本身不谈,在类别上.却是我国歌坛少有的一首讽刺歌曲。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7,(2):35-52
学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全面抗战起点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主流观点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为起点,另一种观点是以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北平南苑为全面战争起点。日本方面称卢沟桥事件为"军事事变",称察哈尔—平西战役、华北会战为"华北事变",战争扩大到中国南方后改称支那事变,其意在否认侵略,推卸战争责任。正确界定事变与战争的概念,把握二者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全面抗战的起始时间不仅有着厘清史实发展脉络的学术价值,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由卢沟桥事变而引发的察哈尔—平西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阶段性标志地位,经此一役,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当电影《平原游击队》《、地雷战》和《地道战》这些弥漫着战争硝烟的抗战电影再次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2005年8月24日,中国影坛上曾经辉煌闪亮的一颗明星悄然陨落。曾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成功塑造游击队长“李向阳”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郭振清因病在天津逝世。郭振清从平民走上银幕郭振清一生在近百部影视作品中饰演了角色,他在影片《平原游击队》中塑造的“李向阳”这个抗日英雄,整整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今年49岁的郭晓清是郭振清的长子,在天津电视台科技频道担任摄像师。因郭晓清的外貌酷似其父,2003年冬天,崔永元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  相似文献   

16.
中日黄海海战百年来一直处于雾裹云封之中。日本史学著作说“追击逃敌的第一游击队是在击沉经远号之后继续追击‘残敌’时收到‘与主队会合’命令的”。于是问题便产生了 :这个“残敌”是谁 ?终战时 ,第一游击队在什么地方 ?戚其章先生提出大鹿岛作战说 ,力图说明海战后期第一游击队在大鹿岛海域作战 ,对“残敌”是谁则避而不谈。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更改了攻击和击沉经远号的时间 ,力图使人相信第一游击队是在击沉经远号后正要北上大鹿岛追击靖远号、来远号时收到“与主队会合”命令的。本文揭开这些人为遮蔽后证明 :第一游击队击沉经远号后直至终战 ,合队环攻、追击的是济远号  相似文献   

17.
《游击队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抗战歌曲,创作于1937年底。其内容的战斗性和轻快流畅的乐曲风格使它保持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抗战歌曲通常都写得雄壮激昂,坚强有力,而《游击队歌》则曲调轻松活泼。“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  相似文献   

18.
“啪 !啪 !———”几声尖厉的枪声 ,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同学们都爬起来了 ,三五成堆地坐在铺位上 ,议论着几天来在圩场上听到的“暴动”的消息。  “看 !游击队 !”突然 ,靠窗的一个同学惊叫起来。大家便都拥到了南面的那几个窗口。真的 ,在一大片齐腰的晚稻田中 ,一队荷枪的游击队 ,像一条长龙似的向着圩场蜿蜒地行进。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红旗 ,在青翠的稻田映衬下 ,显得格外鲜艳。也不知道有多少游击队 ,因为队伍是从远处的山脚下那郁郁葱葱的丛林中一直延伸出来的。  课上不成了。三个教室都住进了游击队 ,操场上也满是人 ,除了忙忙…  相似文献   

19.
这本书,是写一支活跃在华北平原上的抗日游击队的故事。这支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地依靠群众,用各种办法,打得敌人丧魂落魄,胆战心惊。在斗争中,游击队不断地壮大了自已的队伍,有力地支援了主力部队,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林中篝火这是一本反映藏族儿童生活的小说。作者以生动的笔触雕塑了几个藏族孩子的形象。他们都是欢喜打猎的,在打猎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惊险的事情,终于猎得一只野猪来赔偿公家的损失。作品里也反映了少叛民族聚居的地区的建设面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其前身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由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 ,辖四个支队 ,叶挺任军长。当时的叶挺 ,既不是红军游击队领导人 ,也不是共产党员(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出国 ,同党失去联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 ,何以出任新四军军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