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从贺拉斯·沃尔波尔开创了哥特式小说之后,这种充满着神秘和恐怖的小说样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拉德雷弗夫人,M·G·刘易斯,玛丽·雪莱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哥特式小说迅速走向了它的鼎盛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拟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具体分析揭示哥特式小说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古老的英国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自中世纪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 18世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 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弗·狄更斯的《双城记》,威廉·麦答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姐妹便是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  相似文献   

3.
一天,《红书》的编辑请毛姆(注:英国著名作家)列出他认为的世界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于是就有了如下一张书单——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奥诺雷·德·巴尔扎克:《高老头》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4.
格雷厄姆·格林和他的小说谢亚群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1904—1991),是当代英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大师。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认真思索,勤奋创作,写下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六本短篇小说集,还发表了大量的剧本、评论、散文、诗歌...  相似文献   

5.
新小说派     
流派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法国文学界出现的一支新的小说创作流派。以阿兰·罗伯一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法国文学评论家称他们为“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6.
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样式,间谍小说已有颇长的历史,其间也涌现出一些很有名气的作家,如威廉·勒居、约翰·巴肯、埃里克·阿姆布勒、萨默赛特·毛姆、格雷厄姆·格林、伊恩·弗莱明、莱恩·戴顿;发表过不少风行一时的作品,如《1910年的入侵》、《三十九级台阶》、《间谍的墓志铭》、《英国间谍阿申登》、《出售的枪》、《带着意中人由俄国归来》、《柏林葬礼》。  相似文献   

7.
[流派概述]“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早在1901年,法国画家于连的一组图画被冠以这个名字。其后,塞尚、梵高的作品也被称为表现主义的绘画。在文学领域,德国的一些年轻作家在1901年创办杂志《狂》。评论家威·沃林格尔在第二期发表文章,表现主义于此正式成为文学流派的名称,被人们广泛采用。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还有德布林·埃德施密德勃各德,利希曼等人。[独门秘笈]强调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描写,表现自觉和下意识,外界的现实不过是用以表现作家思想的一种道…  相似文献   

8.
J.D.塞林格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大陆。文学方面也是如此。早期的美国文学,主要是模仿欧洲的文学作品。至马克·吐温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文学作品。之后,大师辈出,像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欧·亨利 (代表作《麦琪的礼物》 ),杰克·伦敦 (代表作《马丁·伊登》 ),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 (代表作《喧哗与躁动》 ),海明威 (代表作《老人与海》 ),赛珍珠 (代表作《大地》 ),索尔·贝娄 (代表作《赫索格》 )等。而 J.D.赛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则是二战结束至今美国文…  相似文献   

9.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之一是私人侦探小说。雷蒙德·钱德勒可以说是这类小说的最有影响的创始人。他小说中的主人公、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的声音和相貌反映在  相似文献   

11.
针对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互动模式的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渗透学习风格的理念,以整合的方式建构有效的学习模型,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出色的文体学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中短篇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尤其是每篇作品中叙述视角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使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波特带来了如潮的好评,波特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短篇小说《他》中,凯瑟琳·安·波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家境贫困、生育了一个智障儿子的母亲形象。而关于这一人物形象有不同的评论。通过分析这篇小说中智障儿子“他”的蕴意以及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来探讨母亲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个小说中波特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展示了一个经济条件困窘的母亲由于生活所迫不能更好地照顾好智障的孩子时经历的内心的不安和挣扎,那种认为她既是善良仁爱又是自私冷酷的虐待智障儿子的母亲的评论,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凯瑟琳.安.波特是自薇拉.凯瑟以来最受称颂的美国女作家,中篇小说集《灰色马,灰色的骑手》是她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集中,波特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以及多声叙事、重复、内心独白等多种叙事策略来揭示西方现代人在社会动荡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信仰危机,展现了人与上帝之间疏离、背弃和和解的三种关系,表达出作者对自我、信仰及人类救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小说家,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而受人推崇。论文从女性视角的特色、女主角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小说中人物评价和人物冲突的描写这三个方面,讨论她在《偷窃》刻画女主角的视角以此对其性格的剖析。揭示出当时社会中人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矛盾时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16.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了不少丰满的女性人物,“米兰达”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马戏》与《坟》这两篇短篇小说作为主人公米兰达童年故事的收尾之作,在整个“米兰达”系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波特看来,人性之恶源于童年时所受到的各种创伤,而这些创伤导致了儿童天真的丧失.《马戏》和《坟》标志着米兰达“天真的堕落”,为成年后米兰达的创伤埋下了伏笔.本文以创伤为视角解读这两篇小说中的儿童心理创伤,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波特对于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老人》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米兰达"系列小说中的一部。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描述了女主人公米兰达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本文选取在这三个部分中米兰达所参与的及物性过程作为分析材料,并通过对语料中"前景化"的及物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米兰达从无知,迷惘到坚定的成长过程及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为"米兰达"这一文学角色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毕淑敏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对推动毕淑敏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毕淑敏小说中的共性作为研究的视角,可以把握到毕淑敏的创作观念、价值取向及创作趋向,为其小说的研究与批评提供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is a short story by Katherine Anne Porter representing her views of southern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male-dominated world.On the one hand, Granny Weatherall stands for a typical southern woman who cherishes the conventional values in southern partriarchal society.On the other, the sense of selfhood obtained from suffering many mishaps in her lifetime, in return, however, strengthens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narrative technique, thus drawing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a strong, independent woman.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本文试图对其情节独立的短篇小说中一些经典篇章进行话语模式方面的探讨,并着重关注其中直接引语及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从而对其作品做较深层次的分析,力图体会话语模式在传达小说主旨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握波特在这些小说中所揭示的现代社会中人类情感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