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各地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的统考。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涉足破冰之旅,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钩。1185名上海高三考生完成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预录取300名考生,这些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意味着“面试”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高考考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2012年复旦大学“望道计划”自主招生面试中.有一道题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谁大?”来自苏浙沪参加面试的237名考生.大多数对问题表示困惑。有的考生埋怨,“望道计划”自主招生是寻找有志于基础研究的读书苗子的.面试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无厘头”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语     
考生需要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对于高三考生而言,准备申请材料、笔试、面试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对于大多数高三考生来说,高考才是主线,考生应该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实力、是否基本满足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再决定是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相似文献   

4.
4月1日、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了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有300人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这是我国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据报道,复旦大学为这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招生改革制定了严密的措施,确保“尽量不漏过一个未来人才”。在各省相继公布2006年高考新规的同时,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名校实施了今年高考的最重要改革——直接通过面试来录取新生。4月1日、2日,上海有2000余名考生接受了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考面试,他们每人接受由5位专家组团的面试,而面试的结果于4月5日公布。如果此次面试通过,就意味着他们直接迈过了复旦或上海交大的录取门槛,虽说两个月后他们还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不会影响此次录取结果。而没通过面试的学生,并不影响其通过高考再报考复旦和交大。上海两所名校此次的面试招生改革,之所以引起外界格外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继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之外,首次将高考分数与录取完全脱节,直接以面试来录取新生,强化了名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面试,更易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一考定终身”。  相似文献   

5.
一、自主招生概况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扩大自主权利的一个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上海地区除外,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若干加分的优惠。因此,许多高中,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的时间了。对于这场自主性极大、和高考关系紧密的考试,你了解多少?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绝大多数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仍必须参加高考(少数例外),他们在被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究竟哪些学生适合自主招生呢?一般而言,有实力的  相似文献   

7.
廉春雷 《辅导员》2009,(4):29-29
2006年春天,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校实行了通过面试自主招生的尝试,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亮点。两校通过对上海若干所重点高中优秀学生的面试,在经过双向选择、考生确认环节之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自确定了291名,共582名考生,约占复旦大学2006年总招生比例的10%。  相似文献   

8.
平地而起 想象一下,你的高考会多么紧张?如果你因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多了一次高考以外的机会,去一所万人艳羡的大学,你会多激动?2006年,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首次推出了录取形式的改革试验,通过面试可以录取300名考生。这是高校对人才的多样化选拔,也是对考生“天大”的好消息。与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这种面试录取突破了以往的“面试不能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说了算”。  相似文献   

9.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2,(16):21
自主招生考试问住的不仅是考生复旦大学首届"望道计划"自主招生面试中,一些"奇怪"的问题把考生问住了。一名来自江苏的考生走出考场时连连摇头,"考官问我看没看过《西游记》,我说看过,之后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我一听题就懵了。最后还是没答好,不知道哪个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大学“校长推荐制”和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的公布,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往年自主招生的情况来看,自高校公布自主招生办法,考生和家长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到考生从12月份开始准备报名并投递申请材料,1、2月份参加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整个过程约长达三个月。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三个月时间太关键了。如果想要参加自主招生测试,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才能省时高效呢?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显示,高三学子认为参加高考既是个人意愿,又是别无选择的唯一出路;高考不应"一考定终身",而应该有多次考试机会,赞成加考面试;支持高校自主招生,招生依据应该是考生高考成绩、综合能力、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现行高考制度比较公平,但效率不高;考试命题不能很好地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能在公平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考试效率。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2006,(9):16-16
2006年,300名上海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而是通过“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复旦此次试点虽然以“面试”决定录取,但在录取过程中并不完全脱离“测试”。按照规定。凡符合招生改革要求的报名学生必须通过由复旦大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简单地说,“自主面试招生”就是不用参加传统的全国高考,没有高考成绩,不照分数线录取,而是由招生的大学自行组织本校教授、专家,和考生进行面对面的现场问答式交流,并直接决定是否录取该考生。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海的复旦和交通大学今年率先实行了这一被称为“中国高考破冰行动”的全新招生模式。最后复旦大学预录取了298人,上海交通大学预录取了300人,16人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两校实际共录取了582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应届高三学生,我有幸亲历了复旦大学率先试行的“高考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这次考试由面试成绩决定录取结果,给目前的高考吹来了一股新风,给中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出了信号。我的面试被安排在4月2日。我分别来到5个不同的房间,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校园博客     
博览天下"2006:中国高考制度坚冰被打破2006年4月6日,随着598份“预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招生”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收到通知书的598名上海学生也因此成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他们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面试获得了入读这两所名校的资格。今年3月初,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宣布了自主招生改革方案,和以往高校自主录取中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两校录取方式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这也标志着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坚冰在2006…  相似文献   

16.
部分高校或专业在招生时,除了要求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外,还须通过加试(面试),加试(面试)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的考生将不能被录取(体育类考生参加的体育考试、艺术类考生参加的专业课考试不属于加试范围)。各院校的要求不同,加试(面试)的时间、内容也不尽相同。考生应密切关注相关院校的招生简章,按照各院校的要求按时参加加试(面试)。  相似文献   

17.
面试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大特色.高校通过设置面试环节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面试采用评委老师与考生“多对一”“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没有统一的试题而令人倍感神秘。自主招生在即,有的考生关注面试试题,有的考生研究面试攻略……本文将为考生揭开自主招生面试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昨天是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中江浙考生面试的日子。411名来自江苏和浙江的考生冒着冬雨赶赴上海,接受了复旦大学专家团的面试。记者昨日在场外采访了多位考生,实录他们参加面试时所遇到的“刁钻”问题,供读者们细细品味。(《扬子晚报》2月8日)  相似文献   

19.
4月17日 ,记者从省教育厅招生办获悉 ,今年我省高校对口招生有关政策和办法出台。符合条件的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含中师)、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须在5月1日至10日办理报名手续。据介绍 ,今年对口招生计划分为高职本科、高职专科两类 ,生源计划由教育厅下达 ,不预分到市州。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 ,考试科目采用“3 2”形式 ,即语文、数学、外语加两门专业基础课。报考师范类及职教师资班的考生还要参加面试 ,未参加面试或面试不合格的考生 ,不能录取 ,对口招生的录取控制线根据计划和考试成绩 ,按层次、分专…  相似文献   

20.
吴敏 《上海教育》2010,(18):20-20
从2005年开始,上海3所民办高职院校首次试行自主招生,到2010年上海高职自主招生院校已达24所。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