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搬家     
梁超伟 《新读写》2008,(10):34-34
买房是现在的一大热点。搬进了大屋却觉得冷清,人和人之间也似乎有了隔阂,这是都市生活的一大问题。小作者一家人显然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搬进大屋,环境好了,但更怀念那温馨的小屋,读来真切。  相似文献   

2.
向军 《老年教育》2009,(7):30-30
程腊秀今年37岁,家住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5年前,她的丈夫彭礼禄和哥哥外出打工,不幸在辽宁一家小煤窑遇难。她强咽泪水操办丧事。彭家兄弟还没下葬,村民就开始议论:程腊秀肯定会离开彭家……腊秀抱着丈夫的遗像,对公婆承诺:“只要我有饭吃,决不让你们挨饿!”由于小煤窑老板只给了两万多元安葬费,办完丧事所剩无几。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程腊秀带着年幼的儿子,还要赡养公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背景幼儿所处的园区附近,座落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岭南建筑——西关大屋。踏青时节,我曾带领幼儿外出到西关大屋进行水墨画写生,当时,幼儿围着西关大屋中斑斓的满洲窗细细观察、赞叹不已。满洲窗作为西关大屋的组成部分,是岭南建筑文化中富有个性的代表,以鲜明的颜色特征和易于识别的几何结构特征而深受人们喜爱。回园后,不少幼儿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满洲窗的浓厚兴趣。上周的美工区活动,有两个幼儿拿着自己用曙红、藤黄  相似文献   

4.
张谷英大屋现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本从风水学的角度研究入手,分析了张谷英大屋的选址和布局,从而论述了张谷英大屋的风水地理,对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谷英村     
《新高考》2009,(1)
张谷英大屋是一座古老的张氏家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张谷英大屋所在地的张谷英村,在1994年被岳阳市评为“岳阳十景”之一,定名为“古村遗韵1102002年11月,张谷英村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评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民居的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居住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湘东北地区大屋民居所蕴涵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居住文化因子,揭示出大屋民居与中国传统建筑在文化思想和精神实质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三十一 夏孩 临猗县方言称小儿为“夏孩”,读xǐahéi。但“孩”读héi如“开”读kēi音,系ai韵音变所致,毋庸赘释。“夏”之训小,则须略作解释。按“夏”之本义训大,如“夏屋”即“大屋”。《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毛《传》曰:“夏,大也。”孔颖达《疏》引王肃曰:“屋则立之于先君,食则受之于今君,故居大屋而食无余。”《楚辞·大招》:“夏屋广大”。夏屋亦即大屋。又如  相似文献   

8.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被你轻声唤醒,你告诉我家里来了一只小鸟.果然,它正在东突西撞:从小屋飞进大屋,又从大屋飞进小屋,急欲突围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正>我想我是最后一个见到他们的小孩了。1.牵着小猪唱花鼓的盲艺人我的爷爷奶奶喜欢听花鼓戏。唱花鼓的地点就在奶奶家大门堂一间叫大屋的空房子里。大屋也是正月悬挂祖宗像,元宵节摆放灯笼、四方灯头的地方。虽然大屋没有门面,却是整个大门堂最尊贵、最重要的位置。表演者是一对外面来的盲人夫妇。妻子的视力可能还没有完全丧失,来的时候她走在前面。丈夫的眼窝很明显地往眼眶里凹陷,  相似文献   

10.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被你轻声唤醒,你告诉我家里来了一只小鸟。果然,它正在东突西撞:从小屋飞进大屋,又从大屋飞进小屋,急欲突围的样子。至今我也不知道这只小鸟究竟是怎样进入居室的。显然这是一只幼鸟,  相似文献   

11.
正仇英出身于穷苦人家,10岁时便拜漆匠为师学习技艺。据载,仇英随漆匠当学徒后,在东家干活时每遇不识之字,便瞅着机会请教别人。如此数年,竟也掌握了常用汉字的十之八九。漆工分大作与小作。大作油漆家具、门窗等,小作则在高堂大屋的梁柱上用油漆进行彩绘,仇英学的即为后者。时间既久,他慢慢地便对绘画产生了兴  相似文献   

12.
就因为我是一个不能延续彭家香火的女孩,家里其他人都冷眼对我,只有母亲依然冲我微笑。她总是说,我是她的希望。她希望我不输男孩,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广州的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许多人可能忘记了那些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西关大屋、地道的小食和我们广东的艺术——粤剧。然而,在一个清朗的早晨,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突然兴奋地对我说:“曾老师,我昨天跟爷爷上剧院看粤剧了!我看到那个将军拿着一把大刀,好威风!”随即一群孩子都凑热闹地围在我的身边热烈地讨论着:“我也在电视上看过粤剧!”“我爷  相似文献   

14.
曾艳 《教育导刊》2007,(3):39-42
设计意图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广州的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许多人可能忘记了那些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西关大屋、地道的小食和我们广东的艺术——粤剧。然而,在一个清朗的早晨,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突然兴奋地对我说:“曾老师,我昨天跟爷爷上剧院看粤剧了!我看到那个将军拿着一把大刀,好威风!”随即一群孩子都凑热闹地围在我的身边热烈地讨论着:“我也在电视上看过粤剧!”  相似文献   

15.
洪家大屋官厅墙壁上的题字是太平军古隆贤部所为。它借古讽今,抒发对时局的看法和感受。题字成为十个月后该部全体投降清军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6.
萧红故居一共有五间小屋,其中有两间屋子都是书。我再仔细一看:哇!竟然都是萧红写的,她真了不起。萧红阿姨仅仅活了31岁就离开了我们,她那么年轻,真遗憾!如果她能活70岁,那她写的文章还不得装满两大屋!  相似文献   

17.
外婆的家     
外婆的家是妈妈过去的家,我舅舅现在的家,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随着我的长大懂事,我已渐渐不喜欢去那里了,因为外婆家的变化,令我有说不出的滋味。外婆的家——舅舅的家外婆退休了。可是,外婆依然是那么地健,在家忙里忙外。每天晚上准时在我舅舅一家回来时摆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但是舅舅竟一句感激的话也没有,每天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留下一片狼藉让外婆收拾。外婆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毫无怨言。终于有一天,外婆将大屋让给了  相似文献   

18.
门其实开着     
一回回的争吵使我变得封闭;一重重的封闭使我变得消沉;一次次的消沉让我认为自己已脱离了父母,让我认为自己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于是,我便将自己反锁在一个名叫“孤独”的大屋中,屋前有一条叫“代沟”的大河,河上没有桥。大屋的每扇门上都挂着刻有“封闭”的锁,钥匙却早已被我扔出了围墙。曾经,我以为听着MP3、哼着小曲的生活是快乐的;曾经,我以为拒绝关爱、反抗到底是潇洒的;曾经,我以为自己的心门已被牢牢锁住。可是——一切的醒悟来得并不迟。就在这学期,学业已使我有些吃不消的同时,“流感”又“入侵”了我的身体。躺在床上,只觉得头…  相似文献   

19.
土家三姐妹园了读书梦□朱永华一张2000元的汇款单从特区珠海汇到了湖南龙山。这是广东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十大杰出、珠海市友谊公司进出口部经理伍耀培先生资助孤儿彭银莲、彭丽琼、彭丽霞三姐妹继续上学的学习生活费用。彭家三姐妹现住湖南省龙山县贾市乡锁湖村,父...  相似文献   

20.
张谷英大屋现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本从综合研究入手,分析了其建筑状况,排水系统的特征和建筑风格,对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