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初等信息技术考试是面向社会测试应试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测系统,作为一种标准参照考试,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一直以60分作为合格标准,但实践证明,60分并不能作为判断考生是否合格的永恒标准。该考试系统是上机考试,社会考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对象年龄差异较大,覆盖小学2-6年级,且每个级别会有不同年龄学生参加,60分的划界分数忽略了每次参加测试的被试者的平均能力不同这一事实,也忽略了同一次考试不同考生抽到的题目不完全一致的事实。这样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即我们只能了解考生的相对能力和相对位置。如果不能正确地将考生归入恰当的等级类别中,这种等级考试的价值就会受很大影响。因此,本文对该考试系统的"合格"标准分数的设定进行研究,利用Angoff法设定划界分数,客观地应用到被试群体中,在提高考试信度、效度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地确定合格标准是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上是以60分作为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而国外发达国家大多是在考后通过专门标准设置的过程,再确定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我国大规模教育考试传统上以60分作为合格标准划界分数,主要是因为在命题阶段采取了命题质量控制方法,使得刚合格考生的得分在60分附近.本研究以某市高等数学统考课程考试为例,在考前以传统60分合格标准为目标,在命题阶段采取命题质量控制方法,使得刚合格考生的得分在60分附近,而考后通过Angoff标准设置方法专门确定合格标准的划界分数,对比这两种方法过程和决策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论表明:考前命题阶段的合格分数调整方法与Angoff标准设置方法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但两者结果却相差较大,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在考后通过专门的标准设置方法来设定合格标准更为科学和全面.  相似文献   

3.
Angoff法及其衍生方法在资格考试合格线设定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惧  何佳  安滔  高靖 《中国考试》2007,(6):23-26
测验合格线的设置关系到能否正确判断考生是否达到执业所需的最低知识技能水平。国内外对合格线设置确定的研究长达50年,方法有上百种。本文侧重于合格线设定中最经典的方法——Angoff法及其改良、扩展方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由12位专家参与,使用修订式Angoff法对接2016年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包括四个步骤:熟悉阶段、考试说明阶段、标准设定阶段和效度验证阶段,并采用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专家判断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专家判断具有良好的外部一致性,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对应量表四级,原始分的分界分数为58.9%。研究最后对于对接量表实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考试研究的新课题:对考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考试的评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评价。考试事实作为特殊的价值事实,决定了考试评价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试质量分析是考试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对考试试题的评价和对考生水平的评价。考试评价应建立在完备的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考试政策及相关规范为评价标准,借助于评价者的学科教学经验以及对考生情况的掌握,而对考试试题和考生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湖南省跳箱体育高考生的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跳箱考试难易适中,但考生成绩整体不高,考试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考生成绩偏低的原因是身体素质不合格,心理素质不良,动作不规范以及对考试规则不了解.因此文章希望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全面、系统的训练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考生的跳箱成绩,使考生在体育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的分类标准比较混乱,存在诸多争议。Bookmark法最早是由Mitzel等在2001年进行系统描述的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设置标准等第划界分数的方法,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先介绍Bookmark法标准设置的基本原理,以及执行Bookmark法的基本程序。然后,以高等教育统考课程《高等数学》为例,在考后利用Bookmark法进行标准设置,确定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第的划界分数。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考试中,考生对作文的正确审题非常重要。本文对四级考试历年一些作文题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其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一些对作文审题和编写提纲的方法.以提高考生的写作分数。  相似文献   

9.
课程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而考试只有经过分析和评价之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考生的成绩反映了考生对某门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试卷题目只有成为该课程所要考核的知识点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考生所得的分数才有实际意义,考生总体的分数分布能提供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Angoff方法有效性的检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goff方法是标准参照测验中确定分数线的常用方法,本研究提出了质量系数、校正的Angoff分数线等概念和计算方法,对Angoff方法有效性的检验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评判者的个人特性和质量系数的相关,研究验证了Angoff方法得到的分数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加分专业考试、高水平运动员专业考试、普通体育专业考试、体育单招专业考试,这四类考试都与体育有关,但面向的考生却大不一样。本文就帮助考生分别了解一下。体育加分专业考试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经省教育厅专项考试认定合格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考成绩增加1 0分投档。我省对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组织的省专项认定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阅卷更节省了不少人力,为了适应快速阅卷的需要,使技校招生考试现代化,湖北省从1993年起对技校招生考试进行了改革,除考生要填“报名信息卡”外,考试办法也采用了标准化考试,同时考试科目及各科分数  相似文献   

13.
一、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基本功能1.测量功能测量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通过招生考试区分考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反映某一部门、某一地区教育水平的状况。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作为一种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的考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统一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作为解释考试分数的参照,对每个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作出鉴定与比较,各科分数累加为统考成绩。通过对参加各类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所有考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评析与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成员对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化基础。成人高校考生成绩,不仅是判断考生是“合格”…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物理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根据考生成绩,按照国家确定的招生计划,由高等学校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判断学生学习成效的最重要依据仍是考试成绩,很多考生在考试时采取传纸条、夹带考试资料等手段作弊,还有通过替考来骗取好成绩。为了有效防止学生替考作弊问题,随着指纹技术的发展,在考生考试前通过采集考生的照片和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写入一张IC卡中,并在考场中设置读取该IC卡的设备,通过现场比对指纹信息和照片信息进行判断即可  相似文献   

16.
韩宁 《考试研究》2009,(4):68-78
分数报告是实现教育考试功能的重要环节,考试机构应该树立把考生作为消费者的观念,提供尽可能准确、充分、易于理解的分数信息服务。本文指出了考试分数报告中的常见问题,介绍了AERA/APA/NCME行业标准对考试分数报告的要求,并讨论分数报告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对几个技术细节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在题目映射、垂直量表、诊断性分数报告等几个环节介绍了具体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考试中标准设置过程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设置是执照和证书授予过程中的证书测试、执照考试和水平考试等不可缺少的过程。本文以参加2006年全国统一命题英语水平考试标准设置的专家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基于考试内容的专家判断法确定合格标准,讨论了该方法的判断标准误以及参加判断工作的专家对所采用标准设置方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学习能力考试的概念,韩国教育部是这样定义的:大学学习能力考试是“为了对完成大学教育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以泛学科的、课本展示的高中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包括大纲外的相应水平的内容)为依据设置的检验高层次思考能力的学习能力考查”。韩国大学学习能力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大学自我调节机能和考查大学教育中所需的学习能力,以选拔合格考生,促使高中教育走向正规化、公共化。其机能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学习能力考试在于提高选拔合格考生的合理性。这里的大学人学合格考生指的是进入大学学习并能够圆满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化学)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会考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由高等学校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高考...  相似文献   

20.
商务汉语考试(BCT)是为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从事商务活动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BCT有纸笔考试和机考两种并行的考试形式,以满足汉语考试用户的不同需求。本文将机考(CBT)的考试结果与纸笔考试(PBT)的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BCT机考的设计作出评价。比较的结果显示:BCT纸笔考试和机考的考试结果总体上比较接近,输入汉字与手写汉字的样本在判断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上都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因此对两种媒介的考试进行统一的分数解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