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只蚂蚁     
三只蚂蚁外出寻找食物,一只蚂蚁爬到了石阶上,一个小孩手里拿着樟脑丸,对着它画了一个圈,蚂蚁就在圈内循环爬行,徒劳了很长的时间也找不到出口。第二只蚂蚁也爬上了石阶,它看见第一只蚂蚁在圈内循环爬行,不由嗤之以鼻道:"愚笨到极点了,无能到极点了,像你这样,  相似文献   

2.
速度好快     
《少年月刊》2011,(7):124-124
乌龟看到一只蜗牛在艰难爬行,便对它说:“你上来,我背你吧!”于是,蜗牛就上去了。过了一会儿,乌龟又看到一只蚂蚁,便对它说:“你也上来吧!”  相似文献   

3.
[题目]有甲、乙两只蚂蚁从相距600米的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爬行,经过15分钟相遇。如果两只蚂蚁的速度每分钟都提高5米,那么这两只蚂蚁就会在距前一次相遇点15米的地方相遇。已知甲蚂蚁的爬行速度比乙蚂蚁快。求甲、乙两只蚂蚁原来每分钟分别爬行多少米?  相似文献   

4.
领头蚂蚁     
蚂蚁爬行时,头蚁爬到哪里,后边的蚁群便追随到哪里。如果将那只头蚁拿掉,蚁群便被第二只蚁带着,继续爬行。这只新的头蚁,走的路线是与前一只不同的。如果又把这一只拿掉,它身后的那只蚁,又接着带领伙伴们演出同样的故事。因此,蚂蚁们的行迹便纷乱如麻。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道与蚂蚁有关的令数学家兴奋的妙题. 有100只蚂蚁分布在一把1米长的尺子上,尺子不仅离开地面有相当距离,而且尺子很窄,不能让两只蚂蚁并排前进或交叉通过.已知这些蚂蚁都在尺子上或向左或向右沿直线爬行,始终保持每分钟1米的爬行速度.比较奇特的是,任何两只蚂蚁只要碰头,就会立刻掉头向相反的方向爬行.当然,这些个性固执的蚂蚁结局相同——爬到尺子的尽头时一只只相继掉落.现在的问题是: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所有100只蚂蚁都会从尺子的尽头落下去?  相似文献   

6.
蚂蚁在物体的表面爬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研究它爬行的最短距离却涉及到数学中重要的勾股定理.蚂蚁爬行问题也就成了中考的热点.现略举两例,浅析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钟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都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快把它弄死吧!”姐姐不耐烦地说。我紧紧地盯着桌面上那几只小小的蚂蚁出神,毫不理会姐姐的话,因为我想弄明白它们这样辛苦地爬到桌面上到底为什么? 我看着那细得可怜的蚂蚁在桌面上爬行,它的腰微微地弯曲,好像很疲倦似的,我心里暗笑它的无能及渺小。蚂蚁不断地利用它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像要寻找什么东西。几只蚂蚁终于找到了一小块吃剩的蛋糕,并仔细地围着  相似文献   

9.
有100只蚂蚁分布在一把1米长的尺子上,尺子不仅离开地面有相当距离,而且尺子很窄不能让两只蚂蚁并排前进或错过.已知这些蚂蚁都在尺子上或向左或向右沿直线爬行,并且都始终保持每分钟1米的速度.比较奇特的是,任何两只蚂蚁只要互相碰头,就会立刻掉头向相反的方向爬行(掉头时间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蚂蚁爬高     
一只小小的蚂蚁,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它爬上一块平坦、宽敞的大石板,那是一座纪念碑的底座;它又爬上一根粗壮、雄伟的大石柱,那是一位英雄的雕像。英雄威武地挺立着,两眼注视前方。爬呀爬呀,蚂蚁顺着英雄的粗腿继续往上  相似文献   

11.
一只蚂蚁驮着体积比它大100倍的稻草爬行,遇上裂缝,它不是止步不前。仰天长叹,而是把笨重的稻草横在裂缝上.自己从稻草上越过了“鸿沟”。它带着负担上路,却跨过了那道“鸿沟”。  相似文献   

12.
虫虫大变装     
星期日,我和美术老师去公园写生。很快,我就完成了一幅画的初稿,在准备上颜色的时候,我发现一只蚂蚁在我的右手下方爬行。我平时最讨厌蚂蚁了,于是心想:嘻嘻,趁此机会捉弄它一下吧!我用笔蘸了点蓝色在它周围画了一个圈,它果然中计了——染了一身的蓝色爬出来。我差点笑出了声!没多久,我又发现一只蚂蚁。我想,这一定是那只蚂蚁的朋友来找我报仇了。于是我轻轻地捏起它,放到一个有黄色颜料的地方,它便成了“黄蚁”。接下来,我把许多蚂蚁分别染成了红色、橙色、绿色……,最后还找出了脚边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蚂蚁的原因——在离我脚边半米远的地…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三数学《圆》中圆锥展开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出了2005年河北一道中考题: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长 OA=8,底面圆的半径 r=2,若一只蚂蚁从 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则蚂蚁爬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三数学《圆》中圆锥展开图的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出了2005年河北一道中考题: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长 OA=8,底面圆的半径 r=2,若一只蚂蚁从 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则蚂蚁爬行的  相似文献   

15.
题目 一只蚂蚁离开蚁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蚁巢中心d1的A点处时,速度为v1.设B点到蚁巢中心距离为d2(d2〉d1),则蚂蚁从A点爬到B点需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6.
在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蚂蚁怎么走最近》中,我们已经知道,当一只蚂蚁在一个圆柱、棱柱等几何体上爬行时,要计算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通常都会将这样的几何体展开,然后在一个平面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最短路程。  相似文献   

17.
一、例题呈现 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57页的一道例题中描述了一只聪明的蚂蚁,相信这只聪明的蚂蚁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图14.2.1,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  相似文献   

18.
[题目]在今年的江苏省数学科普知识电视抢答赛五年级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地球仪上的赤道大圆与过南北极的一个大圆相交于A、B两点(如下图),有黑、红两只蚂蚁从A点同时出发,分别沿着这两个大圆爬行,黑蚂蚁沿赤道爬行一周要14秒,红蚂蚁沿过南北极的大圆爬行一周要24秒,那么1小时内黑、红两只蚂蚁在B点相遇了多少次?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44 ̄4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周长演示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师随画面叙述: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快要举行了,蚂蚁王国正在紧锣密鼓地选拔爬行运动员,两只小蚂蚁中的胜利者将代表蚂蚁王国参赛。它们两个分别沿着两片树叶的边线爬行,看谁先爬完一圈谁胜利。(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生1:我选小蚂蚁,小蚂蚁用的时间短,爬得快。生2:我选大蚂蚁,因为大蚂蚁的爬的叶子大,路程就长。生3:选大蚂蚁,两只蚂蚁用的时间只差一点点,但大蚂蚁围着大叶片爬了一大周。生5:对,其实…  相似文献   

20.
[题目]在今年的江苏省数学科普知识电视抢答赛五年级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地球仪上的赤道大圆与过南北极的一个大圆相交于A、B两点(如下图),有黑、红两只蚂蚁从A点同时出发,分别沿着这两个大圆爬行,黑蚂蚁沿赤道爬行一周要14秒,红蚂蚁沿过南北极的大圆爬行一周要24秒,那么1小时内黑、红两只蚂蚁在B点相遇了多少次?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