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余杰 《新闻前哨》2012,(10):19-19
3月1日,我进入《楚天金报》深度部学习。在这里的日子,可以说是我今后一生受用不尽、实实在在的宝贵财富。每当我打开署有自己名字的那一张张《楚天金报》,报纸上眼睛看不见心里却知道的修改痕迹,就像我身上烙下金报人的“印记”一样真切可见。同时,也真真切切展现出我这3个月来走过的每一步。《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届新闻干部研修班带给我的最大感触。“淘金”一:博学之——收获研修期间,集团领导和新闻大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将新闻策划、写作方法、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如何做一个有观点的记者等知识娓娓道来,聆听之后,如醍醐灌顶。老师们讲的新闻报道“抓题材要恪守新、奇、特、独,做稿子要讲求精、准、狠、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要求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平时要多观察  相似文献   

2.
汪姝琴 《新闻前哨》2012,(10):15-15
总编亲自审核各版稿件,编辑深夜还在办公室值班,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访。研修,收获不仅是业务交流,更收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感动。在湖北日报社研修的日子里,听课,采访,写稿,参与策划,旁听编前会,到部门走访,神秘的面纱掀开了,展示在我面前的是真实鲜活的办报人,“开门办报”这四个字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很感激湖北日报社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在县级宣传部工作的我,工作范围小,接触面窄,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层各面。这次研修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万千气象的社会之窗,给我的成长描下了重重一笔。自我定位、转变角色,和记者一起奔赴采访现场,把授课老师传授给我们的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在行动中去消化吸收,学以致用,特别受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在报社与记者合作、独自采写稿件21条,其中版面头条5条,参与社会部、摄影部分别组织的《喜迎党代会我看新荆楚》版面策划3次。  相似文献   

3.
如今,新闻策划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日常宣传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同是一件新闻,好的策划可使之产生轰动效应,并使新闻成为精品;而蹩脚的新闻策划,不仅不会引起社会反响,相反还会让人倒胃口。那么,如何搞好新闻策划,我们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策划在新闻报道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策划能够让新闻不断地出新。在新闻报道中,人们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快,力图在气势和形式上压倒对方或超过对方。要达此目的,注重策划是一项重要内容。新闻工作是一项主观与客观相联系、相依赖、相作用的工作。有了策划,加强了策划,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闻策划在提高报纸质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报人的重视,为进一步强化新闻策划,把过去不定期的策划,“见子打子”式的策划,变成定期的策划制度,我们提出,在认真完成党报的“规定动作”,提高党报权威性,指导性的同时,通过强化新闻策划,搞好“处在选动作”提高党报的贴近性和可读性,报社编辑部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新闻策划会,将策划的题目和点子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头,今年1至9月,共策划出23个专栏,9个专版,86篇重点稿件的韪和三个系列12 论,实践证明,经过策划的版面,栏目,重点搞件见报后,受到读者好评,我们在新闻策划中,注意从三方面来努力,一是宏观与微观的协调配合,二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三是善于让新闻充分体现其价值,产生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陈边  阿宽 《新闻前哨》2000,(1):43-43
新闻策划如今已不仅是一个时髦词,而且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现实。甚至有人认为: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个媒介要不在策划上下点功夫,没有自己的一手,就势必在竞争中失败。 新闻策划的兴盛缘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理论文化资源的丰富,使编采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新闻策划成为可能;二是新闻媒体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不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必须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尤其是“人无我有,我有我优”的新闻精品。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到“三新”,即开拓新的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7.
刘飞 《大观周刊》2012,(8):257-257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因“国陪计划”,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感谢上级领导给我提供一次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要感谢孝感学院化学系培训班的各位老师与襄阳市二十中领导、指导老师细心周到的讲解。三个月的学习,让我每天都感到很充实,同时也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8.
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在新闻信息和新闻载体都极大丰富的时代,新闻传播已经由“卖方市场”不可避免地向“买方市场”转变。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并记住你的新闻,就不能不重视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闻策划无处不在同城媒体的新闻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独家新闻,二是努力去除同质化,三是加强新闻策划。策划的报道一般都是独家的,别人很难跟。因为策划是一种思想,很难猜的。海南不是一个新闻事业发达的城市,但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却很发达。策划新闻,把新闻做足,各家媒体都在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要坚持哪些主要原则,怎样坚持这些原则,不仅直接事关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而且直接事关新闻队伍建设;不仅是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个理论问题,在坚持新闻策划原则的实践和思考中,我认为新闻策划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又要遵循新闻策划的自身规律。原则即规律,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探讨怎样坚持新闻策划的自身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面前摆着两部新书,一是席文举的《报纸策划艺术》;一是肖云的《席文举新闻策划》(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0年10月出版)。前者是《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结合自己的办报实践,深入阐述了都市报办报理论和经营理论,以及对新闻策划的理论思考;后者则选取了席文举的20个典型策划案例,集中叙述和点评,有策划思维和策划实践的详细记录,也有画龙点睛的理论提炼。细读两书,会发现我们习惯理解的“新闻策划”远远不能概括其内  相似文献   

