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素质与体力、技术、战术的发挥,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运动员如果情绪紧张、低落或者激动、发怒,则机体的潜在力量就不能充分发挥。健康心理对于门球运动员也很  相似文献   

2.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反映,紧张情绪是人在焦虑状态时的心理和精神反映,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表现往往尤为明显,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对竞技水平十分不利,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还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地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相似文献   

3.
情绪消极是指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刺激下 ,对超限心理负荷所产生的一种失常的心理体验。表现为心情不安、有恐惧感、紧张过度和情绪失控。由于这些心理状态的出现 ,使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 ,并会导致智能下降、知觉迟钝、行为刻板 ,对比赛失去信心。克服情绪消极的方法主要有 :———激励法。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个性与客观影响 ,激发运动员比赛的士气 ,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转移法。运动员的恐惧、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往往是由于特定的思维定势和注意定向所引起的 ,对此可采用注…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结论得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表现主要为过度紧张、赛前的过度兴奋和赛前的情绪冷漠等,影响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因素主要为自身因素、家长和教练员因素以及比赛环境因素,其中自身原因是影响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最为主要的因素;并从家长、教练、青少年自身角度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提高赛前心理素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紧张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参加比赛,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比赛的规模愈大,给运动员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愈重,甚至产生紧张情绪。情绪的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应,诸如:心率过速、呼吸困难、尿频、血压升高、思维受阻、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等。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多,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病事故。特别是田径项目  相似文献   

6.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赛前会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会产生紧张情绪等,影响比赛成绩.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训练进行控制,以适宜的心理状态面对比赛.  相似文献   

7.
董辉  李宁 《体育世界》2014,(4):57-58,56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1)男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女性散打运动员,积极情绪明显低于女性散打运动员,并存在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2)成绩优秀组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最低,成绩较差组最高,不同成绩组别在紧张、慌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3)紧张和情绪体力耗竭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比赛成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优于不成功的运动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如何击好球     
门球是一项以击球为主体的竞技运动项目,如何击好球是门球运动员的必修课。自己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到,在击球中必须掌握好六点,才能提高击球技能。现介绍如下。一、思想要放松。初学门球者开始上场比赛时,可能难免会有些紧张,怕打不好球,紧张怯场,显得信心不足;而有些老运动员在比赛关键场次时也显得有些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比赛过程的情绪变化与有关人物环境的外在情绪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大赛时,当一些运动员出现紧张失常情况时,常会看到许多观看者厉声指责该运动员心理素质太差,不可救药。这多少有些冤枉这些运动员。造成比赛心理失常的原因的确有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我们曾应用先进检测技术追踪研究有关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理失常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焦虑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比赛过程具有个体生理、心理变化差异。但是,对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赛后心理恢复对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对推进冰雪运动员竞赛和训练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冰雪运动员赛后心理具有动作技能动力定型负向变化、竞赛动机水平变化、自信心正负变化、情绪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提出积极采用运动员动作认知结构的恢复、增强运动员自信心、修复运动员比赛动机、调整运动员紧张情绪等手段及时进行赛后心理恢复,以促进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为冰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员与其它项目运动员一样,最有利于创造好成绩的神经中枢活跃程度是特定的。也就是说,最有利于发挥运动技能的情绪兴奋水平有一个最佳的界限。篮球比赛之前,运动员基于对比赛的认识会产生复杂的情绪体验,而且越是重要的、关键性的比赛,运动员越容易体验到紧张、焦虑、恐惧和过分敏感等消极的情感。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将会影响神经中枢达到特定的“活化”程度,影响竞技状态的出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篮球运动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用以消除不必要的紧张,焦虑,使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水平达到最适宜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门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门球比赛和训练中,每个人都想把技术发挥到尽善尽美;每个教练也希望他的队员能发挥得十全十美;每个队员同时也希望队友能在球场上发挥出水平,但正是这种求全心理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教练员和队员的这种求全心理会使当事人感到自卑、失意,从而导致心态失常,精神上变得紧张、恍惚,情绪也会变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击剑运动的飞速发展,在运动竞赛中为了使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得到正常发展或超常发挥,必须在进行技、战术训练同时,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良好的赛前情绪使运动员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在激烈的比赛中,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可是有不少运动员缺乏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赛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严重地影响正常的技、战术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一、青少年田径竞赛中的运动员心理障碍分析 1.比赛中产生的情绪障碍。引起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田径竞赛的意义、竞赛的胜负、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紧张状态是运动员比赛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运动员因紧张而影响运动技术的正常发挥。据古梅纽克·台森和安东内利等人的统计,参加国内外比赛的运动员中,50%的人因情绪失调症影响了他们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我国欧阳孝等同志对第四届全运会单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查发现,11名运动员由于情绪紧张而出现怯场现象,其结果是导致运动成绩下降和比赛失败。更有趣的是,著名中长跑运动员塞巴斯蒂安·科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  相似文献   

16.
门球竞赛能否紧张有序地进行,裁判员的工作至关重要.比赛进行中.裁判员应尽量减少用时.从而给运动员挤出更多的比赛时间.才能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竞赛规则》对“逾时犯规”的判罚,其目的也是要限制运动员故意拖延时间和由此造成的比赛松弛。要想增强门球比赛的观赏性。裁判员就必需控制好比赛节奏。  相似文献   

17.
<正> 赛前的紧张情绪就是运动员比赛前的那种因害怕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它阻碍运动员清楚思维的行为表现和能力发挥。紧张情绪并不总是导致运动成绩差——事实上它却意味着赛前准备就绪.然而许多运动新手不能象运动老将那样很好地运用这种赛前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8.
章运用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基本特征和引起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举重运动员由于持续不断的训练和比赛活动而引起心理紧张的逐渐增长,就必须对其情绪状态进行定期的诊断。普尼(1967年)、吉谢列夫(1972年)和波利亚科夫(1976年)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一些问题。但对举重运动员情绪变化的特点与训练负荷变化的关系,却未作充分的研究。本文提供的对高等级举重运动员情绪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对110m栏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或降低运动员的紧张心理;赛前心理训练可以稳定运动员的思想情绪,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系统的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坚忍不拔的品质,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机体适应能力。建议提高心理训练在跨栏跑训练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