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文 《家长》2006,(Z2)
作为家长,怎样才算是尊重孩子呢?美国密苏里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授列举了33种尊重孩子、28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和行为,供家长朋友们参考。尊重孩子的表现与行为1.认真听取孩子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2.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儿。3.与孩子一同读书。4.和孩子一起画画儿。5.赏识孩子的才能。6.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孩子之间的争吵。7.喜欢听孩子最爱唱的歌。8.对孩子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9.与孩子进行目光交流。10.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11.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12.尽量为孩子安排一个能与父母或某一方相…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孩子的创造性(一)首先需要有自由的家庭气氛。如果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有太多的限制,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要允许孩子去想和表现,才能使孩子得到勇气。(二)孩子专心想什么问题的时候,不要去妨碍他。应该鼓励孩子“再进一步想想”、“再换一种方式想想”、“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做试试”等等。(三)想要孩子做什么的时候,一开始难度不要太大,否则容易失败。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失败,而要让他尝到甜头,这很重要。(四)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一开始就告诉答案,父母要帮助和鼓励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的答案是错的,也允许孩子对答案作出说…  相似文献   

3.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就自己去做,不依赖别人。对孩子从小就要灌输这种思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对孩子的事情不搞包办代替。第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意识。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坚定信心。让孩子从成功中体会自己有力量、有本领,尝试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意识。第三,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意识。好奇,就是对事物有新鲜、新奇以及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培养孩子的好奇意识,不要只被动地等  相似文献   

4.
《教育导刊》2004,(22):62-63
一、尊重孩子的创造性 (一)首先需要有自由的家庭气氛。如果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有太多的限制,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要允许孩子去想和表现,才能使孩子得到勇气。  相似文献   

5.
秘鲁把幼儿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对孩子的感性认识上,由此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在秘鲁,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总是先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成人一样,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完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后,父母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即使父母这时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从而认真吸取教训。孩子和父母的互相依赖关系就是由此建立起来的。秘鲁家长很善于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主动去做。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而是把孩子当一个完整的人来尊重。秘鲁的父母认为,让孩…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成人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因此 ,他们总一意孤行地按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去教育孩子,有时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样教育孩子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其实 ,成人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教育孩子。   1.要爱护、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自主性、有自我内在要求和发展潜力的个体。   2.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意愿与选择,只要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成人应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失败也不要训斥。   3.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允许孩子失败和犯错误,…  相似文献   

7.
朱党龄  张敏 《湖南教育》2004,(16):42-42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掌握必要的家庭育人方法,备好家庭教育的金钥匙很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开始。要让孩子学会自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生活上,做到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用过的东西归还原位,自己说过的话或答应了别人的事要重信守义。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应承担一份责任。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表演、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9.
我以前看过一些国外专家写的有关家教方面的书,书中提倡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作主。我觉得这样的观念很好,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很多事情让他自己来做决定。现在孩子已经6岁,我却发现他越来越固执了,特别会强调理由。明明是不合理的事情,也会被他说得头头是道,我有时都很难说服他。再加上有爷爷奶奶在一旁帮着他,他就更固执了。请问我该怎么把握好“让孩子自己作主”这个度呢?北京崔毅江答: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主的观念之所以很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归根结底就是由无数选择组成的。孩子从小学习选择,从小事开始学…  相似文献   

10.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11.
一味地要求孩子表现得过于顺从,凡事没有主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这对孩子今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独立自主的个性。"小事"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平时从小事中学着自己拿主意,如买文具、挑衣服等。而当遇到"大事"时,家长也应首先给孩子提供  相似文献   

12.
张欣 《宁夏教育》2013,(5):73-74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听到和看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斥责、威胁或哄骗、利诱多于鼓励和赞赏,即便是鼓励有时也表现出“瞎鼓励”,为鼓励而鼓励,缺乏度的把握和科学的方法,以致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调皮"孩子虽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个性、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孩子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不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朋友,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调皮"幼儿,教师应多给调皮孩子表现的机会,关爱孩子,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当好家长的十个要点1.经常喜欢跟孩子在一起。2.尊重孩子,对他有信心,肯定他的长处。3.尽量接受孩子的各种情感,但不完全接受他的行为表现。4.尽量向孩子讲清楚对他的希望和要求,同时也讲清楚不适当行为的结果。5.让孩子自己选择做各种事情的时间(如:作业、游戏、看电视等)。6.从不惩罚孩子,但总是让他体验和看到各种行为的结果。7.通常用描述的方法表扬孩子  相似文献   

15.
1.家长应在对孩子进行耐心劝导和认真的谈话之后使用奖惩手段。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应让孩子知道惩罚他是应该的,是为了让他改正错误。2.对孩子进行奖惩时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家长应选择恰当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改正错误。3.如果连续进行奖惩而没有向孩子说明理由或原因,孩子就有可能只对奖惩做出反应而不清楚为什么会受到奖惩,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4奖励孩子是为了鼓励孩子表现得更好。适当的奖励有助于使孩子遵守良好的行为规范。5.对于孩子有可能做到、但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事情来说,意外的奖励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效果。6.…  相似文献   

16.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家长,怎样才算是尊重孩子了呢?美国密苏里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授列举了33种尊重孩子,28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和行为,供您参考: 尊重孩子的表现与行为 ●认真听取孩子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与孩子一同玩乐。 ●和孩子一起画画着色。 ●赏识孩子的才能。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间的争吵。  相似文献   

18.
张延增 《早期教育》2000,(10):11-11
法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崇尚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母亲必须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母爱,同时也必须具备严格的教养方法。孩子从小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学习怎样待人接物等礼仪举止。家庭一般都有严格的家规,如吃饭时,父母不允许孩子随意讲话,孩子晚上不准外出,不能随意交友,父母有权指导孩子选择一起玩的小朋友等。法国的父母们很重视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能做的家务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知道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光荣。  相似文献   

19.
安扬 《家长》2013,(5):14-15
一、家庭中的"尊重教育"的内容1.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家庭教育中,切忌讥讽、嘲笑、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即使是在批评孩子时,也不能说"过头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给孩子留面子,也是给孩子留下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孩子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2.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春 《教育导刊》2007,(1):55-56
冯淑娟的著作《他们怎样管教孩子——美日韩幼儿独立性教育一瞥》,引起了我的深思。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父母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的方法:(1)鼓励孩子从小独睡;(2)让孩子从小了解劳动的价值,并让他们参加日常劳动,做些家务;(3)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隐私权;(4)通过对孩子进行“金钱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