12.
都市报经营策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面前摆着两部新书,一是席文举的《报纸策划艺术》;一是肖云的《席文举新闻策划》(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前者是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对自己办报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后者选取席文举20个典型策划案例,集中叙述和点评,有策划思维和策划实践的详细记录,也有画龙点睛的理论提炼。细读两书,实际讲的是“都市报经营策划”。其最大价值,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上升到理论,提出、总结和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经营报纸的一套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我认为,以下三点特别重要。策划竞争:…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第六期的杂志让我无比惊喜.尤其是特别策划的“我们在报道”专题。不论是封面、内文版式还是图片选择都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王善忠 《新闻窗》2013,(1):90-91
我们应当知晓: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在变,每一个时代正因为它的变化而极富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感。而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特征,可谓是一个“策划”的时代。今天,我们无不体会了策划对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及如此的需要它。那么,人们每天离不开的新闻更是如此,好新闻尤其需要策划。所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并非是新闻事件,那我们面对新闻事件发生时,所需要策划的就是我们的新闻文稿。  相似文献   

15.
感悟敬业     
2006年3月,我拿到最想要的那个offer——《解放日报》人事部与我签了合约。8月1日,我结束了长达19年的学生生活,开始了第一年的记者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好几次转折,从学生到社会人,从特稿记者到民生记者,从"高屋建瓴"到"一地鸡毛"。每一次报社都给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也给了我许多机会。然而,最初三个月机动部的工作生涯,则是在我新闻生涯中最关键的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机动部记者的采访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下半年,我在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面对面》栏目学习实践,在三个月时间里,我参与了部分节目的选题、策划和采制,目睹、感受了央视同行们对在新闻采访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解和实践,对“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教员:您好!我是您的学员袁月冬,首先我得感谢你的帮助和指导。自参加函授学习的几个月以来,根据教员的学习安排,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写作能力,虽然依旧没有上过稿,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观察分析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你们寄过来的书籍和每月一期的《军事记者》让我不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让我看到了自己和那些未曾谋面的学友们在您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克服缺点、取得进步,让我看到了在您的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新闻写作者的希望。在此,我有几个心结…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贯彻“开门办报”的指导思想.3月1日至5月31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了第一期新闻干部研修班.来自省内23名地方新闻干部和媒体工作者,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采写实践他们在编辑部接受办报理念指导,同时坚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业务研修的大课堂牢牢地建在生活第一线短短三个月,学员们普遍感到收获良多一学员们除了一篇篇鲜活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精品力作,还写出了一份份带着浓浓真情和独特感悟的体会文章本-刊特选编刊发部分学员的文章、首期办班的总结和学者的思考目前,第二期新闻干部研修班已开学,我们希望越办越好,为媒体群众工作提供更多鲜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策划被誉为“科学基础上的智业产业”,是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新闻实践中,选题策划只不过是每天必须的“功课”,是每一个版面的脉络,是每一篇文章的思路。 从今年起,北京晚报科教部延续了多年的科教新闻面临新的变革,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科教新闻要在早上九点清样。当日新闻九点清样,这在北京晚报的历史上还是没有过的。 我们办报纸的人可能都能深刻地体会这样一句话“──截稿时间不等待灵感”。既然截稿时间是铁的纪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寄希望于在早上两个来钟头的时间里,在其他单位还没有上班的情况下来临时拼凑版面,出路…  相似文献   

20.
一、以选题策划推动常走真转。新闻选题策划是做好主题报道的基础。选题策划组织到位.记者采访就比较活跃。我台新闻综合频率先后策划推出的“科学发展在宁波”“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感受新变化喜迎十八大——科学发展宁波实践微调查”等30多个大型专题采访活动.都事先明确了新闻采访主题,让记者清楚地知道下基层采访的主要目的,知道应该怎么写,反映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